散文母亲篇(散文母亲的春天)
散文母亲篇(散文母亲的春天)阳光灿烂,母亲把田艾放到楼顶暴晒,田艾晒干后,母亲找出一个筛子,把晒干的田艾放到筛子上面揉搓,一簸箕田艾,搓到只剩下一撮田艾绒,母亲开始做田艾籺。回家,母亲把盐菜掐头,洗净。母亲开始炒盐菜,大火烧红锅后,放上一点花生油、大蒜、生姜,倒盐菜进锅里,翻滚一下,撒一点水,盐菜炒熟,放一点辣椒酱、酱油、盐粉,一道味道鲜美的盐菜便可以上桌。下一场小雨,土地润湿,母亲来到田里种花生。首先起垄,母亲说,垄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一米垄最合适。过宽,花生容易旱死;过窄,花生容易涝死。接着挖坑,母亲挖坑也十分讲究,每一行挖六个坑。她说,坑开得密,不结花生;坑开得疏,起产低。接着,放种子,母亲弯着腰,一边移动脚步,一边放种子,每一粒种子端端正正放进坑内。最后平土,母亲用耙子轻轻地耙,好像是在精心完成艺术品的最后一道工序。清明前后,母亲又开始插田。水田平整后,母亲弯着腰,左手托着秧苗,右手插秧。右手来回舞动,好像
梁亚平
一年四季,从春天开始,母亲就没有停歇。耕一辈子田的母亲,在我眼里,不仅仅是一位农民。
母亲是一位工匠。春天到了,母亲说,要种花生了。白天,母亲翻地松土,经过一个冬天,田里长满野草,母亲一锄头一锄头把野草翻起来,又把泥块打碎,再把一根一根野草捡起来丢到田埂上。
晚上,母亲剥花生种子,把准备好的花生倒出篮子里,拇指一按,两手一剥,一粒粒果实从壳里跳出来,掉到篮子里。剥完,母亲又把饱满果实挑选出来,作为花生种子。
下一场小雨,土地润湿,母亲来到田里种花生。首先起垄,母亲说,垄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一米垄最合适。过宽,花生容易旱死;过窄,花生容易涝死。接着挖坑,母亲挖坑也十分讲究,每一行挖六个坑。她说,坑开得密,不结花生;坑开得疏,起产低。接着,放种子,母亲弯着腰,一边移动脚步,一边放种子,每一粒种子端端正正放进坑内。最后平土,母亲用耙子轻轻地耙,好像是在精心完成艺术品的最后一道工序。
清明前后,母亲又开始插田。水田平整后,母亲弯着腰,左手托着秧苗,右手插秧。右手来回舞动,好像穿针引线。母亲插秧,好像在田字簿上写字,每棵秧苗距离不差毫厘,横看竖看都是一条直线。有人经过,对母亲说,你插的禾,好像用尺子量过一样。
母亲是一位美食家。种下地,母亲挎着篮子来到田里采野菜,灰灰菜(我们这里叫盐菜)刚刚长出一拃高,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摆动。泥土松软,母亲抓住盐菜头部一拔,一道美味进入母亲的篮子。灰白色的田艾还沾着露水,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光,好像一粒粒珍珠。母亲的篮子就像一个百宝箱,篮子装满了,母亲踏着阳光而归。
回家,母亲把盐菜掐头,洗净。母亲开始炒盐菜,大火烧红锅后,放上一点花生油、大蒜、生姜,倒盐菜进锅里,翻滚一下,撒一点水,盐菜炒熟,放一点辣椒酱、酱油、盐粉,一道味道鲜美的盐菜便可以上桌。
阳光灿烂,母亲把田艾放到楼顶暴晒,田艾晒干后,母亲找出一个筛子,把晒干的田艾放到筛子上面揉搓,一簸箕田艾,搓到只剩下一撮田艾绒,母亲开始做田艾籺。
做田艾籺要很多道工序,首先揉粉,在糯米粉里拌上一小撮田艾绒,倒上半碗开水,用筷子快速搅拌,等到开水不烫手,就开始揉粉,直到米粉揉到十分柔软,有弹性了,这道工序便算完成了。接着掐一团粉,搓成一条条,再一截一截掐断,搓成乒乓球大小的粉团,再放到簸箕上一压,变成一块薄饼,在上面放上一花生、芝麻、白糖等做成的馅料。最后收口,手指沿着边沿一点点捏,直到合拢,一个田艾籺便完工了。
母亲开始蒸田艾籺,田艾籺放到锅里,蒸上一个小时左右,打开锅,田艾籺变成灰黑色,便可以出锅了。
田艾籺的味道又香又甜,拌有田艾的清香、甜美,据《本草纲目》记载:田艾又叫鼠曲草,具有治风湿性关节炎和恶寒发热、止咳化痰、泄泻等功效。
此外,母亲还会采蛤蒌、马兰头、水芹菜等野菜,用蛤蒌炒饭,用马兰头做春饼,用水芹菜炒瘦肉等,吃着母亲采的野菜做成各种各样的美食,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母亲是一位诗人。一些写春天的诗句、谚语、俗语,母亲随口而出,还经常用这些教育我,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母亲没有读过书,她的记性却那么好。
一年四季,母亲她用勤劳、灵巧的双手,制造出一件件精美的杰作,制作出一道道美味佳肴,吟诵出一句句富有哲理的诗句,也为我们谱写出一首首幸福美好生活的歌曲。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投稿邮箱:gdb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