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航空工业高速直升机(航空工业直升机所)

航空工业高速直升机(航空工业直升机所)2021年,新组建的条件保障部担负起全所能力建设规划、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以及项目管理、信息化管理的职能。业务进一步扩充,同时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标准化、条件建设信息化、供应商标准建设等管理工作中不断深入。她循序渐进,运用科学方法打好基础。在今年的工作计划中,她与团队策划确定了“1 2 7”工作目标,既力争重点项目立项、在建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又在7项基础管理工作中苦练内功,在“看不见”的柔和之处深入沉淀,为工作的持续提升积蓄力量。她一头干练的短发,眼睛与眉梢弯弯,笑起来露出一排整齐洁白的牙齿,有一种少年般阳光洒脱的气质。工作中,常听见她与团队就每一个重大项目的实施推进、每一个管理方案的细化完善,进行真诚坦率的研究讨论。多元深度的沟通探讨成为她更具“女性”视角的管理方式。作为心怀“国之大者”的航空工业的一员,航空工业女性同样以坚定的意志、丰厚的情怀、开阔的视野和不拘一格的鲜活面貌,在技术攻

航空工业高速直升机(航空工业直升机所)(1)

曹敏

航空工业高速直升机(航空工业直升机所)(2)

朱怡超

航空工业高速直升机(航空工业直升机所)(3)

方盈盈

航空工业高速直升机(航空工业直升机所)(4)

戴霖

作为心怀“国之大者”的航空工业的一员,航空工业女性同样以坚定的意志、丰厚的情怀、开阔的视野和不拘一格的鲜活面貌,在技术攻坚、科研管理中探索进取,屡创佳绩;同时,在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绽放光芒,弘扬航空报国精神,撑起蔚蓝澄明的天空。时值“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笔者采访了航空工业直升机所各具代表的4位女性,畅叙工作生活以及对航空女性角色的理解与体会。

“奉献是我们的鲜明底色”

2021年4月担任直升机所条件建设部副部长后,曹敏一度感到压力很大。从厦门大学区域经济专业研究生毕业来所后,她从事过经营计划、经营业绩考核等多个管理岗位,但在一个陌生的专业领域担当重任,对她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她一头干练的短发,眼睛与眉梢弯弯,笑起来露出一排整齐洁白的牙齿,有一种少年般阳光洒脱的气质。工作中,常听见她与团队就每一个重大项目的实施推进、每一个管理方案的细化完善,进行真诚坦率的研究讨论。多元深度的沟通探讨成为她更具“女性”视角的管理方式。

2021年,新组建的条件保障部担负起全所能力建设规划、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以及项目管理、信息化管理的职能。业务进一步扩充,同时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标准化、条件建设信息化、供应商标准建设等管理工作中不断深入。她循序渐进,运用科学方法打好基础。在今年的工作计划中,她与团队策划确定了“1 2 7”工作目标,既力争重点项目立项、在建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又在7项基础管理工作中苦练内功,在“看不见”的柔和之处深入沉淀,为工作的持续提升积蓄力量。

“我觉得不能懈怠。”曹敏说。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为部门的工作、事业的发展和员工的成长,她尽到自己最大努力。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支撑她:“奉献,始终是父辈和我们这一代人的鲜明底色。代代相传的奉献精神,使得我们航空事业、国家经济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女性管理者,平衡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是她努力的方向。她说她喜欢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因为爱得深沉,才有了对这项事业自觉而快乐的奉献。作为女性,曹敏认为这种爱,会表现得更柔和、浸润而丰沛,像溪水一样潺潺流动。慢慢地,在工作与生活的每一刻,她都能够温柔以对。内心的坚强与笃定却日渐生长,这种柔软平和的强大,是她一直向往达成的女性力量。

强烈的内驱力让人一往无前、

“3月的第三个7.07公里。今天的配速我很满意,特别是最后一公里。我奖励自己一块100%零糖黑巧。”一个周末的早上,直升机所标准材料部副部长朱怡超在朋友圈晒出一条信息,引来众多同事朋友“点赞”。这是她坚持体育锻炼的第3个年头。她坚持运动,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身姿,成功减重30斤。

在朱怡超看来,一个女人有三项事业——工作、家庭和健康——皆须付出精力,好好经营。工作方面,她2006年从北京理工大学材料专业毕业便来到直升机所材料标准化室,一干就是16年。从材料研究应用管理到标准化,再到部门中层管理者,她一直深耕细作,开拓一片广阔的直升机技术天地。家庭方面,她有一儿一女。谈到“生二胎”的缘由,她说是因为女儿太寂寞,总是一个人在景德镇的雨季坐在阳台看雨。这么多年,她没休过多少假:婚假4天;产假一次休了3个月,另外一次孩子刚满月她便重返岗位。她感叹“有家有口干工作的女同胞真不容易”,也一直试图寻找平衡点。健康方面,她说健康管理如同干工作,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这个动力来自3年前身体亮起的“红灯”。她对健康管理认真规划,如同干科研工作一样“周密部署、科学执行”,终于有了今天的成果。

朱怡超将心目中优秀的女性品质归结为三点:强烈的内驱力、敢于创新和勇担责任。正是对专业有着深刻的热爱,内心有着强烈的钻研动力,才会将全部热情投入其中,高度专注、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目前,很多技术工作之前没做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正是因为难,才使我们有了研究、探索和挑战的机会。我们有责任,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越要用十足的劲头去攻克。”

今年,她准备用更多时间读书,并为自己制定了“小目标”——一年读12本书。读书的时间当然是挤出来的:“高铁上读书,每晚临睡前与儿子、女儿一起在床上读一会儿。”她觉得,这才是高质量的陪伴。尽享温情时刻,她也把心沉下来,对工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古典与现代精神结合的美

在景德镇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成长,戴霖身上浸润出沉静的古典气质。她在信息技术专业深耕了10年,如今是直升机所信息技术部信息工程室副主任。当工科生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直觉力相碰撞,严谨认真的态度与自在松弛的气象相融合,一切便有了鲜活独特、温雅细腻的味道。

2012年,戴霖研究生毕业来到直升机所信息技术室工作,从三维数字化设计及产品数据环境支持与运维,到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构建和工程仿真环境的规划、建设与应用推进,在工程信息化领域,她从基础做起,沉下心来学习钻研、拓展专业方向上的各种可能。10年间,她在磨砺中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资深工程师。她多线程投入多个项目,并作为副主任、新员工导师,与团队一起探索“下一代工程数字化环境”的前进方向。

工作之余,戴霖精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练书法是“童子功”,她从小在父亲的辅导下,从《多宝塔碑》《玄秘塔碑》等颜楷、柳楷入手,打下良好的基础。最近几年,她又以小楷为专攻,拜景德镇著名书法家刘赤军为师,遍习《灵飞经》、赵孟頫《汲黯传》、王羲之《圣教序》等经典法帖,研习国画,日积月累逐渐打磨出清劲、冲和的用笔风格。其书法作品多次在景德镇市书画比赛中参展、获奖,受到各方好评,在圈内小有名气。

2009年起,她开始接触汉服,成为入圈较早的“发烧友”。多年的科学思维,使她并不满足表面的服装样式涉猎,她还尝试和朋友们一起从出土文物报告、论文中进行更为细致的社会历史分析,了解汉服背后广博的文化内涵。如今,她对布料、服饰风格颇有研究,可动手剪裁、缝制一些简单的服装。在周末、汉服文化活动中,她时常穿着汉服出行,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

“研习汉服,恢复传统的审美,这也是培育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戴霖说。她一直向往传统文化中含蓄优雅的审美意韵,并与现代女性独立自信的精神品格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底蕴深厚、兼容并包的气质。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第一次见到方盈盈,是在2018年中秋诗会上。那天,她跳了一支傣族舞《雨竹林》,灵活的身姿、高超的技巧、突出的艺术表现力,一下将现场观众征服。

当时,她刚从大连理工大学力学专业硕士毕业,来到直升机所旋翼传动部工作,带着使不完的干劲,一头扎进她热爱的航空事业。此后两年多时间里,她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主管多个型号主桨叶设计、跟产跟飞保障与适航取证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所做课题获得所青年论文大赛三等奖。孜孜不倦地耕耘,她从一个协助者的角色,慢慢成长为可独立承担更多型号工作的主管设计员,进步肉眼可见。

作为所团委委员,她在各项文体活动中表现同样活跃,组织承办了集体婚礼、“直升机所团团”线上打卡、青年大讲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等活动。在部内党工团和宣传文化活动中,她也是主力干将,策划“四号团子”、“我是谁”921短视频大赛、旋翼传动人特别采访录;参加所操舞大赛,“啦啦操”策划编排获得第一名;“不忘初心”漫画系列获得所优秀新闻宣传作品。

“这么强大的能量究竟如何练成?”方盈盈说,她的成长过程较为注重综合发展。年少时期,她练习了7年民族舞,后来又学习琵琶,考过了

十级,并多次登台表演。高考时,她作为特长生,获得了艺术加分。大学期间,除了用心钻研专业课,她还作为学校“凌魂车队”的唯一女车手,参加了全国节能竞技大赛,参与赛车车架设计并获得最佳设计奖。

“投身航空事业没有性别之分,我们都可以表现出色。”方盈盈说。她把“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作为人生信条,勇敢突破自己,朝着自己的目标进发,不断收获、成长、进步。未来,她希望在专业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同时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贡献力量。

诚恳专注、突破坚持、让成长与改变成为习惯,新生代航空女性力量未来可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