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振兴吉林贡献力量(多点发力东北振兴)

振兴吉林贡献力量(多点发力东北振兴)“这个48k就是这一根‘发丝’中有48000根单丝,按照业内标准,24k以上的碳纤维就属于大丝束碳纤维了。”吉林化纤碳谷公司张海鸥介绍,“我们当初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实现‘黑黄金’碳纤维国产化,并替代进口。”在吉林化纤碳纤维生产车间,一束束乳白色的丝线在设备间穿行缠绕,每一束丝线只有发丝粗,却硬胜钢铁。近年来,吉林规上工业企业上扬势头明显,航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这其中,创新成为吉林这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牛鼻子”。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吉林聚力科技引领转型,凝聚全国高端资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不断聚焦创新转换新动能。大企业顶天立地初秋的吉林,天朗气清、风轻云淡,好天气带来了好消息:吉林化纤集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批48k大丝束碳纤维原丝顺利通过碳化并持续批量生产,且效果远超预期。

振兴吉林贡献力量(多点发力东北振兴)(1)

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自主研发的下一代地铁采用了国际最高自动化等级(GoA4)的无人运行系统,每天从清晨自动唤醒,到结束运营后休眠,各项任务均由列车自行完成,不需要人为参与。 马维维 摄

振兴吉林贡献力量(多点发力东北振兴)(2)

在吉林敖东药业车间,工作人员进行药物包装。 马维维 摄

航天器是什么形态?卫星是如何生产的?火箭为什么可以搭载卫星上天……10月14日,长春的地标性建筑——吉星楼正式投产。科普基地是吉星楼重要的一部分。未来,这里还将建成光学加工、相机装调、综合电测、卫星总装及环境试验等厂房,形成集研发、生产、检测、装配、试验及遥感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完整生产链。

“依托集群条件,吉林省计划于2030年底实现138颗卫星组网,全球任何一个地方10分钟内重访指日可待。”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宏光说。

近年来,吉林规上工业企业上扬势头明显,航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这其中,创新成为吉林这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牛鼻子”。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吉林聚力科技引领转型,凝聚全国高端资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不断聚焦创新转换新动能。

大企业顶天立地

初秋的吉林,天朗气清、风轻云淡,好天气带来了好消息:吉林化纤集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批48k大丝束碳纤维原丝顺利通过碳化并持续批量生产,且效果远超预期。

在吉林化纤碳纤维生产车间,一束束乳白色的丝线在设备间穿行缠绕,每一束丝线只有发丝粗,却硬胜钢铁。

“这个48k就是这一根‘发丝’中有48000根单丝,按照业内标准,24k以上的碳纤维就属于大丝束碳纤维了。”吉林化纤碳谷公司张海鸥介绍,“我们当初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实现‘黑黄金’碳纤维国产化,并替代进口。”

因为生产技术难度大,大丝束碳纤维一度令众多业内企业望而生畏,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大丝束碳纤维在国际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和健全的体系,研发难度很大,同时在原丝、聚合、预氧化、碳化等多个系统环节,制备技术都更难。”董事长宋德武说,“要解决这些难题,就意味着企业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攻关,而这通常是个难度大、投入高、见效慢的长期过程。只有不断攻克碳纤维制备技术,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持续提高我国碳纤维的产业化水平。”

东北工业集团长春一东离合器公司是一家老企业,而每次来都有新感觉:明黄色的管线布满生产线 伸缩自如的机械手臂上下翻转,一辆辆搭载着重金属材料的“小货车”,准确无误地将原材料送往各个工位……创新让这家老企业走上了新路,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延边州,吉林敖东世航药业中药饮片智能工厂项目建设激战正酣。该项目是吉林敖东药业集团智能制造2025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可实现生产管理数据自动归集、智能分析、生产模型自动优化,年处理中药材可达4000吨。

随着传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化不断加快,创新活力逐步释放,吉林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上半年,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

小企业铺天盖地

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也要铺天盖地。

长春北方化工灌装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化生产车间,完全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化工厂的印象。

一只危化品空铁桶自动进入灌装机,机械手自动搜索、开盖、灌装、压盖、检测……不到4分钟,灌装完毕的重桶随穿梭机前往仓库,等待码垛机将其码上货架。

“像这个码桶,人工只能码放3层,使用我们的智能仓储,就能增加到17层。”总经理勾阳介绍,传统灌装既危险又有毒,而这套自动化生产线,七八人就可以搞定原来300人的工作。“别小看我们这台灌装机,里面有50多项专利技术,哪怕有一个细小的错误,都会100%报警。”勾阳说。

这家百余人的“小”公司,研发人员就超过了50%,拥有138项专利技术和自有技术,销售收入多年保持高速增长。

和北方化工一样,吉林通用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也有着高度的智能化。

一块块坚硬的铝锭,在机器人的作业下,几秒钟就变成了知名汽车商的核心配件。而在这个上千平方米的车间里,只能看到一两个工人在操作……

通用机械主要生产汽车零配件,在瞄准了汽车轻量化的大趋势后,公司迅速成立了研发中心,实现了与欧美主机厂产品同步开发,客户囊括奥迪、大众、宝马、奔驰等全球知名汽车企业,产值从12年前的500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30亿元。

“到今年底,我们主要生产单位预计全部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化生产。”公司董事长李吉宝说,“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我们不是靠人堆,而是靠科技创新。”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像这样小而精、小而专、小而优的一大批科技“小巨人”企业,正汇聚起创新驱动的强劲力量,推动着吉林老工业基地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轨道。“这些‘小巨人’占地面积小、产品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在稳增长、稳投资、稳就业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长春市科技局局长孙国庆说。

内联外拓共赢发展

推介展销、洽谈交流、专业指导,在由吉林省科技厅等主办的2018中国(吉林)东北亚中医药博览会上,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60余家企业参会。“这真是一个富有成效的展会。”一家医药企业展位负责人喜气洋洋地说,不到半天时间,就已经有30多家单位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

这一展会除了汇集吉林敖东、通化万通、集安益盛、康乃尔药业、亚泰制药等本地名企,还吸引了来自山东、广东、北京、江苏、上海等一批跨国企业及上市公司参加。

“这个展会平台,引入了境内外产业资源,我们能学习到先进技术、理念,看到产品,而且为我们的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窗口。”参会的通化万通药业负责人说。

得益于长白山的优质资源禀赋,吉林是道地药材“北药”和“关药”的重要产区。修正药业负责人感慨道:“中医药产业要想发展壮大,行业间的交流合作必不可少,但同时我们更应该打创新战。”

老工业基地创新转型,并没有闭门造车。从“央企吉林行”活动,到“院士进吉林”“全球吉商大会”“航空产业发展论坛”,每场活动都凝聚着外脑的力量、创新的精髓。

9月27日,在长春召开的第八届东北亚产业技术合作研讨会上,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大学、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和科技园区负责人,围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医疗、生命科学、农业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探讨了平台建设、项目设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前景。吉林省科技厅厅长于化东说:“吉林一直重视通过交流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通过政府推动、项目带动和合作驱动,我们基本上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科技合作新格局。我们更应该继续加强外联内拓的合作,助力吉林创新驱动、做强实体经济。”(马维维)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