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九龙隧道事故(炸隧道炸中环撞地铁)
香港九龙隧道事故(炸隧道炸中环撞地铁)“文戏不够,大场面来凑”,几乎已经成为最近几年港式警匪片的最大弊端。从林岭东的《谜城》,到邱礼涛的《拆弹专家》,再到刘德华的《风暴》,看点皆在大场面爆炸戏。文戏不够,大场面来凑作为一部警匪片,《扫毒2》以“毒品”为线索,故事线原本有三条,一是古天乐饰演的大毒贩,二是刘德华饰演的反对毒品的富豪,三是苗侨伟饰演的警察。但随着故事的推进,影片中苗侨伟饰演的警察这条线变得可有可无,故事变成了慈善家兼金融巨子余顺天(刘德华饰演)与香港最大毒贩地藏(古天乐饰演)之间由“禁毒”引发的一场天地对决。警察故事线的变弱,让《扫毒2》作为警匪片失去了故事的根基。《扫毒2》开车上地铁轨道《扫毒2》成为名不副实的警匪片,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影片中的几个大场面,比如为了表现古天乐饰演角色的凶残,影片浓墨重彩地表现了他在屠宰场砍人的场景。影片中最为惊艳的大场面动作戏,是影片后半段刘德华和古天乐在商场、地铁内的打
电影《扫毒2》的评分,起评7.1,后降到6.3,现在降到6.2了。
刘德华、古天乐领衔的港式警匪大片《扫毒2》正在热映,影片被指非常平庸,但影片的枪战戏、追车戏等场面还是非常惊艳。业内评价,从之前的《拆弹专家》《风暴》到现在的《扫毒2》,港式警匪片的文戏以及人文性渐弱,只能靠爆炸、追车等大场面来找回颜面。
《扫毒2》唯追车戏惊艳
《扫毒2:天地对决》是由邱礼涛执导,刘德华担任监制,刘德华、古天乐、苗侨伟、林嘉欣领衔主演,影片的阵容堪称强大。
作为一部警匪片,《扫毒2》以“毒品”为线索,故事线原本有三条,一是古天乐饰演的大毒贩,二是刘德华饰演的反对毒品的富豪,三是苗侨伟饰演的警察。但随着故事的推进,影片中苗侨伟饰演的警察这条线变得可有可无,故事变成了慈善家兼金融巨子余顺天(刘德华饰演)与香港最大毒贩地藏(古天乐饰演)之间由“禁毒”引发的一场天地对决。警察故事线的变弱,让《扫毒2》作为警匪片失去了故事的根基。
《扫毒2》开车上地铁轨道
《扫毒2》成为名不副实的警匪片,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影片中的几个大场面,比如为了表现古天乐饰演角色的凶残,影片浓墨重彩地表现了他在屠宰场砍人的场景。影片中最为惊艳的大场面动作戏,是影片后半段刘德华和古天乐在商场、地铁内的打斗。最初,两人分别驾车在大型商场内展开追杀,撞车戏接连上演,两人的豪车分别在商场扶梯上驶过,最后,两人驾车在地铁内追逐,从站台追逐到地铁轨道内,火花四溅,手枪对射。作为暑期一部重头大片,文戏孱弱的《扫毒2》,唯有这两场追车戏堪称惊艳。
文戏不够,大场面来凑
“文戏不够,大场面来凑”,几乎已经成为最近几年港式警匪片的最大弊端。从林岭东的《谜城》,到邱礼涛的《拆弹专家》,再到刘德华的《风暴》,看点皆在大场面爆炸戏。
林岭东的《谜城》被评价为“故事没想好,编剧没编好”,能够为给观众留下的深刻印象的,唯有中环撞车戏。这样的动作场面,在当初宣传时被称为是“撞毁中环”。不过在大部分观众看来,这些场面只是林岭东回归后的宣泄式暴力美学的呈现。
邱礼涛执导、刘德华领衔主演的《拆弹专家》,文戏铺垫得相对煽情一些,但在爆炸场面上,以执导B级片出身的邱礼涛并不认输,他最得意之笔是在影片中“炸红勘隧道”。
《风暴》炸中环
到了刘德华领衔主演的《风暴》里,再次将中环在影片炸了一遍。此前观众见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道路开裂,城市塌陷电影,莫过于《2012》中在大陆板块撞击下扭曲掉的洛杉矶,而《风暴》虽然只是拍天然气管道爆炸,却也掀翻了整个中环,搞的跟世界末日一样。
最近几年口碑最好的港式警匪片,当属《寒战》。在电影学者李超看来,《寒战》之所以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认可,在于其并没有执着于大场面,而是文戏相对突出。对于《寒战》是“《无间道》之后最好的港式警匪片”这样的说法,李超并不认可,“这部被宣传成警匪片的电影,反而更像是一部‘政斗片’,影片表现了香港警队高层的争斗。影片借由一个阴谋,引出权力的博弈,并试图探寻法治精神的内核。这与传统的港式警匪片表现警匪对抗的故事框架,是完全不同的。”
港式警匪片已无人文性
李超表示,《扫毒2》等被冠以港式警匪片的作品,之所以下大力气表现大场面,原因主要两个,一是商业类型片的需要,“商业类型电影,要求商业片有火爆的场面,爆炸、追车戏,是商业类型片的较好表达形式。”
另一方面,港式警匪片找不到新的表达方式,或者港式警匪片的文戏无法创新,导致目前的港式警匪片只能歇斯底里地“打声一片”。李超说,港式警匪片陷入大场面综合征,让这一类型的作品失去了港片的人文性。
李超介绍,较早的警匪片,比如成龙的《警察故事》,主角都是小警察,对抗的是匪,也对抗警察里的高层,有那种除暴安良的味道。再往的警匪片,比如成龙的《A计划》,里边是人情和法理的纠结,“当时的警匪片,打斗与人文意味,基本是平衡的。虽然已‘尽皆癫狂,尽皆过火’为主要特点,但人文的味道还是有的。”到了《无间道》,激烈的表面的打斗戏大幅度减少,很少看到正儿八经的动作戏,“但警匪的对决一点都不弱。”
《无间道》是用来怀念优质港式警匪片的
李超表示,以《扫毒2》为代表的所谓港式警匪片,只见匪不见警,或者只见警不见匪,“目前的港式警匪片失去了人文性,只好用公共安全来制造戏剧冲突,只好靠歇斯底里的爆炸戏、追车戏唱主角,这无疑是港式警匪片水准大降的表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倪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