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抗疫背后的事(硬核幕后英雄)
全民抗疫背后的事(硬核幕后英雄)库存还有多少?”是什么型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县局党委高度重视,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廖旭东多次赴一线,实地了解疫情防护用品配备情况,指导谋划疫情防护用品的采购和配发。作为分管警务保障室的领导张继红副局长坚持每日调度督导,细致过问疫情防护用品采购和发放情况。同时,经局党委研究决定,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战时服务队,下设防护用品保障组、生活物资保障组和心理健康服务组,切实解决战疫一线民辅警的后顾之忧。防护用品保障组和生活物资保障组两个组的重任就落在了警务保障室的头上。“哪里还有货源?
来源:于都公安
点击上方”于都公安“关注我们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于都公安全体民、辅警闻令即动,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工作任务日趋繁重,同时也面临未知的风险和考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扎实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警营“粮草官”临危受命:“粮草”要与“兵马”同行,战疫推进到哪里,后勤保障就要跟进到哪里!全力保障一线民辅警的应急物资和防护装备,内部防控务必要抓实抓细!没有任何犹豫,于都县公安局警务保障室的民、辅警全员上岗,广辟各种渠道采购应急物资,落实全方位防控措施,与疫情展开了一场无声的较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为了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县局党委高度重视,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廖旭东多次赴一线,实地了解疫情防护用品配备情况,指导谋划疫情防护用品的采购和配发。作为分管警务保障室的领导张继红副局长坚持每日调度督导,细致过问疫情防护用品采购和发放情况。同时,经局党委研究决定,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战时服务队,下设防护用品保障组、生活物资保障组和心理健康服务组,切实解决战疫一线民辅警的后顾之忧。防护用品保障组和生活物资保障组两个组的重任就落在了警务保障室的头上。
“哪里还有货源?
是什么型号?
库存还有多少?”
这几句话是警务保障室主任赵智慧
时时刻刻紧绷在脑海里的问题
要让一线战友兄弟吃好、穿暖
特别是要让防疫一线坚实有力的物资保障
成为了他每天必备的课题
▲赵智慧将物资送至一线战友手中
为扎实地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警务保障室在赵智慧的统一调度下,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同步跟进、协调统筹,通过掌握数据、摸清家底的方式,对一线作战部门急需防控物资、日常物资进行统计汇总;对库存防护装备、应急装备进行悉数清点,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向主要领导进行汇报;对疫情防控必须的口罩、防护服、消毒剂等,多方沟通,进行采购补充。
▲召开专题调度会
按照“优先保障实战一线、逐步实现全面覆盖”的保障方法,针对各警种执勤情况,警务保障室全力以赴确保了物资保障到位。
“奔波送物资,携手共战疫”
全局24个派出所分布在全县23个乡镇,最远的派出所到县城要将近一个半小时的车程,点多面广线长,派出所民辅警要24小时坚守在疫情防控执勤卡点和检查站,辛苦不言而喻。为最大限度便警、利警,警务保障室立即成立3支小分队,将所有物资由3支小分队驱车送到各派出所、卡点民辅警手上,着力做好物资配备工作,竭尽全力为一线同志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保障和防护支撑。
1月29日,警务保障室将前期筹备的第一批防护装备及时分发到一线民警手中。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扩大和深入,根据参战单位需求和消耗,警务保障室继续广辟渠道,多方筹措,成功做到了“保障跟着勤务,保障服务疫线”。
截止目前,警务保障室已累计发放一次性口罩27000余只,M95口罩3000个,手套3400副,防护服44套,防护面具50套,护目镜300副,手持测温仪29个,散装消毒液400多公斤,以及大量方便面、牛奶、饼干等相关物资。
“随风潜入夜,润警细无声”
警务保障室民辅警虽然不在疫情防控一线,却始终奔赴在防护物资采购、运输的前线,忙碌在单位内部安全防范的各个角落,加班加点开展清点、储存、发放等保障服务,有条不紊的保障工作,牢固筑起了防控一线的坚强屏障。
▲检查物资
病毒袭来后,
警务保障室立即对全局公共场所、
执勤车辆、门卫值班室等进行整体消毒
在办公楼门卫室、
一楼楼梯口设立防控体温检测点
▲测体温
对单位食堂进行全面消毒、灭菌,为全体食堂工作人员配发口罩、消毒液,监测体温,确保内部安全,不发生交叉感染,为全体民、辅警打造安心的工作环境。
▲食堂工作人员在进行消毒
王国松,防护用品保障组组长,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他几乎每天在全县基层派出所中连轴转,一批批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发到防疫一线民警的手中,让民警加强自身防护;一瓶瓶医用酒精送到派出所内,方便民警随时做好消毒工作;一箱箱食品物资源源不断的运送到一线,保障民警饮食。
▲王国松和战友将物资第一时间送至前线战友手中
彭美华,警务保障室“一姐”,巾帼不让须眉,到食堂防控情况,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对餐厅烹饪餐具进行高温灭菌消毒,以确保食堂安全卫生是她每天的必备课;为避免人员聚集,她还倡导就餐人员错峰就餐、分散就餐,有效地避免了就餐期间人员集聚现象。
▲彭美华在检查食堂卫生
王海洪,警务保障室最“年富力强”的80后男民警,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承担了大量的物资采购和调配工作,他把家人交给爱人,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总是随传随到、早出晚归,毫无怨言。为响应局党委机关支援基层的号召,他还主动请缨,前往罗江派出所与派出所的战友一起在三门桥头卡点参与疫情防控执勤,一守就是5天,每天12个小时。
▲王海洪与战友在开展防疫执勤
林小荣,警务保障室的“老黄牛”,作为一名军转警干部,虽然年近50,但始终保持着一名军人不畏艰辛的本色,全县公安机关每天消耗的防疫用品、日常物资都是他和其他战友一箱一箱、一桶一桶从外面搬运回来的。由于正处疫情期间,没有搬运工,必须亲自动手搬运,近千斤重的消毒液,上百箱的方便面不知道付出了他们多少汗水,起早贪黑,只为能让前线战友第一时间得到物资保障。
▲2019年11月,林小荣参加无偿献血
还有其他警务保障室的同志,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民警辅警,无论白天黑夜,全都“舍小家顾大家”,不惧疫情威胁,坚持在岗在位,努力为奋战在战疫一线的民、辅警献出自己的力量。
蓝色警盾,热血铸就;
疫情面前,警察不退;
疫情防控,保障为先。
疫情防控的“战场”上
少不了每一个岗位的付出
警营“粮草官”们的默默坚守
为疫线战友们竖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护屏障
让大家更有信心和决心打赢这场阻击战
猜您喜欢
▲刚刚,这群警察竟输出了15000毫升血液!
▲战疫排雷兵,就是他!
编辑:饶城 来源:警务保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