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豫剧桃李梅最后一场王素君唱段(经典戏曲艺术桃李梅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豫剧桃李梅最后一场王素君唱段(经典戏曲艺术桃李梅再次焕发勃勃生机)这次汇演,令戏曲爱好者们领略了10个剧种在演员的表演风格、导演的艺术手法以及音乐呈现上不同的艺术特色,可谓春兰秋菊、各有千秋,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学习借鉴、研究反思、交流提升的机会,对于吉剧剧种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组织省内的戏曲工作者全程观摩了演出,特别是吉剧团的演员们更是场场不落,直呼大开眼界、大长见识。特别是此次同城汇演活动与“全国艺术研究院所青年戏曲理论研究人才培养”项目同时在长春启动,同城汇演学术观摩成为人才培养项目实践课的组成部分,人才培养成果展示又成为同城汇演学术研讨会的组成部分。两项全国性戏曲交流和人才培养项目相得益彰,共同提升,写下了吉林戏曲发展的一段佳话。东亚经贸新闻记者 朱晓云

豫剧桃李梅最后一场王素君唱段(经典戏曲艺术桃李梅再次焕发勃勃生机)(1)

历时一个月、8个省份、10个不同剧种院团、1000多位演职人员共同参与的“花开桃李梅——十地方戏曲剧种同城汇演”活动已于6月29日圆满闭幕。6月30日,各位戏曲界专家齐聚一堂,举办汇演活动专题研讨会,总结活动成果,共谋地方戏曲发展良策。吉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苏威出席了研讨会,各位戏曲界专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花开桃李梅——十地方戏曲剧种同城汇演”历时一个月,吸引了2万多人次观众走进剧场,50余位专家学者全程观摩,有力地推动了吉剧艺术的传播推广和各地方戏曲剧种之间的交流发展。

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和我省文化发展资金的扶持下,用“同城汇演”这一新模式,使《桃李梅》这个戏曲艺术经典,再次焕发了勃勃生机。一时间,满城各色桃李梅花竞相绽放在《桃李梅》的出生地——吉林长春,令人看到了中国戏曲百花园的花团锦簇,百花争艳。“桃李梅——十地方戏曲剧种同城汇演”项目创意,实现了各剧种间的相通相融,促进了各戏曲剧种之间取长补短、交流发展,无疑是一项大胆有益的探索,成为以更有效的方式推动文化艺术交流合作的典型案例,这充分体现了吉林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新进取精神和勇于担当的文化自觉,受到有关领导、国内专家、戏曲界同仁的认可和表扬。

十剧种同演一出戏,观众在领略相同剧作内容的同时,欣赏到了各剧种表达方式的差异之美,这种相同之中的不同,具有更为直观的体验价值,对于戏曲工作者把握和强化各自剧种的本体特征、学习借鉴其他剧种的优长、认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规律,具有积极的意义。同城汇演项目启动后,得到相关剧种的各省市文化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各代表院团更是积极响应,克服种种困难,以高度的热情开始复排,其中不乏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最终呈现出一台台精彩纷呈的《桃李梅》,赢得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这次汇演,令戏曲爱好者们领略了10个剧种在演员的表演风格、导演的艺术手法以及音乐呈现上不同的艺术特色,可谓春兰秋菊、各有千秋,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学习借鉴、研究反思、交流提升的机会,对于吉剧剧种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组织省内的戏曲工作者全程观摩了演出,特别是吉剧团的演员们更是场场不落,直呼大开眼界、大长见识。特别是此次同城汇演活动与“全国艺术研究院所青年戏曲理论研究人才培养”项目同时在长春启动,同城汇演学术观摩成为人才培养项目实践课的组成部分,人才培养成果展示又成为同城汇演学术研讨会的组成部分。两项全国性戏曲交流和人才培养项目相得益彰,共同提升,写下了吉林戏曲发展的一段佳话。

东亚经贸新闻记者 朱晓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