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详细各集介绍(30年后再回看我爱我家)
我爱我家详细各集介绍(30年后再回看我爱我家)《我爱我家》1993年播放,距今都快30年了,老百姓用的东西很多都发生了变化。不过下面这种大蒲扇,仍然在很多家庭里使用。志国的丈母娘来暂住这两集,堪称是《我爱我家》中非常经典的一个故事,特别是韩影老师扮演的和平母亲,有演技有包袱,能唱能跳是能说能笑。30年后再回看《我爱我家》(第2集)——小时候看不懂你的精彩30年后再回看《我爱我家》(第3集)——三环外就是农村了30年后再回看《我爱我家》(第4集)——植入广告的鼻祖
《我爱我家》堪称中国电视剧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真实地描绘了90年代初期,北京一个六口之家的故事。网上也有很多文章分析和点评本剧。本系列我会从30年巨大变化的视角,来重温这部剧,也希望可以和更多的读者随我一道,回顾过去的点点滴滴。
目前文章还在持续更新中,如果您有兴趣,欢迎点击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往期文章:
30年后再回看《我爱我家》(第一集),巨大的变化让人感慨万分
30年后再回看《我爱我家》(第2集)——小时候看不懂你的精彩
30年后再回看《我爱我家》(第3集)——三环外就是农村了
30年后再回看《我爱我家》(第4集)——植入广告的鼻祖
志国的丈母娘来暂住这两集,堪称是《我爱我家》中非常经典的一个故事,特别是韩影老师扮演的和平母亲,有演技有包袱,能唱能跳是能说能笑。
《我爱我家》1993年播放,距今都快30年了,老百姓用的东西很多都发生了变化。不过下面这种大蒲扇,仍然在很多家庭里使用。
因为和平母亲家搞装修,所以和平打算把妈妈接来暂住。但是志国因为了解和平母亲的为人,强烈反对。此时的老傅,还不清楚和平妈妈究竟是什么样子,所以从大义的角度非常支持和平,而家庭其他成员碍于和平的面子和“强势”,才有了“全票通过”的场景:
我瞅瞅,我瞅瞅,谁反对?爸,全票通过!
这一集里,有一个经典的外景,就是下图中这种黄色的面包车。车型是“天津大发”,当年在北京,这可是主力的出租车,也叫“面的(音同“滴”)”。所以当时打车不叫打车,叫“打的”。
我是在天津长大的,这种“面的”起步价也要10元,那个年代的10块钱也算是笔巨款了,一般情况下根本舍不得打车。那时家家户户都是骑自行车出行,赶上天气不好,叫辆面包车,把自行车放到车里,连人带自行车一起回家,是那时候非常常见的操作。
志新和小凡,见到和平母亲非常尴尬,都不知道怎么叫。还是老太太告诉他们,论着啊得管我叫亲娘。现在80后和90后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也更加不会了解这种叫法了。
老太太坚持要在客厅搭床睡觉,结果早上5点就起来练嗓子,还要连唱带跳,真的是吵了一家人的安宁。小时候看这段,就觉得老太太一举手一投足,还真有点练家子的范儿。后来才知道韩影老师本来就是北京曲艺团的演员,难怪这么专业。
这里有个有意思的小插曲,仔细看志国一开始的背心,里外是穿反了的。后来导演切了镜头,也算掩饰过去了。
可是没想到,志国又把背心前后穿反了。仔细看背心后背的空当比前胸还多……另外,圆圆这还真有点怕自己的亲姥姥。
一家人都被吵醒,忍无可忍的老傅直接把录音机给关了。这个时候,也只有和平给自己的妈妈拍手叫好。这种卡带式录音机当时非常流行,几乎是家家必备。
傅明老人在看报纸,老太太过来硬核“搭讪”。俩人聊得内容还真是贴合当时的国际环境。老太太说:柬埔寨大选出结果了吗?咱“努克”也不知道当选没有?西哈努克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多次访问中国,和中国关系匪浅。
老太天还提到十四大和京九铁路,这都是那个时期的重要事件。至于老太太八卦的问“巩俐和张艺谋”,我想也是那个年代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吃饭时,老太太每回还要假装客气,说自己就爱吃“折箩”。其实这就是老北京的土话,意思就是剩菜剩饭。
晚上全家都在看电视,老太太过来在客厅就要睡觉,还不管不顾的解衣服,弄得全家人都十分尴尬。最有意思的是,圆圆居然去捂住老傅的眼睛,小时候看到这里我都笑疯了。
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
结果等到全家人都回屋以后,老太太却不休息了,开始看电视。这里有一个致敬梗,就是老太太说想看《渴望》,而和平说电视里放的都是《爱你没商量》。其实这两部剧都是那个时代的爆款,韩影老师演的《渴望》,宋丹丹演的《爱你没商量》
左:渴望 右:爱你没商量
《亲家母到俺家》这一集,最经典的一个桥段,就是家里众人受不了老太太,想让老太太赶紧走。但是因为每个人性格不同,所以同样的意思,在保姆小张、圆圆、志新和老傅这边,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保姆小张跟和平抱怨,老太太查账的问题。里面提到北京的土豆是1毛5一斤,这种物价真的是再也回不去了。而且那个年代电视还会放出物价,基本上全市都是一个价,也是计划经济的遗留问题。小张因为毕竟是外人,所以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跟和平抱委屈。
圆圆因为是小孩,童言无忌,虽然是自己的亲姥姥,但是却迫不及待的问和平,姥姥什么时候走啊,再不走就真的没活路了。这种台词,很符合一个家庭里最小的小女孩的身份和态度。
至于贾志新,年轻气盛,按照老北京的话讲叫做“浑不吝”,直接了当的跟和平说,“我就是想赶紧把这老老太太给我弄走。我这暴脾气我受不了这个……好么,有一个爸还不够,这又来一妈!”
还有这种红颜色的折叠椅,又是当时中国一个“家庭爆款椅”,我家好几把,不知道您家有没有呢?
要说姜还是老的辣,等到傅明老人过来,却不提“走人”的事情,而是很含蓄的先问:有没有招待不周啊?没有的话,那让你妈妈以后常来。说完,转身就走,甚至都不再废话。
小时候不懂其中的道理,现在再看,真的是拍案叫绝。这种话里有话,不直接了当,靠你去“悟”的方式,不正是很多领导最喜欢和下属的交流方式吗?保姆小张、圆圆、志新和老傅这四个人,虽然说的是同一个意思,但是语言内容和表达方式,却截然不同,真是厉害!
我们现在看的很多影视剧,明明制作很精良,演员演技也还行,但是总觉得有些别扭,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演员的台词和行动,与人设不符。一会贤良淑德,一会骄横跋扈,弄得好像精神分裂一样。这就是编剧的功力不到位的体现。据《我爱我家》导演英达说,当时这部剧的大腕演员,一般才400-700元一集的报酬,但是文学师梁左却拿到2000元一集的薪水,编剧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开始受不了自己的亲妈了,和平当然也很郁闷,于是就来和自己的妈妈沟通。老太太盖的这毛巾被,也是“国民爆款”。其实当时很多东西家家户户都有,一方面固然是产品质量过关,老百姓欢迎,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商品经济不够发达,老百姓的可选择范围并不多。
和平还是很尊重老人的,怕直说老人会伤心,就委婉的劝自己妈妈,别管他们家的破事。结果老太太完全没听进去,还说“路不平众人铲,理不平众人管”。这老贾家的每个人,都是一身的毛病。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姆们姆们姆们!姆们不说谁说?姆们不管谁管?老太太的这番话,我认为即便是放到《我爱我家》上下两部120集里,也都可以算是十分经典和优秀的片段。这里的“姆们”其实就是“我们”的意思,只不过奇怪的是,虽然很多人说这是老北京的土话,但我却从来没听北京的朋友这么说过。
提到老北京 ,我有一个北京的朋友跟我说起北京人和外地人,尤其是男性,见到很好的老友时不同的表达方式。外地人可能会说:老朋友,好久不见啊?北京人则会说:孙贼,还没死呢?
本来和平是想劝老太太回家,结果却引出了老太太重操旧业,要给老傅说老伴儿的事情,这也为下集留了个扣。咱们今天先回顾到这里,下篇文章咱们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