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原理中的短板理论和长板理论(木桶理论已死反木桶的)
木桶原理中的短板理论和长板理论(木桶理论已死反木桶的)人的一生中能拼搏的黄金岁月,非常有限。一旦30岁之后,需要认真考虑,做任何事情带来的机会成本和实际效应。我们是把大量的时间耗在弥补自己的短板上,还是放在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上呢?2、30岁之后,不可全信。这些都是木桶定律应用最好的典范。但是,这些也属于少数一类的小概率发生事件。作为一个普通人,木桶定律如果要落地去应用,或许没想象的那么简单。1、30岁之前,可信。我个人认为,当一个人在30岁之前,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可以去遵循木桶定律,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板,而且是越早越好。然后,花时间去补自己的短板,但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巨大的毅力和恒心,而且过程是漫长的。
“木桶理论”算是最通俗易懂的理论之一,也是很多人心目中比较重要的行动依据。
大意是,一只水桶能装满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如果这只桶有一块木板很短,那么木桶的盛水量就被限制。如果要使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行。
如果“水桶”比作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企业,那么组成水桶的木板,就是各种能力和资源,“水桶”的最大容量,则象征着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木桶理论,可信,但不可全信彼得提出的木桶定律,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功,一定要加长所有的短板。诚然他提出的理论确实有可借鉴之处。丘吉尔,一个从小就口吃的孩子也能当演说家;力克.胡哲,先天性无手无足,克服重重困难学会了游泳,学会了冲浪。活生生把一个先天的短板变成了人生的长板。
这些都是木桶定律应用最好的典范。但是,这些也属于少数一类的小概率发生事件。作为一个普通人,木桶定律如果要落地去应用,或许没想象的那么简单。
1、30岁之前,可信。
我个人认为,当一个人在30岁之前,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可以去遵循木桶定律,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板,而且是越早越好。然后,花时间去补自己的短板,但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巨大的毅力和恒心,而且过程是漫长的。
2、30岁之后,不可全信。
人的一生中能拼搏的黄金岁月,非常有限。一旦30岁之后,需要认真考虑,做任何事情带来的机会成本和实际效应。我们是把大量的时间耗在弥补自己的短板上,还是放在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上呢?
站在30岁的人生关口,需要回望一下自己的过去,掂量一下自己的短板和长板。我们更需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我们的长板上。因为,决定我们未来发展的,不应该是那些短板。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只有扬长避短,才可以在自己熟悉擅长的领域去发挥自己的潜力。
时代已变,固有思维也需要迭代。我们已经处在一个扁平化的新时代,随着5G、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未来越来越扁平化。何为扁平化?就是以前我们的社交、商业活动、以及信息获取和发布,基本上都是层级式的,而今变成了网状结构了。人和人的链接更快,效率更高。这种扁平化,可以带来的两个方面的趋势:
1、社会需求和分工更加细化和多样化。
现在连吵架都有专人来帮你了。可见当今社会分工之细,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虽然只是一个笑话,连吵架都可能会出现一个商业模式或者生意模式。就算你有很多短板,只要你会“吵架”,依然可以给他人提供服务,满足别人的需求,给自己带来收益。有的人虽然天生不丽质,但天生口齿伶俐,思维清晰,口吐莲花,让人望而生畏。
有需求就有供给。需求越多样化,决定了分工越细,机会就会越来越多。
2、自媒体平台流量的爆发,将给更多普通人展示的机会。
最新统计,中国的网民高达8.29亿,类似抖音、头条号等自媒体的网民占绝大多数。庞大的流量给普通人带来了无限的展示的机会。
很多的网络素人,生活在边远山区,虽然条件艰苦,但通过短视频展示自己的烹饪技术,分享自己的旅行日常,或者分享自己的健身心得,可以获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粉丝的关注。
他们把自己的长板,借助自媒体平台,将其无限拉长。这不是木桶效应,而是反木桶效应。
反木桶的长板理论,人生将更有乐趣和成就。日本有很多的百年老店、千年老店,他们的成功在于,日复一日把一件事做好。就算是一块豆腐,也要做出千种花样。从商业角度讲,这是工匠精神。从木桶的角度看,我认为是日复一日补长板。
长板理论:虽然木桶是由有很多木板包围的,但我不管其它的板,我只抓住其中几块长板,让它们无限延长。只要我把木桶斜放,理论上长板接的越长,水就会越多。最后,我们发现,人生中真正给我们带来收获和乐趣的,只有这少数的几个长板。
高晓松曾经说过:“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是一条独木桥,每个人生下来剧本其实都已经写好了。
好像大地很辽阔,其实你长大之后,发现大地不是归你的,不是为你准备的。大地的宽阔是亿万根独木桥拼起来的。其实每个人都有一根独木桥,不管他形状长的多诡异,你也就那一条路可以有,不然的话,你就不能理解很多人的人生了。”
他的这段“独木桥观点”,就在告诉我们,找到自己的长处或者兴趣点,因为这才是属于你的。
这么一想,你就会少了很多烦恼,反正就一根独木桥,走呗,因为其它的也不属于我;当你把所有不想要的东西,你的短板,一个一个排除掉,那个想要的东西,可能会浮现出来,因为它可能会埋在什么地方。
与其努力做一个全才,不如做一个专才。坚持做一件事10000个小时,就能成为专家。年轻的时候,可以多去尝试,“浪费”光阴。但是,30岁或者35岁之后,或许反木桶长板的理论能让我们的人生更有乐趣和成功。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独木桥。
#小定律,大世界#系列文章,将持续介绍100个定律。透过这100个小定律,阅读我们的大千世界。和你分享我们该如何客观运用这些定律,指导我们的生活、管理以及企业运营。
我们生活的世界,总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无论是漫长的历史变迁,还是芸芸众生的人类活动,无一不被这双手,魔力般掌控着。这就是规律使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我们是否感知到它,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影响这个世界。
我们所闻所见的各种现象的背后,都蕴含许多更古不变的道理。
臭名昭著的”墨菲定律“完美诠释了今天的股市,何去何从?
#小定律,大世界#,下一篇004——蝴蝶效应,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