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个人信息保护的法治建设(感受法治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的法治建设(感受法治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为了进一步加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织密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网,我国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并已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目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虽然我国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个别平台“大数据杀熟”、一些人随意侵犯、非法泄露等利用公民个人信息侵扰人民群众生活安宁、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为了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我国相继完善了多项法律法规,不断加大打击力度。比如,有的人因非法偷拍、窃取他人隐私和个人信息被判刑;有的行业“内鬼”因泄露公民个人信息锒铛入狱……3月8日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过去的一年,人民法院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严惩窃取倒卖身份证、通讯录、快递单、微信账号、患者信息等各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审结相关案件4098件;依法从

个人信息保护的法治建设(感受法治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1)

无聊的推销电话骚扰、莫名其妙受到非法监听、身份证被冒用、银行账号被泄露……生活中,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的现象时有发生,让人深恶痛绝。

那么,是谁动了我们的个人信息?

这里面,既有不法分子的非法窃取,也有个别单位内鬼的“输送”;既有“熟人”的随意泄露,也有对公民个人信息的非法买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不仅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还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格权和生活安宁,更严重威胁着公民的财产安全甚至生命安全。

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多个方面。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为了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我国相继完善了多项法律法规,不断加大打击力度。比如,有的人因非法偷拍、窃取他人隐私和个人信息被判刑;有的行业“内鬼”因泄露公民个人信息锒铛入狱……

3月8日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过去的一年,人民法院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严惩窃取倒卖身份证、通讯录、快递单、微信账号、患者信息等各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审结相关案件4098件;依法从严惩治行业“内鬼”泄露个人信息;严惩利用恶意程序、钓鱼欺诈等形式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审理“颜值检测”软件窃取个人信息案,惩治网络黑灰产业链犯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也显示,检察机关加强公民人格权保护,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犯罪,起诉3436人。

目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虽然我国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个别平台“大数据杀熟”、一些人随意侵犯、非法泄露等利用公民个人信息侵扰人民群众生活安宁、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为了进一步加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织密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网,我国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并已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国家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预防和惩治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一条条强有力的规定,彰显着法治中国对公民的尊重和保护。

当然,公民个人信息保护还任重而道远,需要包括执法部门在内的全社会共同行动。期待有一天,我们每个公民的个人信息都不再被侵犯,生活安宁,一切安然。

这一天,就在不远的将来!

来源:河南法制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