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青岛现在严打吗(亲历青岛黑市)

青岛现在严打吗(亲历青岛黑市)物价飞涨,钞票贬值。一般公教人员发薪后,必须立即到金银黑市上买银元或者美钞,避免币值下跌。当时青岛有三大“黑市”:大花沟(现老舍公园)、天桥头(即泰安路和天津路交叉口的一块绿地)、第三公园。据说,每天有几百个人在此交易,将金圆券换成当时的硬通货美元或大头(银元)。据老青岛回忆:当时一袋美国“洋面”从年初三块大洋猛涨到七八块,街里夜间常常惊闻枪声,国民党为破坏供电,在要道路口朝高压线射击,或拉着尖锐警笛的军车突停居民楼前,专抓青壮年去“充军”,搞得市民非常恐慌,纷纷抢购银元,囤口粮,夜晚早早紧闭大门,以防意外。随着物价飞涨,金圆券的面额越印越大。1949年3月以后,增发面值1000元至100万元的大钞。中央银行青岛分行的请领钞票计划从1948年11月的1000万元,增至1949年5月的1万亿元。国民党滥发纸币,千方百计搜刮民财,导致物价飞涨,民众生活苦不堪言。情状:青岛三大黑市纸币贬值,青岛

说到“黑市”,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传说中的存在。但在青岛解放前夕,由于国民党滥发纸币,造成特价飞涨,“黑市”这种畸形存在变得十分寻常。

背景:国民党滥发纸币

青岛现在严打吗(亲历青岛黑市)(1)

1949年8月19日,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规定以法币300万元兑换金圆券200元,白银每市两兑换金圆券3元,银元美元兑换金圆券2元,美钞美元兑换金圆券4元;限期收兑法币及东北流通券;限期收兑黄金、白银及外国币券。

青岛现在严打吗(亲历青岛黑市)(2)

△堆积如山的金圆券

随着物价飞涨,金圆券的面额越印越大。1949年3月以后,增发面值1000元至100万元的大钞。中央银行青岛分行的请领钞票计划从1948年11月的1000万元,增至1949年5月的1万亿元。国民党滥发纸币,千方百计搜刮民财,导致物价飞涨,民众生活苦不堪言。

情状:青岛三大黑市

纸币贬值,青岛市民不得不得带着成捆的钞票去购物。

据老青岛回忆:当时一袋美国“洋面”从年初三块大洋猛涨到七八块,街里夜间常常惊闻枪声,国民党为破坏供电,在要道路口朝高压线射击,或拉着尖锐警笛的军车突停居民楼前,专抓青壮年去“充军”,搞得市民非常恐慌,纷纷抢购银元,囤口粮,夜晚早早紧闭大门,以防意外。

物价飞涨,钞票贬值。一般公教人员发薪后,必须立即到金银黑市上买银元或者美钞,避免币值下跌。当时青岛有三大“黑市”:大花沟(现老舍公园)、天桥头(即泰安路和天津路交叉口的一块绿地)、第三公园。据说,每天有几百个人在此交易,将金圆券换成当时的硬通货美元或大头(银元)。

青岛现在严打吗(亲历青岛黑市)(3)

△当年的大花沟(今老舍公园)

黑市交易并非名正言顺,要时时提防警方突袭,有时不拉警笛的大卡军车突袭,从车上跳下数十黑色军警,冲进银市,见人就抓,塞满篷车鸣笛开走,拉到拘押地一阵搜身取保方能脱身。有相当一些中年交易“处子”,首次碰上“突袭”,一时慌了手脚,为图“清白”,赶紧找个墙角旮旯处,偷偷将小宝、银元等扔掉,以图风头过去再找回来。

亲历:黑市如此交易

当时,国民党印制的法币及“大数码”的金圆券在市场上流通不畅,后来没人敢要,宛若废纸;美金、银元和小元宝(金砖)成为主要的流通源。

青岛现在严打吗(亲历青岛黑市)(4)

△民国时期的银元

一位名叫戚云发的老人曾撰文回忆:当时,十岁的我在寒假陪家人在天津路河北路口支摊卖豆腐脑。在天津路南头大沽路口车流较小的空旷地带,每日十点以前,都顺地形形成倒卖金银美元的金融黑市,豆腐脑的生意因此格外好做。有大户者,喝一碗豆腐脑丢给一块银元也不在乎。在生意不忙的时候,我也常凑上前去看热闹。

此地的黑市常常是黑压压一片人挤人。穿大褂的老中青都有,看得出来多是店铺掌柜和投机商。有时也有突袭的小股流氓前来横冲直撞趁机掠抢,没人敢管。有些投机者还拿着真假两种银元,在手里玩得叮当响,碰到兑换买主,就彼此心照不宣地打着暗语——在大褂下面掰着指头。为防抢劫,他们专找僻静的胡同进行交易,河北路南头东侧的广兴票胡同,经常人满为患,黑市交易频繁。

当时,军警时常突袭。有时军警突至,见人就抓,塞满车就拉到常州路监狱。黑钱自然被没收分红,临解放前更甚者专挑青壮年抓,抓到直接拉到码头,塞进国民党军舰直接运到台湾。当然,也有一些人吓得抛却“赃物”。事后,有不少坐地户去掀附近的古力盖,说不定就能从下水道的臭泥里捞出一笔可观的“洋钱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