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郭德纲的艰辛历程(郭德纲之成名之路)

郭德纲的艰辛历程(郭德纲之成名之路)90年代末郭德纲三上北京,这一次他从最底层干起,给各种剧团唱戏、打杂、做零工,一有机会就坚持创作相声段子。直到最后一次进京,才正式立足,也才有了德云社的前身。为了糊口,郭德纲在天津各种小剧团里唱戏,过上“跑江湖”的日子。6年平淡、无聊的生活后,郭德纲决定二次上京,想象着能找回一些“圈子”里的关系,所以信心蓬勃地在前门大栅栏一个小旅馆里开了个床位,15元一天,同屋的还有10多个生意人。“找到关系就搬过去”的想法现在看来太幼稚,五六天过去了,他的“关系”都不愿意跟他产生任何关系,“我又不是来住旅馆的”,这时候的郭德纲铩羽而归的回到天津,这时候的郭德纲想一想说相声没有什么名气,所以就想了一招,做生意吧,郭德纲做买卖还真有天分,干啥赔啥?就没有挣过钱,做海鲜买卖也赔,就是倒腾一个十八街大麻花也都赔,这时候的郭德纲就想着我怎么这么倒霉呢,我这个做相声的,做生意不是找倒霉吗?想来想去郭德纲说我这辈子还

1973年的郭德纲出生于天津,父亲是个警察,小时侯,郭德纲母亲身体不好,他常被父亲带到单位去,在父亲的管片儿内,有个红桥俱乐部,那时候常演些戏曲和曲艺,父亲去工作时,他便被安排在这里。幼时的这些戏曲和曲艺演出,影响了郭德纲的一生。

郭德纲的艰辛历程(郭德纲之成名之路)(1)

少年时代的郭德纲,两个有相同爱好的朋友。一个叫小五,一个叫小勇。小五的父亲是评书老艺人,曾红遍东北,晚年落在天津。小五的父亲一见郭德纲就很喜欢,称他是上人见喜,于是,郭德纲开始了学艺生涯。“早上先买张报纸带去,进门时伺候老爷子起床,倒痰桶收拾屋子,给老爷子沏茶,一切忙完了,就要说活了。本来是学评书,可第一段先学的是相声《五行诗》,这也许就注定了我早晚要说相声。老爷子说是用《五行诗》来给我砸基础,说身上动作。整个活里各种人物可不少,岳飞岳云吕布貂禅董卓西门庆武大郎。。。。。为《五行诗》我可受了罪了,比划金锤时一手一个酒瓶子,金枪是用毛巾捋,学董卓撩袍时披着棉被上院里站着,唉,那是夏天啊。若干年后我教潘云侠《五行诗》,这一切全用上了,潘云侠呲牙咧嘴的时候,我笑了,好象看到当初的我。”郭德纲后来回忆说道。

接下来的几年里,郭德纲跟盲艺人王田雨学西河大鼓,跟常宝丰等天津艺人学相声,没有拜师,一直学到15岁,

学了五六年的郭德纲才第一次有了正式登台的机会――“天津消夏相声晚会”。说是相声晚会,不过就是在游乐中心搭一个露天台,扯个横幅,再支上两个话筒。郭德纲穿着白衬衣、蓝裤子就上场了,表演《五行诗》。第一次站在台上,郭德纲放眼望去,台下几百人,有吃东西的、上厕所的、聊天的,就是没有看他表演的,他突然扫到舞台右边角落有一个大胖子,留着小平头,戴着宽边眼镜,坐在轮椅里,一直冲他笑,郭德纲也没管他究竟为什么笑。

郭德纲一直很在意自己“10年扎实的基本功”,虽然严格说来,他在天津学艺的时间是7年,截至他上北京寻找出路。“当时全国都兴到北京来发展,是条好狗都要到北京来叫叫。”郭德纲说,他前后来了3次北京。

郭德纲的艰辛历程(郭德纲之成名之路)(2)

1988年十五六岁的郭德纲,他当时就想到天津这个地界太小,所以他就想着去北京混混,因为他明白任何一个艺人如果想要大红大紫的话,恐怕非得去北京,光在天津蹲着是不行的,所以十五六岁这一年他就来到了北京,当时他就报考了一个文工团,全国总工会文工团。

因为天津的演员如果红了,都会被引进到这个文工团,比如高英培,范振钰,当时高英培、范振钰在天津火得一塌糊涂,就被调到这个文工团,后来他们两个还被评了全国十大笑星,所以郭德纲就报了这个文工团,因为北京本身相声演员比较多,考进这个文工团觉得比较难,但是他考进了全国文工团,在里面只是个临时工,连个登台的机会也没有,当时文工团给他派了个打杂的活,这段经历,后来就把这一段加入了他的相声《我要上春晚》之中,本来想着有个正式单位,有固定薪酬和住所,定期有演出,慢慢积累些关系,认识几个大腕,跟着上电视、上晚会,每个月能收入八千一万的。就这样郭德纲在团里只待了一年,被退回天津。

为了糊口,郭德纲在天津各种小剧团里唱戏,过上“跑江湖”的日子。6年平淡、无聊的生活后,郭德纲决定二次上京,想象着能找回一些“圈子”里的关系,所以信心蓬勃地在前门大栅栏一个小旅馆里开了个床位,15元一天,同屋的还有10多个生意人。“找到关系就搬过去”的想法现在看来太幼稚,五六天过去了,他的“关系”都不愿意跟他产生任何关系,“我又不是来住旅馆的”,这时候的郭德纲铩羽而归的回到天津,这时候的郭德纲想一想说相声没有什么名气,所以就想了一招,做生意吧,郭德纲做买卖还真有天分,干啥赔啥?就没有挣过钱,做海鲜买卖也赔,就是倒腾一个十八街大麻花也都赔,这时候的郭德纲就想着我怎么这么倒霉呢,我这个做相声的,做生意不是找倒霉吗?想来想去郭德纲说我这辈子还是说相声得了。

郭德纲的艰辛历程(郭德纲之成名之路)(3)

90年代末郭德纲三上北京,这一次他从最底层干起,给各种剧团唱戏、打杂、做零工,一有机会就坚持创作相声段子。直到最后一次进京,才正式立足,也才有了德云社的前身。

那段时间,郭德纲有过一段低潮期。“最惨的时候,节目组为了考验郭德纲能不能当主持人,把他关在商场的玻璃展示柜里关了48小时,商场就在合肥最繁华的大道上,他要在里面吃饭睡觉,被走过的人观看。刚开始还好,后来崩溃了,但很多人给他写鼓励的话贴在玻璃窗上,半夜还有乞丐要陪他聊天。”

郭德纲的艰辛历程(郭德纲之成名之路)(4)

1997年郭德纲去北京保定演出时,认识了14岁就成名的京韵大鼓演员王惠,两人在交往中产生了感情,当时郭德纲早就已经离婚,但是因王惠家人反对,两人未能成家,因为德云社缺乏知名度,来德云社听相声的观众寥寥无几,每天收入少得可怜,德云社几乎撑不下去,为难之际王惠把自己的夏利车卖掉,把钱交给郭德纲,靠着这笔钱支撑,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听相声的观众渐渐多了起来,持续的打拼给郭德纲带来了事业的启示。

2003年夏天郭德纲和王惠举行了婚礼,王惠是个旺夫的人,从此开始郭德纲的演艺事业才算是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他把相声大会的班底加以巩固,正式成立了德云社,主要创办人就是郭德纲张文顺和李菁,在继续加强德云社演出的同时,郭德纲开始全方位发展,当年开始主持安徽卫视超级大赢家。

郭德纲的艰辛历程(郭德纲之成名之路)(5)

北京演艺圈的水非常的深,郭德纲虽然慢慢积累了一些名气,但是很多本土演员经常欺负郭德纲,不是本地人,所以经常打压他,郭德纲为了取得一块金子招牌一棵大树,郭德纲动用了各路关系,力争在北京拜上名师,2004年10月份,郭德纲拜相声大师侯耀文为师,从此在北京公开亮明身份,师承何人,不再被人欺负,2005年加盟师傅候耀文的铁路文工团,郭德纲带着德云社开始招兵买马,四面出击,2005年冬天,一个叫做“郭德纲”的名字仿佛一夜之间蹿红了大江南北。他在保利剧院创造了返场22次的奇迹。

2006年,主持北京电视台《星夜故事会》,又和于谦出演电视剧《北平小姐》,之后又在电影《第601个电话》客串出租车司机这一角色。12月,又与于谦李菁和高峰三人拜民间艺人金文声为师,分别得名郭增福、于增禄、李增寿和高增喜。

成名前郭德纲和所有的北漂一样经历过艰难的闯荡:面对过台下只有一个观众的尴尬,遭受过身无分文的窘境,郭德纲的经历,练就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与强大的心理素质,以至于以后遇到很多的困难他都能渡过。正应了那句老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