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变样了(首都意蕴胡同新声)
北京胡同变样了(首都意蕴胡同新声)如今,这座曾经名流云集的院落,在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和英国王储慈善基金会(中国)的共同努力下,被打造成了眼前的这座寄托着胡同乡愁的博物馆。2013年10月18日,史家胡同博物馆对外开放,成为北京第一个植根于社区的胡同文化博物馆,由此开启了朝阳门地区文化复兴的历程。作为一个以胡同为依归的社区博物馆,在这一平台上形成了展示厅、会客厅、议事厅的三厅格局,百年前文化精英在此院落的汇聚,今日以文化沙龙、主题展览、口述史挖掘、社区营造等形式得以接续,在国内外有了相当的影响,吸引了诸多用心于老北京文化的志士仁人,也引发了居民的乡愁情怀和文化自觉,文化自豪感和凝聚力得到提升。凌叔华在这里招待过齐白石等当时的绘画大家,沈从文、徐志摩、林徽因、梁思成、胡适等文化名流常常来此聚会,泰戈尔也成为了她的座上宾。凌叔华在《回忆一个画会和几个老画家》一文中记录下了惬意的聚会场景:“北窗玻璃擦得清澈如水,窗下一张大楠木书桌也
由南北向的东四南大街拐进史家胡同西口,喧嚣的街巷顷刻静了下来。冥冥中有一种力量将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屏蔽,把人引入一方幽静的天地中。仔细听,从史家小学传出阵阵读书声飘然入耳,虽不清晰,却整齐划一。由西向东缓缓步入胡同深处,四合院的朱红大门映入眼帘,无声地炫耀着曾经的辉煌。自行车与行人时而与古朴威严的大门擦身而过,仿佛循着前人的轨迹,踏着轮回重叠的脚印。有老人在门洞里裹着棉衣坐着聊天、晒太阳,胡同的上午悠闲而缓慢,只有鸟笼中的黄鹂与蓝靛颏儿争相喳喳啾啾地卖弄歌喉,像是为老人的唠嗑音乐伴奏。走出十几步后,这些声音又同时归于寂静,深深的庭院隔开了外界嘈杂,避开了人世变幻,保留下了老北京人那原汁原味的生活方式,那是北京的底蕴,北京的魂。
史家胡同博物馆是一座植根于社区的胡同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正厅中央展出的史家胡同沙盘最为壮观。沙盘长约八米,宽约三米,130个院落鳞次栉比,全部为灰墙灰瓦。沙盘根据1957年和1959年测绘航拍图制作,真实度和还原度极高,一眼望去,每座院落的格局、大小、特色尽收眼底。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介绍,当初为了精确复原老院落,沙盘制作团队中的清华美院的高才生做起了建筑工人的活儿,比指甲盖还小的砖头模型竟也是一块一块烧制出来的,之后按照老工艺“建筑”起四合院来,“结构和真的一样”。
沙盘所展现的这些院落里,历史上居住过不少名人,演绎了许多故事,而几乎每个故事都是关于这片乡土的,故事里都洋溢着对家的眷恋。曾是史家胡同51号院主人的章含之在《跨过厚厚的大红门》中动情地写道:“1960年我随父母从东四八条的四合院搬进这个古老的四合院时刚刚二十五岁。那时前、后院的树木都是新栽的。后来,前院的榕树长得很快,两三年后就成阴了。再后来,榕树的粉红色、毛茸茸的花覆盖了一片树顶。这些花可以延续整整一个夏天,每天夕阳西下,它们就开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40年来,那幽香是‘家’的芬芳,每当我跨进这四合院的门槛,不论那时我是喜悦还是沮丧,这芳香都会使我感到家的温馨。”
如果章含之的乡愁是恬静温馨,那么凌叔华的乡愁就是热烈而激荡的。
沙盘东侧墙上,是一幅巨大的手绘四合院图,图中所绘制的正是民国时史家胡同24号院的全貌。据考证,当时的24号院占地达8亩,是一个有后花园的三进院。民国三大才女之一的凌叔华,打出生起就住在这里,并在这里结婚。
幼年时,凌叔华的父亲凌福彭时常会携她拜谒名儒雅士,似乎有意识地让她融入艺术圈。20世纪20年代,社交公开蔚然成风,文人们不定期的聚会成为一种时尚。凌叔华常在自己居住的院内举办当时画家名流的聚会,24号院的大书房成为当时文人们聚会交流的热门场所之一,被称为“小姐家的大书房”。这个沙龙比起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早了近十年。
凌叔华在这里招待过齐白石等当时的绘画大家,沈从文、徐志摩、林徽因、梁思成、胡适等文化名流常常来此聚会,泰戈尔也成为了她的座上宾。凌叔华在《回忆一个画会和几个老画家》一文中记录下了惬意的聚会场景:“北窗玻璃擦得清澈如水,窗下一张大楠木书桌也擦得光洁如镜,墙角花架上摆了几盆初开的水仙,一盆朱砂梅,一盆玉兰,室中间炉火暖烘烘地烘出花香,烘着茶香,也烘托出两个年轻主人等候艺术家的温厚心情。”“齐白石平时最恨人来讨画,他曾当面骂过不少来讨画的人。在他画室室格上用大字明写着如不给钱来要画,是为无耻。但他这一天却随便白送了人好几幅,我的女佣也讨了他一张。”
如今,这座曾经名流云集的院落,在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和英国王储慈善基金会(中国)的共同努力下,被打造成了眼前的这座寄托着胡同乡愁的博物馆。2013年10月18日,史家胡同博物馆对外开放,成为北京第一个植根于社区的胡同文化博物馆,由此开启了朝阳门地区文化复兴的历程。作为一个以胡同为依归的社区博物馆,在这一平台上形成了展示厅、会客厅、议事厅的三厅格局,百年前文化精英在此院落的汇聚,今日以文化沙龙、主题展览、口述史挖掘、社区营造等形式得以接续,在国内外有了相当的影响,吸引了诸多用心于老北京文化的志士仁人,也引发了居民的乡愁情怀和文化自觉,文化自豪感和凝聚力得到提升。
在李哲看来,社区博物馆只有展出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公众参与。所以,在这个院子里经常开展文化沙龙和胡同茶馆,居民代表时常坐在一起讨论街道的建设。久而久之,在朝阳门街道办事处的推动下,一个真正可以建立共识、落实街区保护更新的“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于2014年9月24日注册成立了。这个李哲口中“自下而上”的社会组织,将居民、产权单位、政府和各种社会力量团结到同一个平台上,共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文创社开发制作了一系列承载胡同特色文化的文创产品
“胡同保护必须要有组织、有平台,居民有意识,大家守土有责,开展自治,人人有责。协会成立之初就是块试验田,效果很好,很多胡同保护者找到了落脚点,可以把建设性的意见落实,有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李哲总结,协会聚集了资源,与胡同利益相关的各方都成为了理事单位,各种资源全部汇集到平台上。人人都有一颗赤子之心,人人都渴望有自己的家园,博物馆是一个可以安放乡愁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文化共同体凝聚的向心力。
胡同文创社
人人都是艺术家
史家胡同博物馆“修旧如旧”,陈列的展品,展出的内容仿佛定格在了过往时代。而紧邻博物馆的文创社则展现了另一番风格。2017年,文创社在居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依托史家胡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朝阳门地区优质的历史资源,以文创为载体,深度挖掘胡同特色文化,群策群力开发、设计和制作出了一系列深入民心的文创产品。
当背包客走进文创社时,前一刻还萦绕在脑中的大宅门文化,以及那挥之不去的深沉情怀,倏地消散无踪。40平方米的小空间里琳琅满目,怀旧的老物件与胡同特色文创产品相结合,给人以轻松的氛围。明信片、书签、冰箱贴、帆布包、马克杯、瓦片等数十种产品都是设计师根据史家胡同历史与朝阳门特色文化原创设计,其中包括史家胡同博物馆系列、胡同手绘系列、胡同牌创意系列、胡同民俗系列等。文创社可以喝茶、读书、休闲、手作活动,是社区居民聊天休闲的乐园。
“文创社成为博物馆很好的补充,填补了胡同文创的空白。长城是中国的象征,天坛是北京的代表,但过去关于长城、天坛的文化纪念品都没什么创意,各地的旅游纪念品千篇一律。咱们文创社之所以有那么好的创意,是因为胡同里的居民都是民间高手,有擅长画画的,有拍照拿手的,还有制作工艺品的能工巧匠。这些能人是社区里的艺术家,他们负责创造,文创社把这些变成文创品,特别接地气。”李哲介绍。
文创社创立伊始便扎根社区,深入民间调研,挖掘了多位社区手工艺人和社区书画家。2017年,文创社成功签约了15位不同社区的“社区艺术家”。通过与社区艺术家合作,将他们的书法作品、绘画作品、手工作品和摄影作品进行形式转化和整合创作,成功推出了30多种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其中包括党建题材、廉政题材、胡同题材、养老题材和史家胡同博物馆题材的作品,获得街道、社区和居民的普遍认可。
文化生活馆举办的“民国范儿”舞会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响应
摆放在最显眼位置的“瓦片画”,是文创社最具人气的创意产品,以史家胡同的瓦片画史家胡同成为一大亮点。2017年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文创社邀请史家胡同居民张迎星老师进行瓦片画专题讲座及现场教学体验,活动反响强烈;在“瓦片画”一旁的木架上,一张张制作精美,画面透着历史感的明信片也有极高人气。这些明信片上的照片来自社区的摄影师,记录的是胡同的建筑与生活。看着明信片中铜狮子头门环儿、石头门墩儿、雪中的大宅门、风骨犹存的小洋楼、骑车的磨刀匠,仿佛一下子就融入了胡同生活。
未来,文创社将重点打造“社区艺术家”,计划两年内发掘100位社区艺术家,简称“社区艺术家百人计划”,期望每条胡同、每个社区都有文创社的签约艺术家,每个艺术家用自己的创意形式表现所在地的文化特色,文创社集中孵化与推广,最终形成“朝阳门社区艺术家”文创大观。
国际范儿生活馆
“海归”奋斗在胡同
史家胡同走的是传统文化复兴之路,其北侧的内务部街,则启动了古老街区里的艺术社区计划,着眼于激发群众文化参与热情,回应一老一少文化生活需求,引动年轻人的认同和加入。以北京国际设计周和北京one艺术周为平台,以内务部街27号院的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为依托,短短半年多时间,第三方运营机构开展活动近三百场,取得了良好成效。
牛瑞雪,文化生活馆的创始人之一。几年前,她从法国留学回到北京,手捧着戏剧、创意产业、文化交流三个学位,准备大显身手。先后做过央视《非常6 1》的撰稿人、北京one艺术周的发起人,还梦想过当一名文化记者,可她怎么也想不到,2016年,作为“海归”的她竟会在一个胡同大院里落下脚,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社区文化服务者。
李哲与牛瑞雪的相识,是在一次艺术周上。李哲回忆,听了牛瑞雪关于创建新型社区文化、培养公共意识、复兴邻里关系的演讲后,他就认定了这个人。应街道之邀,牛瑞雪把创业的地点定在了内务部街27号院。
和传统的社区文化站不同,这个500平方米的院落被划分为十个独立空间,每个空间都有不同的主题。“阅”是阅读空间,“练”是健身空间,“创”是传统文化工作坊,“味儿”是美食空间,“玩儿”是儿童空间,“花儿”是女性空间……这个传统的大院有了国际范儿,一举改变了以往团队自娱自乐、观众就是老几位、文化活动场地低效利用的局面,也提升了居民文化生活水准、改善了党群关系。
牛瑞雪喜欢把文化生活馆叫做“27院儿”,她的这支创业团队中80%是硕士,60%是“海归”,这些优秀人才共同选择了“27院儿”,用牛瑞雪的话说:“我们不是‘海待’,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一种东西,叫社会责任。”
优秀人才抱团扎根胡同,一开始充斥着各种“水土不服”,对于他们组织的活动,大爷大妈们并不买账。团队在经历了不解、失落、挫败等诸多情绪后,决定去居委会取经,找居民聊天,了解他们的需求,还热情地把每一个“探头”的居民请进来,介绍“27院儿”。慢慢地,居民走了进来,坐了下来,有的成了这里的常客。
60多岁的金大爷退休前是电影院的售票员,喜欢画画,便参加了“27院儿”的《绘本人生》绘画课。过了一段时间,他送给了牛瑞雪一个绘画本。在打开画本的一刻,团队的人都惊呆了,从那一刻起,众人真正认识到了金大爷是一位绘本天才。金大爷喜欢猫,他画的都是老伴儿收养的猫和“27院儿”里的猫,还配上了有趣的故事。牛瑞雪在“27院儿”的微信公众号里专门为金大爷作了专题。渐渐地,金大爷身边聚集了不少喜欢画画的朋友,还有喜欢当模特的猫。他还热心地教大家画画,成了社区大名鼎鼎的“猫爷爷”。
“27院儿”像猫爷爷这样的铁杆粉丝不在少数,爱种瓜果的宗奶奶、有个秘密花园的李爷爷、时髦新潮爱涂指甲油的杨奶奶、喜欢看音乐现场的长辫子大叔、喜欢拍胡同开酷车的王大哥……在“27院儿”,他们找到了时尚,找到了传统,找到了友情,找到了亲情。
不到一年的时间,“27院儿”已经举办了大大小小的活动将近300场,接待过上万人次。既有老年人喜欢的传统书画,也有年轻人喜欢的心灵培育课程,还有属于孩子们的艺术教育,更有老少皆爱的民国舞会。如今,完全融入胡同生活的牛瑞雪,已经褪去了“海归”的靓丽外衣,像个邻家闺女一样服务着社区居民,书写着一段胡同里的“海归”奋斗史。
小小传习馆
老礼古法一脉传
北京的胡同,延续着北京人的习俗与老礼儿,比起文物与画卷,那些“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更显得鲜活。走过礼士胡同,127号门框上颇具古韵的“礼士传习馆”匾额令人眼前一亮。灰砖灰瓦,原木色木格门,外面天寒地冻,屋里温暖如春。木色的地板,洁白的墙壁,彩色板凳,40平方米的小屋明亮、温馨,文化味儿十足。
传习馆名字的灵感来源于王阳明的《传习录》。在有限的空间里,传习馆内开辟出了胡同美术馆、崇如书房、百草园三个主题品牌。胡同美术馆长期举办画展,展出胡同居民、社区艺术家的作品。屋里墙上挂了一圈漫画作品,有30多幅,这是由漫画家卞家华根据胡同生活创作的“老礼儿”系列作品,居民、游客可以免费观展;“崇如书房”会举办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礼士胡同曾经住过很多名人,刘墉就是其中之一。刘墉字崇如,崇如书房擦亮了礼士胡同的文化名片;百草园是举办中草药科普等活动的空间,发动居民绿化美化胡同环境。2017年以来,胡同里增加了50多个花箱的中草药,受到居民欢迎。
开馆不久后,居民便在传习馆里体验到了浓郁的胡同特色和浓浓的怀旧情愫。居民可以在传习馆中传习北京人的“老礼儿”,体验传统非遗“古法造纸”的创作过程,进行十九大精神、党史、长征路线知识竞答与接龙游戏,听老红军讲过去的故事,创作团结邻里、诚信为本等题材作品……小屋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文化味儿。
社区居民在传习馆体验“古法造纸”
礼士胡同曾有“朝阳门的美食街”之称,一条胡同里有73家商户,餐馆就有37家。在全区开展“百街千巷”环境整治后,127号成为一处传习传统文化,追忆红色足迹的百姓活动空间。
李哲介绍,传习馆是礼士胡同“百街千巷工程”中胡同提升、空间院落改造后的重要成果,也是朝阳门街道文化联合体之一,是由第三方运营的社区公共文化空间。致力于把红色创意、社区治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公益展览与创意手工活动相结合,围绕“把有意义的事变得有意思”,探索建设集红色创意、传统文化、趣味活动、学习教育于一体的社区公共文化空间。
传习馆负责人马牧思说:“未来,传习馆将打造‘礼士文脉计划’,将‘礼’文化和社区‘礼治’建设相结合,通过一到两年时间,打造一系列可落地、可持续发展的精品活动,全方位立体化推动朝阳门街道文化提升、基层善治,提高礼士社区知名度。”
南小街老菜市场
情迷生活美学院
在李哲看来,街道的文化提升只要用心做,就没有覆盖不了的地方,只要肯挖掘,就一定能出彩。把老菜市场精心打扮一番,也能变成居民的文化馆和美术馆。
2017年底,营业17年的朝内南小街菜市场进行了一次与众不同的改造升级,不仅硬件得以升级,就连菜摊、招幌、立柱、门脸儿也进行了美化提升,成为了百姓的“生活美学院”。为它改头换面的是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央美院、熊猫慢递等机构的设计师和艺术家。改造一新的菜市场刚一亮相,便立刻受到了“菜市场发烧友”和专业摄影师们的追捧,成了一处新兴的景点。
站在人来人往的老菜市场门口,大门两侧墙上的立体画透出了一派生活化的艺术美感。两扇窗户旁“挂”上了大蒜辫子、辣椒串、葫芦,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蝈蝈笼子;大门左下角的红砖上横竖摆放了一堆大白菜;大门右边是辆二八自行车,后座上捆着棵大白菜,车筐里装着胡萝卜、茄子、土豆、西红柿,车把上还挂了一条鱼。虽然都是画,却惟妙惟肖,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尽管天气寒冷,仍挡不住百姓与这些等比例立体画合影的热情,逗蝈蝈的、骑二八车的、摘大蒜的比比皆是。
菜市场内并不只卖菜,近2000平方米的空间内,还聚集了日杂、药品售卖、缝衣修边、家政、洗染、维修、末端配送、理发等综合功能,已提升为新的便民服务综合体—朝阳门MALL。新铺的地砖光亮整洁,两侧的摊位货品码放整齐,水果、蔬菜都透着水灵新鲜,有的货品前还摆上了只有边框的相框,让普通的菜和水果都像一幅画。摊位上方,统一设计了招幌,水果区是绿色的,蔬菜区是黄色的,海鲜区是蓝色的,调料区是五颜六色的,上面还有各种产品的科普图案。
在一处角落里,一个无人看守的书摊显得格外突出。不大的摊位上摆放着菜谱、养生书等数十本图书。居民在逛菜市场之余,也会在书摊旁驻足,选一两本感兴趣的书读上一会。碰到爱不释手的,“扫”一下付款用的二维码,半价的图书即可拿走。几个月下来,无人书摊竟然也卖出了四百多元。
“人们对老菜市场的记忆是丰厚的,所以把这里升级成一个公共的人文空间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李哲说,“在这里买了十几年菜的史家胡同居民张迎星老师一听到我们的设计方案特高兴,一口气画了十五幅画。我们还为老菜市场设计了明信片、围裙、徽章和编织袋。年轻女性特喜欢这种怀旧风的编织包。我们还把《史家胡同》的新书发布会放在了菜市场,这里已成为东四南文保区又一个文化空间。”
李哲介绍,17年前,由厂房改造而成的朝内南小街菜市场对外营业。近些年,菜市场存在设施落后、环境脏乱的问题,区里和街道就想着该改造升级一下了。就在这时,一批“菜市场发烧友”提出的建议引起了街道的兴趣。有人提出,很多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很爱逛菜市场,想通过逛菜市场密切接触中国老百姓,看看百姓的生活到底什么样。所以希望能够在东四南文保区中,保留下这么一处“接地气”的菜市场。
朝内南小街菜市场里的特色书摊吸引市民前来光顾
“菜市场发烧友”的想法立刻被朝阳门街道付诸实际,升级改造策划方之一是著名的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师赵幸说,其实菜市场的样子可以很美,逛菜市场的体验也可以很美好。如今,菜市场内随处可以见到拿着手机自拍的年轻人。这里的美全部来自普通生活,美得鲜活,美得接地气。
原汁原味静胡同
文化共同润无声
北京的民俗文化在胡同里,而胡同里的院落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物质环境重要且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文化的复兴与认同,离不开老院落的“复兴”。
史家胡同历史底蕴深厚,堪称北京胡同文化的缩影
过去,四合院曾是最让人感到惬意的地方,大家庭的公共生活在这里发生,人们在此消夏乘凉、喝茶聊天,院子就是一片小天地。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加建增多,四合院慢慢变成了大杂院,仅有的一点院落空间里要解决大家通行、堆杂物、晾衣服等多种需求,院子越变越窄、越变越乱,路面破损、排水不畅、蚊虫滋生等问题出现,院子里的生活似乎也已不复存在。
为解决居民实际需求,朝阳门街道以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为平台,由战略合作方牵头策划了“咱们的院子—院落公共环境提升试点项目”,一方面通过对院落公共空间的设计提升落实保护规划中对于风貌保护、民生改善的相关要求,同时推动院落自治机制的建立,让居民重新讨论身边的公共事务,形成环境自我维护的良性循环,最终带领居民一起找回院子里的好生活。协会以“一胡同一院落”的原则,筛选出开展首批试点项目的8个院落,这些院子分为“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两种类型。
在雪中送炭类院落中,前柺棒4号院的改造最有代表价值。该院落是一处传统风貌的普通院落,整体采用了透水砖铺装并重新敷设了地下排水管线,雨天积水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同时设计师对房屋立面进行整体粉刷,统一色调,并为居民安装阳光板雨棚。不仅如此,在居民清除大部分闲置的院落杂物基础上,设计师为居民制作了与太阳能照明灯相结合的室外储物柜,使居民必要保留的室外物品能够得到规范、美观的收纳,不仅提升了院落整体风貌,亦满足了室外储物的防水、防虫等功能需求。
锦上添花型院落中,史家胡同45号院的实施最具代表性。该院落是挂牌保护院落,院内有一处濒临倒塌的垂花门,担纲主设计的北京工业大学惠晓曦老师尤其注重了对院落整体风貌的提升及有价值建筑的保护。垂花门大部分结构构件已严重腐朽,无法修缮利用,最终确定将垂花门拆除后原址、原貌重建,并绘制传统民居最常见的黑红净彩画。同时,以垂花门修缮为契机,同样开展了院落公共环境的提升设计,在改善院落市政基础条件的同时,与居民协商拆除了废弃的煤棚和违建,利用腾出的空间划分种植区,给居民提供种花、种菜的空间。
经过改造与提升后的院落与胡同依然是当年的静胡同,没有因为恢复了原貌而变成旅游景点,百姓还过着他们原汁原味的滋润日子。这是朝阳门街道一直坚持的理念。
深深庭院与宁静胡同,构成了北京人不紧不慢的幸福生活。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的出现,推进了文化复兴的进程。史家胡同博物馆、文创社、文化生活馆、传习馆、老菜市场的创建与改造,提升了生活的质量,使文化传承有了新载体,使共同的记忆有了安放之处,使朝阳门文化共同体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在朝阳门街道的布局下,朝阳门文化共同体的载体在不断增加。史家胡同、礼士胡同、内务部街都有了文化活动基点。李哲介绍,今后,朝阳门街道的几条大胡同都会有一处量身定做的文化枢纽空间。
从2013年起,朝阳门街道走上了一条渐进式的文化复兴之路。在开展物质环境改善的同时,还重点推进了社区人文教育,组织开展了胡同专题展览、口述史调查、胡同茶馆-社区公约制定、北京国际设计周分会场等多姿多彩的活动,希望带领居民认识胡同社区、挖掘共同记忆、塑造家园愿景、建立公民意识,实现历史街区的内在复兴。2017年,“东四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公众参与”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提出了‘命运共同体’,朝阳门地区要打造‘文化共同体’。文化的认同形成凝聚力,这就是街道凝聚党心、民心、资源、社会的‘党建四HE院’战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李哲总结,“文化复兴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迈小碎步前进,慢工出细活。慢慢地,古老衰败的社区复兴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提升了。人们会发现可以做到相互信任,在共同文化认可基础上,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这样潜移默化的改变,更多在内心里,润物细无声。”
文 / 张天宇 摄影 / 马柯 图片提供 /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