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真实的武术绝技(真实的传统武术)

真实的武术绝技(真实的传统武术)我老师在教我的时候,提到过三个人,其中一个就是靳云亭,还有两个分别是尚云祥和李剑秋。2003年学拳的时候,我知道黄飞鸿、霍元甲,不知道李存义是谁,对于后面这三个人就更不知道“其是何许人也”了。而现在是颠倒过来了,我对李存义以及后面三人比较崇敬,对黄飞鸿与霍元甲的认识却清醒了不少,不再把他们神化了。我自己也喜欢收集老拳谱,在我所看到过的拳谱中,觉得比较好的拳谱有三本:靳云亭的《五行拳图说》,薛颠的《形意拳讲义》,李天骥的《形意拳术》。其中靳云亭的五行拳可以说是得到了拳中精髓;薛颠的十二形,有青出于蓝的感觉,但是他的五行拳似乎不合规矩;李天骥的《形意拳术》,比较广博,五行连环、杂式捶、形意连拳都有,但是对于体会就一点没有了,只能参考,不能取经。我曾经觉得只练五行拳、八门打,不练十二形与八字功的话,不保险,后来跟尚派传人交流时,用八门打法交换了十二形与八字功的诀窍,练过之后才发现,十二形与八字功

真实的武术绝技(真实的传统武术)(1)

我们这一支派的形意拳练法像河北的,打法像河南的。

桩功练劲,五行拳找劲,八门打法发劲。

练习步骤是:先练桩功,然后练五行拳,然后练八门打法,再然后练三步功,六合一,最后是实作积累经验。器械我是没有练,老师说器械是手的延伸,拳练好了,器械自然就知道怎么用了。

对于形意拳拳理拳道诀窍,练好五行拳与八门打就可以体悟了。

我曾经觉得只练五行拳、八门打,不练十二形与八字功的话,不保险,后来跟尚派传人交流时,用八门打法交换了十二形与八字功的诀窍,练过之后才发现,十二形与八字功虽然也是好东西,但并不是非学不可、非练不可。

形意拳不是靠招数取胜,劲道才是关键。五行拳的劲道练出来了,只动脚就能打人,所以现在回头一看,发觉我老师说的不错:形意拳练好五行拳与八门打,足矣。

现在讲形意拳的书很多,要分辨高下,只需要看他对于五行拳的理解就可以了。因为五行拳简单,很难掺假的。对于那些只说招法、练法,不讲体会的书,可怕写书的人也还处于学生水平,上不了台面的。

我自己也喜欢收集老拳谱,在我所看到过的拳谱中,觉得比较好的拳谱有三本:靳云亭的《五行拳图说》,薛颠的《形意拳讲义》,李天骥的《形意拳术》。其中靳云亭的五行拳可以说是得到了拳中精髓;薛颠的十二形,有青出于蓝的感觉,但是他的五行拳似乎不合规矩;李天骥的《形意拳术》,比较广博,五行连环、杂式捶、形意连拳都有,但是对于体会就一点没有了,只能参考,不能取经。

我老师在教我的时候,提到过三个人,其中一个就是靳云亭,还有两个分别是尚云祥和李剑秋。2003年学拳的时候,我知道黄飞鸿、霍元甲,不知道李存义是谁,对于后面这三个人就更不知道“其是何许人也”了。而现在是颠倒过来了,我对李存义以及后面三人比较崇敬,对黄飞鸿与霍元甲的认识却清醒了不少,不再把他们神化了。

我们这一支的五行拳,劈拳用掌,叫做“鹰捉”,劈拳一直捏拳,才叫劈拳。练“鹰捉”是要体会起落钻翻的劲道,而练劈拳则是要体会双拳连环如斧的劈劲,以及“腿如犁行,拳从口出,占中夺位,蹬腿打人”的行拳规矩。

据我老师讲:李存义先师的“鹰捉”有过人之处,张占奎的“劈拳”有独到之处。听我老师说话的口吻,似乎我们这一支继承两位大师的优点。“鹰捉”是先顾后打,相机行事;而劈拳则是钻起中线,双拳连环,主动进攻,连消带打。

看到现在某些人的书上,动不动就是用崩拳进攻、用劈拳防守反击,这样的形意拳,注定是挨打的拳。形意拳要是这样简单,那就用不着师父教了,谁都可以成为大师。

我老师讲:崩拳一寸功,劈拳一丈劲。

寸步崩拳是专门防守反击的,所谓半步崩拳,就是迎着对方来势前进一寸,这一寸是胜过进一大步的,如果对方来的太快或者自己进步过大,这样就会让自己的拳劲难以完全施展,另外也容易让自己的手受伤,这一寸的功夫把握好了,对方的力加上自己的力,合在一起,绝对可以一拳打翻对方。

真实的武术绝技(真实的传统武术)(2)

另外崩拳其形如箭,因为去的快,所以能够把握时间差,而用劈拳斩劲就相对慢了,在防御之中,慢了就意味着要挨打的,那些教人用劈拳防御的,自己也不知道打过没有。现在这个世道,看过两本书、随便比划两年就可以充当师父,传统武术就毁在这些人手里。

如果自己占先出手,用崩拳就太简单了,别人只需斜跨一步就可以避开,而如果用“鹰捉”,先以引手牵制对方,然后再出击,那么别人就难以逃避了。又因为“鹰捉”与劈拳是一拳三步,随时可变,无论别人怎么招架或是退避,我都可以随之改变劲路,从而让对方无处可逃,这样用,才算明白了一点拳理。

五行拳每一个动作都有很深的内涵的,将形意拳动作理解得像拳击那样肤浅,那结果也只能是白学、白练一场了。

五行拳的劈拳、钻拳、崩拳,都是走直线,也就是正面对敌。可以将钻拳看作劈拳的变招,劈拳是先钻拳然后再翻手为劈,懂得了劈拳,就必然懂得了钻拳。因此正面迎敌,只需练好劈崩二拳就可以了。崩拳防守反击,劈拳主动进攻:可谓拳理尽在其中。

我跟老师学拳的时候,每天的时间仓促,另外我对于前辈的历史掌故也没有什么兴趣,除了听我老师说过李存义单刀砍了上百人之外,没有再听说别的掌故,然后又分割两地,断了联系,现在想打听也不可能了,所以后来我看到《逝去的武林》时,十分兴奋,上面许多故事,相当于补课。

《逝去的武林》上讲,李存义教尚云祥的时候,起初只教了劈崩二拳,这应该是真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劈崩二拳的重要性。理解了劈崩二拳,大概也就理解五行拳了。

炮拳与横拳虽然进步方式相似,但其实炮拳是斜打正,横拳是正打斜,这是有区别的,只有深切理解了其中道理,才能真正练好五行拳。

真实的武术绝技(真实的传统武术)(3)

要检验自己五行拳练的怎么样,首先要看自己练拳的感受顺不顺,要是在练拳之中感觉有一丁点别扭的地方,那么你的五行拳就一定练错了;其次,要看自己对每一个动作的体会深不深,要是在练拳时,觉得某个动作可有可无,或是这一次与上一次练的不同,那你就一定还有重要诀窍没有掌握;再次,要看架势对不对,将自己的架势与师父、师兄对照,或是将自己的拳照拍下了,与前辈的拳照做比较,要是不一样,就要找自己原因,看自己哪里出了差错。

五行拳的起势、打拳、回身、收势,从头到尾,劲路一定是顺的,而且每一个动作都是深有含义的,另外每一个架势也是有标准与规矩的。劲路、动作含义、架势,这三方面都对了,才算入门。

前面说过,五行拳找劲,八门打找招。五行拳练出的劲道,最后是要经由八门打来施展传达的,因为五行拳太过简单,在功力未到之前,还要依靠八门打的招数来补充自身不足。

学形意拳首先要明白,并非只有手才是拳,也不是只有手脚膝肘四个地方可以打人,对于形意拳而言,凡是身上可以凸出的部位都可以发劲打人,而凡是可以发劲打人的部位都可以称之为“拳”。人的头、肩、肘、手、胯、膝、脚、臀,这八个地方都可以凸出发劲打人,因此这八处就名为八“拳”,而用这八“拳”打人的招法就叫“八门打”。

我们这一支只练五行拳与八门打,不练十二形、八字功、五行连环、杂式捶等等套路,也就是说,我们是用八门打代替十二形、八字功、五行连环、杂式捶等等套路,相较而言,我们的八门打比较简单,易学易成,练到身上之后也更容易活学活用。

从实战的角度出发,练好五行拳与八门打就可以了,但是要想当武术教练,还是需要将十二形、八字功、五行连环、杂式捶等等套路练好的,毕竟这些招式与套路都是先辈的心血,必须原汁原味传承下去才行。

关于八门打,河北、山西一带的形意拳大多没有这么一说,他们有打法、上法、进法,其招数也与八门打相似,但就是没有“八门打”这个慨念。

河南一脉的形意拳是有八门打慨念的。

在我们绵阳三台流传的形意拳,是属于河南一脉的。马三元将形意带进河南,马三元传张志诚,张志诚传张聚,张聚传买壮图,买壮图传安大庆,安大庆传宝鼎,西安人宝鼎将形意拳带到我们绵阳三台。宝鼎在民国时期出国一本《形意拳寓意揭示》的书,其弟子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过《宝鼎形意拳与内功十三段》这样一本书,宝鼎也算是全国有名的了。

我在学拳时,虽然没有听我老师说起过宝鼎,但是毫无疑问,我们的八门打与河南一脉是有关系的。2012年,我在教拳的时候结识了一位郭云深、刘维祥、马礼堂一脉的传人,他们的形意拳是以“五行拳为本,十二形为体,八字功为用”,他们也有名为“八门打”的招法,不过过于简单了一些。他们的五行拳比较复杂,例如崩拳,还有顺步崩拳、拗步崩拳、寸步崩拳之分,我们的崩拳就只练寸步崩拳,感觉还是有很大区别。

总地来说,我们这一支五行拳的拳架与练法、功法,像是河北的,而八门打则像是河南的。2009年我从新疆回到绵阳,希望重新联系上老师,问清楚师承渊源,但是很可惜,以前我老师教拳的地方已经拆建成商场了,最终也没有找到。

2003年的时候,我老师的职业是做针灸按摩的,他的病人多半会成为他的学生,他的学生也多半会成为他的病人,他那时比较逍遥,白天治病救人,下午到夜晚教学生,有空的时候逛逛旧书摊,学生请他喝点小酒就会很高兴,让我很羡慕。他的功夫和学识真的很好,但并没有拼搏名利的意愿。

我与老师是因为八卦掌与他结缘,然后又跟他学形意、太极,在他的影响下又接触了易术与医术,说起来他算是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以为重要人物。我当时学拳没有交学费,每次他一对一与我练过之后,我就请他去饭馆吃一顿作为报答。

那时我一个月工资只有一千多,请他一顿饭要花七十、八十,当时觉得他收费挺高的。起初我每天都去,后来钱不够了,就隔很久才去一次,他察觉之后就不让我付账了,结果我反而更加不好意思去找他了,现在想起来觉得好笑。

八门打招法大约是取法心意把、十大形,以及形意十二形、八字功,再融合“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而形成的,其招法是真正搏命拼杀的招术,比军体拳更狠,比江湖杀招更毒,不但有“头破脸,肘打拳,膝撞腿”等等硬招,还有“手打咽喉、脚下下阴”的阴招,只要真正学会了八门打,不管遇到谁,都敢一搏,这就是学习八门打产生的特殊功效。

我们这一支,只练五行拳与八门打,“八门打”比野蛮更野蛮,五行拳比神奇更神奇,将野蛮与神奇合一,就算是把拳道学成了。

真实的武术绝技(真实的传统武术)(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