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懂得了很多道理却活不好这个人生(为什么我明白很多道理)

懂得了很多道理却活不好这个人生(为什么我明白很多道理)当怒火欲水正沸腾处,明明知得,又明明犯着。知的是谁,犯的又是谁?此处能猛然转念,邪魔便为真君矣。《菜根谭》有这样一句话:人有七情六欲,我们无法将情绪与自己的人生相剥离,但是我们应该做的和可以做的,就是让自己的情绪适度的存在,而不是任由自己的情绪带领自己前行,而控制自己情绪的过程就是修行。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当我们受到情绪控制时,便将道理抛掷在一旁,甚至还为自己找借口说:“为什么要遵循这些死板的道理,我现在就是生气。”这便体现了修行的重要性,人生缺乏修行的这一个过程,道理只是死板的教条,而修行则能抛开情绪,将“道理”融入自己的人生。

懂得了很多道理却活不好这个人生(为什么我明白很多道理)(1)

总有人抱怨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答案就是情绪阻碍了将道理融入于生活的过程,我们明白的是道理,但是我们相信的是“情绪”。

01

每个人都明白一些道理,但是在生活中的很多时候,都被情绪主导了我们的内心。

懂得了很多道理却活不好这个人生(为什么我明白很多道理)(2)

人有七情六欲,我们无法将情绪与自己的人生相剥离,但是我们应该做的和可以做的,就是让自己的情绪适度的存在,而不是任由自己的情绪带领自己前行,而控制自己情绪的过程就是修行。

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当我们受到情绪控制时,便将道理抛掷在一旁,甚至还为自己找借口说:“为什么要遵循这些死板的道理,我现在就是生气。”

懂得了很多道理却活不好这个人生(为什么我明白很多道理)(3)

这便体现了修行的重要性,人生缺乏修行的这一个过程,道理只是死板的教条,而修行则能抛开情绪,将“道理”融入自己的人生。

《菜根谭》有这样一句话:

当怒火欲水正沸腾处,明明知得,又明明犯着。知的是谁,犯的又是谁?此处能猛然转念,邪魔便为真君矣。

一个人的愤怒或欲念仿佛沸水翻腾时,人往往是不能克制自己的,虽然他自己知道这样做是不妥当的,但又偏偏去触犯,知道这个道理的是谁,明知故犯的又是谁,如果这个时候能够冷静下来,弄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犯的是什么错。在这个时候突然觉悟而改变念头,那么邪恶的魔鬼也变成慈祥的天王了。

我们在情绪发生时,自己即便能够意识到这一刻自己的状态是错的,但是仍然任由情绪牵引着自己走向错误的深渊。

就好像很多人在冲动之下做出来很多无法挽回的事,说出来很多收不回来的话,都是因为我们任由着情绪主导了自身,这个时候真正让情绪左右自己的是谁呢?其实还是自己。

转念一想,这种状态不仅荒唐而且愚蠢,我们最该相信的是理智,但是总牵引着自己前行的却是情绪。

02

而修行的过程就是摆脱情绪控制自己的过程,可以遵循着三步法则,叫“一停、二跳、三回”。

一停:停止自己的冲动

当一个人特别生气的时候,不管你的情绪如何疯狂,一定要停止自己的疯狂行为,不要因为情绪冲动的时候说出来一些让自己都后悔的话,做出来让自己后悔的事。

有这样一个原则,叫:三秒钟原则,就是你冲动之前先停三秒,正所谓三思而后行,给自己一个冷静和缓冲的时间。

二跳:跳出当下的角色

在生活中会有这样一种体验,我们听别人诉说他经历的痛苦时,会觉得云淡风轻,我们生气的程度和他生气的程度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所以就有这样一句话:这个世上的痛苦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但是当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即便没有那么严重,自己也会特别的难过,这就是因为主观意识和情绪会模糊事物的本质,扩大事情的影响,一件小事在情绪的引领下也会变得非常严重。

所以跳出当下的角色,用看待别人的心态看待自己的问题,目的就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当下的问题,摆脱被情绪主导的状态,

《道德经》有这样一句话: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以无为之心去作为,以无事之心去做事,以无为之心去品味,就是让我们抛开自己的主观情绪,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审视问题的智慧,这是无为的核心。

懂得了很多道理却活不好这个人生(为什么我明白很多道理)(4)

三回:回味自己的事情

让大家回味自己的事情,并不是事情过去之后还把痛苦的事情翻出来胡思乱想,而是让大家换一种角度接纳自己的痛苦。

你为什么会感觉痛苦?因为你觉得痛苦是坏事,你觉得别人伤害你的时候,对于你的人生活产生了影响。

但是我告诉你,人生的所有事情都有着不同的影响,即便你看上去是坏事的事情,未必是坏事,也是人生修行的机缘。

因为只有别人伤害你的时候,你才能会感到痛苦,只有痛苦的时候才会更冷静,更清醒的审视自己的人生,而且在你接纳痛苦的那一刻,你扩大了自己格局,从古至今,许多智者在开悟的那一刻,都是在痛苦中进行的。

所以,坏事不一定是坏事,它虽然让你在某一时刻感到痛苦,但是它会塑造一个更好的你自己。

而回味痛苦就是接纳自己的痛苦,当你接纳了痛苦时,才不会在关键时刻只是在痛苦的状态下,任由情绪主导自己。

用这三个步骤去处理自己的痛苦,审视自己的痛苦,才能让自己去克服情绪,这是一个修行的过程,这也是将道理真正融入于生活的步骤。

当你不再任由情绪掌控自己时,才能用理智去践行道理。

文|国学书舍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