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陪伴的美好时光(用语言传递爱的光影)
天使陪伴的美好时光(用语言传递爱的光影)从2006年放映第一部电影《闪闪的红星》到现在,在十三年的时间里,“天使之眼”的志愿者们不断地模拟盲人看电影的方式,了解盲人看电影时容易产生理解困难的不同场景、人物和空场的类型及其在影片当中通常出现的位置,然后见缝插针配上解说词,终于找到了适合盲人观影的电影解说方式。对此,孔媛媛深有感触的说:“在最初只有7个讲解员的时候,我们采用的就是把自己眼睛蒙起来(的方式)。整整一天,无论你走到什么地方,你就是看不到,你就是盲人。比如你的伙伴来了,你也把他们设定为盲人,他喊你做什么事情,你应该怎么跟他说,这个事怎么做(都要按照盲人的习惯)。就这样一步一步深入了解、走近他们。”“天使之眼”扶残助盲流动放映队踏遍邯郸各个区县义务为盲人讲电影(摄影:张威伟)孔媛媛和志愿者们从未想到,盲人竟也有“看”电影的需求。很快,孔媛媛团队便联系到相关电影放映机构,给这个村放映了第一部电影——《闪闪的红星》,她还特地邀请
孔媛媛绘声绘色讲电影(摄影:张威伟)
“天使之眼”盲人志愿者郑亚平(右一)为其他盲人义务提供按摩技术培训(摄影:张威伟)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张威伟)在河北邯郸,有一位名叫孔媛媛的爱心人士。作为“天使之眼”扶残助盲志愿团队的负责人,十三年来,她一直坚持带领团队义务为盲人讲解电影。而她之所以会对视障人群保留着这样一份持续的关爱,还要从她十三年前的一段独特的经历说起。
2006年7月,身为环保公益人的孔媛媛带领她的河北“橄榄绿”青年志愿服务团组织“爱我母亲河——徒步千里走滏阳”的大型环保活动,向滏阳河沿岸百姓宣传环保理念。活动期间的一个晚上,在一个村庄的节目表演现场,孔媛媛和她的团队遇到了三位盲人观众:“我们就发现远远的有几个(人)在那儿‘猫’着,等我们走近一看,(发现他们)眼睛看不到,(是)盲人。(我们就问他们)说这么热闹,人家都来为什么你们不来,他们说我们不喜欢。(我们就问他们)说那你们喜欢什么,(他们说)我们最愿意看电影了,但很多电影来不到我们这个乡、这个村,有时候影院我们还去不了,人家不让我们进。(就算)进去了也是瞎凑热闹,看不了。”
孔媛媛和志愿者们从未想到,盲人竟也有“看”电影的需求。很快,孔媛媛团队便联系到相关电影放映机构,给这个村放映了第一部电影——《闪闪的红星》,她还特地邀请了几位盲人朋友和其他村民一起观看。孔媛媛和她的伙伴们满以为这项活动会受到盲人朋友的欢迎,不料一位盲人观众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孔媛媛说:“(一位盲人观众说)听电影是这么回事,但还是有的不太清楚。(我们就问他说)怎么不清楚呀?(他说),胡汉三不是被潘冬子堵在里面了吗?后来着火了,他发现潘冬子了,那潘冬子是怎么出来的呀?我们不知道啊。”
孔媛媛很快意识到,给盲人放电影不能仅仅满足于让他们用耳朵“听”,还要让他们用心去“看”,这就需要专业人员对电影情节进行专门的讲解,甚至再加工。孔媛媛通过河北省“橄榄绿”青年志愿服务团招募了更多的志愿者。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做盲人的眼睛,做他们的天使,带他们看懂电影,也看懂这个世界。于是,“天使之眼”扶残助盲流动放映队应运而生。
孔媛媛给盲人讲电影《西虹市首富》(摄影:张威伟)
“天使之眼”扶残助盲流动放映队踏遍邯郸各个区县义务为盲人讲电影(摄影:张威伟)
从2006年放映第一部电影《闪闪的红星》到现在,在十三年的时间里,“天使之眼”的志愿者们不断地模拟盲人看电影的方式,了解盲人看电影时容易产生理解困难的不同场景、人物和空场的类型及其在影片当中通常出现的位置,然后见缝插针配上解说词,终于找到了适合盲人观影的电影解说方式。对此,孔媛媛深有感触的说:“在最初只有7个讲解员的时候,我们采用的就是把自己眼睛蒙起来(的方式)。整整一天,无论你走到什么地方,你就是看不到,你就是盲人。比如你的伙伴来了,你也把他们设定为盲人,他喊你做什么事情,你应该怎么跟他说,这个事怎么做(都要按照盲人的习惯)。就这样一步一步深入了解、走近他们。”
目前,孔媛媛和她的“天使之眼“扶残助盲流动放映队的700多名志愿者已经为数万名盲人朋友讲解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战狼2》、《缝纫机乐队》、《夏洛特烦恼》等45部正能量电影。而每一部放给盲人“看”的电影,都需要一个漫长的准备过程。其中的第一步,就是选择适合给盲人讲解的电影。这一任务目前主要由“天使之眼”志愿者之一、邯郸广播电视台影视中心编辑冯燕负责。她介绍说:“给盲人选片,第一要选择励志类的,让盲人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能给他们精神上给予鼓励的。还有就是场景上比较简单的电影,语调语速适合讲解的,不太复杂又有教育意义的影片。”
当选出适合盲人“看”的电影后,孔媛媛会带领“天使之眼”团队的志愿者们仔细研读每一处情节,然后根据讲解员各自的声音特质,选出适合每部电影的讲解员。“80后”小伙李靖龙是“天使之眼”32名电影讲解员中仅有的2名男性之一。尽管没有播音主持专业背景,但经过多年的摸索,李靖龙现已成为“天使之眼”科幻和动作类影片的专职讲解员,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讲解风格。他说:“拿《侏罗纪公园》这部影片为例,可能从男性角度说,让盲人前期了解恐龙是什么样、包括在剧情中怎样去描述恐龙的一些声音,会比女性更开放一些,灵活性更强一些。还有就是一些我们邯郸的方言,我也会适时融入到电影讲解中,比如我们突然被吓了一跳,普通话会说‘哎呀妈呀’,而邯郸话会说‘ai mia’(邯郸方言音),这样说会更贴近当地的盲人群体。”
从2009年开始,“天使之眼”的七支分队踏遍邯郸的各个区县,每年义务讲解电影近570场次,很多盲人通过“看”电影结识了孔媛媛,原本黑暗单调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天使之眼”志愿者冯燕(中)与大家讨论选片情况(摄影:张威伟)
盲人孔素贞(右一)听孔媛媛讲电影(摄影:张威伟)
36岁的盲人孔素贞来自河北邢台,慢性青光眼导致的双目失明曾让她一蹶不振,长时间躲在家里不愿见人。来到邯郸学习按摩手艺后,孔素贞在盲友的介绍下开始听孔媛媛团队讲电影。她说,孔媛媛讲的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让曾经对生活失去勇气的她倍受触动:“听的时候我一直都是哭着的。为了照顾百姓生活,就连毛主席、周总理都不沾肉,我们现在残疾人还能吃到肉,我觉得太幸福了,不应该有什么抱怨了。我也想像孔媛媛老师一样,有一天能站在台上给大家讲电影,能让盲人听起来更具有画面感,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孔媛媛和爱心人士的大力帮助下,今年8月,孔素贞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按摩院。她希望用自己的手艺帮助更多的人:“我们现在就希望把这个店经营好,让顾客多起来。顾客来做按摩,如果有什么烦心事,我们也可以跟他们说说话,开导开导(他们)。通过我们的爱心传递,让他们也能更幸福一点。”
如今,孔媛媛正在邯郸市区筹建一座三层的“天使之眼”公益影院,同时开展各种针对盲人的技能培训:“第一层设两个厅,第二层设一个厅,第三层用来进行各种培训,比如盲人按摩技能培训、调音师技能培训,还有讲故事等艺术类培训。中残联给我们推介了一家APP,是一个培训类的机构,已经跟我们签约,只要我们当地盲人有需求,他们都会帮助我们。”
从最初举办环保活动,到成立“天使之眼”流动放映队给盲人讲电影,再到帮助盲人获得一技之长,孔媛媛和她的团队在公益之路上从未停歇:“我们最想要达到的目标是让盲人能学到专业技能,养活自己,让他们不再悲观、不再躲避,最后用自己所学的技能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