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发展史的第二个里程碑(会计发展简史)
会计发展史的第二个里程碑(会计发展简史)东印度公司另外,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使了商业信用的扩张,商品交易往来的赊账和预付现象也比较普遍,由此提高了应收应付等往来款的记录要求。首先,公司的出现,使得管理者和所有者(股东)分离。由于股东不再直接参与经营决策和管理,则股东必然要求管理者定期汇报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这就逐步明确了会计主体的概念,同时定期核算并制作会计报告也逐渐成为一种共识,这也就是后来的会计分期概念。其次,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等大型生成设备被发明和普及使用,这类资产属于耐用品,往往要使用5年甚至10年以上才会报废,直接作为支出项核算不尽合理。人们逐渐意识到应该将这种支出分摊到合理的使用期限内,由此产成了“折旧”和“分摊”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会计基础从“收付实现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也埋下了伏笔。同时,工业革命时期,生产规模的扩大显著提升了产品数量的增长,对于产品的成本核算要求不断提高,促进了成本会计核算的发展。
从古代到农耕社会,随着生产能力的增强,经济管理要求的提高,对于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就必须要有清晰的记录和核算,这就是会计的起源。包括中国在内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对会计工作有着古老的渊源和长期的发展。
到了15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会计发展史出现了一个里程碑,也就是至今都在使用的复式记账法。这大大提升了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对于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流动和耗费能够提供清晰的记录,为管理、监督和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反过来,复式记账法也促进了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到了工业革命时期,会计理论和方法出现了明显的发展。
工业革命
首先,公司的出现,使得管理者和所有者(股东)分离。由于股东不再直接参与经营决策和管理,则股东必然要求管理者定期汇报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这就逐步明确了会计主体的概念,同时定期核算并制作会计报告也逐渐成为一种共识,这也就是后来的会计分期概念。
其次,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等大型生成设备被发明和普及使用,这类资产属于耐用品,往往要使用5年甚至10年以上才会报废,直接作为支出项核算不尽合理。人们逐渐意识到应该将这种支出分摊到合理的使用期限内,由此产成了“折旧”和“分摊”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会计基础从“收付实现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也埋下了伏笔。
同时,工业革命时期,生产规模的扩大显著提升了产品数量的增长,对于产品的成本核算要求不断提高,促进了成本会计核算的发展。
另外,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使了商业信用的扩张,商品交易往来的赊账和预付现象也比较普遍,由此提高了应收应付等往来款的记录要求。
东印度公司
到了近代,商业社会活动变得更加活跃和复杂。东印度公司的南海泡沫事件发生后,当时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修订了《公司法》,明确规定股份公司的帐目必须经董事以外的人员审计。同时英国政府对一批精通会计业务、熟悉查账核算的独立会计师进行了资格认定,并于1853年成立了爱丁堡会计师协会。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诞生。
大萧条
上世纪美国发生的经济大萧条,进一步促进了会计的发展,直接导致了会计准则的产生。美国于1933年和1934年分别颁布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设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于上市公司在会计报告方面提出了更多更细致的要求。同时,SEC将制定会计准则的重任委托给了当时的美国会计师协会(AIA),由此揭开了会计准则制定的序幕,并开创了由民间机构制定会计准则的先河。
进入21世纪后,美国会计准则先后经历了“安然事件”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美国必须继续致力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设。美国在对“公认会计原则”(GAAP)体系全面整理的基础上,于2009年7月完成了《FASB会计准则汇编》这一巨大工程,使美国会计准则重新焕发了青春。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一直积极推进会计改革和会计制度的建设。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之后逐步扩大到所有大中型企业。该准则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至今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企业会计准则
在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又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13年1月1日起在所有适用的小企业范围内施行。该企业准则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涵盖所有企业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建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Z一直认为,学习一门知识应当先了解其历史,知悉其发展进步的过程,在未来的学习中才不会觉得突兀。对于会计的历史小Z就先介绍那么多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后续小Z会持续为您提供精彩的会计知识和案例,希望您持续关注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