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什么康圣人拥有名号一箩筐康有为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1)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2)

被尊为

思想家

教育家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拥有名号一箩筐

什么康圣人

南海圣人

西樵山人

……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3)

但纵观康有为的一生

近百年来褒贬不一

颂之者称他为改革家

批判者称他

沽名钓誉、欺世盗名

真相究竟如何

让我们一起深挖康有为背后的秘密!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4)

当我们翻开初中历史教科书

“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

康有为给众人留下了一个

“伟光正”的形象

那是事实如何呢?

大家都知道“公车上书”事件

那为什么叫“公车上书”呢?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5)

自古皇帝们

都很敬畏读书人的嘴

书呆子又不怕死

你让他不说又不现实

因此皇宫干脆派些

牛车马车在街上跑

专门收集读书人的意见

由于这种牛马车有专门的经费供养

所以才叫公车

1895年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上惨败

正准备签下《马关条约》

消息一传到国内

就引起全民愤怒

特别是读书人

按照康有为在

《康南海自编年谱》中叙述

当时他带头召集了

1300多举子联名请愿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6)

洋洋洒洒万余字的

《上今上皇帝书》

主要内容是

“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

呼吁朝廷改变现状

变法维新

但据亲历此事者回忆

此请愿并非康有为带头上书

人数也仅仅只有区区几十人

梁启超在多年后回顾这段历史

也直言

康有为确有“将真迹放大”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7)

但“公车上书”是

的的确确有发生的

严格来说有两部分

一部分为各省举人分省上书

另一部分是

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

“联合公车上书”

前者无可争议

在目前的清廷档案中

都能看到各省举人的上书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8)

后者所谓的

“连省公车上书”最终失败的原因

不全是督察员拒收

有史料认为

在公车上书前夕

康有为听宫中太监说

自己已考中进士

如继续上书便会影响自己的前途

最终他没在文章后签字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9)

另一方面是集会当天

康有为得知

光绪帝已经正式批准了马关条约

再上书意义不大

故而这一活动便流产了

虽说“公车上书”教科书上

对此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但实际上

公车上书并未取得什么作用

甚至光绪都没看到那篇文章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10)

史学家姜鸣先生

就对此事断然质疑

他认为所谓康有为发起的

“公车上书”作为历史事件

并不存在

顶多只能称作

“公车集会”

或“公车拟上书”而已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11)

康有为出生于咸丰八年

五岁熟诵唐诗数百首

有神童之誉

可这神童似乎不太神

同治十一年,童试落榜

光绪二年,乡试落榜

光绪八年,再度落榜

直到光绪二十一年

康有为才得中进士

而天下已换了三届天子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12)

在“公车上书”三年后

光绪决定维新变法

他真正仪仗的核心人物是

军机四章京

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

同年光绪决定见一见

民间有影响力且支持变法的人

其中就见了康有为一刻钟

也就这一次的经历

让康有为拥有一张

引以为豪的“照骗”

他与光绪帝、梁启超的合影

堪称中国历史照片PS第一人!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13)

说回戊戌变法

这次变法内容简单来说就是

“废除旧制、启用新制”

因变法损害慈禧太后为首的利益

而遭到强烈抵制和反对

同年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光绪帝被囚

谭嗣同、康广仁、林旭

杨深秀、杨锐、刘光第

等六人被杀

史称“戊戌六君子”

“六君子”的罪名为

与康有为结党

也就是说这六人

皆因康有为而死

谭嗣同死前曾说: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14)

而此时的康有为

见情况不妙

在危急关头脚底抹油溜了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15)

而康有为在流亡海外期间

建立了保皇组织

有一说一

康有为口才也是一级棒

在他激情高昂的演讲下

大家纷纷慷慨解囊救国

但康有为筹集到救国捐款后

不仅娶了姨太太

更是在瑞典买下一座岛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16)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17)

康有为是近代史上

最具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作为清末民初的

独树一帜、开宗立派的书法大师

却是无可厚非的

名人加名家的双重身份

使康有为在世的时候

就获得了特殊的地位和名望

索书的人络绎不绝

价位一直不低

据说

居住上海时康有为

最多一天要写几十件作品

来弥补家庭庞大的开销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18)

他的书法号称“康体”

夸奖的人很多

而且他还写了一本

著名的书法理论著作

叫《广艺舟双楫》

又名《书镜》

可以说康有为是一个

不折不扣的碑派人

在《广艺舟双楫》中提出

“尊碑”之说

大力推崇汉魏六朝碑学

对碑派书法的兴盛有着

极其深远的影响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19)

康有为的书法作品

他在书法上的思想

有些过于偏激

他推崇碑学

却全面否定帖学

并且不能容忍帖学的存在

甚至将唐朝数百年来

书法家的创作一笔抹杀

虽然思想过于偏激

但他对碑学的研究也确实是

做出了很大贡献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

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

不否认他为国家进步做出的贡献

但康有为其人私德饱受诟病

即使再高的书法造诣

也不能洗白他伪君子的名声

康有为差点成为七君子(戊戌君子还是江湖骗子)(2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