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有趣的文物(解密这些文物戏精)
盘点那些有趣的文物(解密这些文物戏精)另一方面,博物馆代表的是悠久的传统文化,易激发受众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且各省博物馆的文物也可以唤起人们的地域自豪感,为转发奠定基础。因此,当“打call”、“比心”、“98K电眼”等网络流行语从冰冷的文物口中说出,当文物也组团跳“当当当”舞时,给网民带来的不只是视觉刺激,还有强烈的亲切感和自我认同,自然也产生了分享的欲望。并且抖音平台上集中了大量忠实的年轻用户,抖音上的音乐、流行语、段子、活动等已经高度符号化,完全打破了互联网和现实世界的界限,具有极强的社交属性,且极易形成传播爆点。一旦有话题引爆,很快就能形成刷屏之势。七大博物馆选择联合抖音“玩转”国宝,也正是看中了抖音年轻化、潮流化和传播力强的用户属性,希望通过与抖音建立关系从而获得更广泛的传播。1、历史与潮流碰撞,反差IP的共赢在人们的惯性思维里,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历史文化庄严肃穆,流行文化轻松随意,巨大的反差之下,貌似格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一支“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的H5刷屏了社交网络,发布4小时PV就达到了60万,这支H5究竟为什么会霸屏?
5·18国际博物馆日,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内的7家博物馆,一甩往日严肃脸,联合出品了一支“戏精”H5,并在风头正盛的短视频平台抖音上演了一场“千年戏精大秀”。
兵马俑唱歌、唐三彩跳舞、塑料姐妹花对话、文物集体跳起了“当当当”舞,刷屏的H5里随处都是抖音上的热门音乐和潮流元素,让年轻人一下就High了起来,瞬间对七大博物馆好感倍增。这究竟是一支怎样的H5,一时间让这么多人频频转发?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个魔性的H5。
“文物戏精”为何会爆红
1、历史与潮流碰撞,反差IP的共赢
在人们的惯性思维里,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历史文化庄严肃穆,流行文化轻松随意,巨大的反差之下,貌似格格不入。然而,这支H5恰恰是将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反差萌。
当博物馆遇上抖音,历史与潮流交融,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原本庄严肃穆的文物突然“活”了起来,尬舞打call、满口“段子”,化身成“千年戏精”,让我们看到了抖音和博物馆两大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IP碰撞出的巨大火花。
并且抖音平台上集中了大量忠实的年轻用户,抖音上的音乐、流行语、段子、活动等已经高度符号化,完全打破了互联网和现实世界的界限,具有极强的社交属性,且极易形成传播爆点。一旦有话题引爆,很快就能形成刷屏之势。七大博物馆选择联合抖音“玩转”国宝,也正是看中了抖音年轻化、潮流化和传播力强的用户属性,希望通过与抖音建立关系从而获得更广泛的传播。
另一方面,博物馆代表的是悠久的传统文化,易激发受众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且各省博物馆的文物也可以唤起人们的地域自豪感,为转发奠定基础。因此,当“打call”、“比心”、“98K电眼”等网络流行语从冰冷的文物口中说出,当文物也组团跳“当当当”舞时,给网民带来的不只是视觉刺激,还有强烈的亲切感和自我认同,自然也产生了分享的欲望。
2、让文物“活”起来,传统文化瞄准年轻人
不得不说,“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着实是让文物“皮”了一把。然而,从国宝身上做文章,它还不是头一个。近年来,无论是电视节目、社交网络还是周边文化产品,博物馆的营销总是一波接一波地袭来。并且,如今的博物馆也将目标受众集中指向了年轻群体,打破传统的传播方式,用更加潮流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文物“活”起来,一次次刷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
之前央视热播的“纪录式综艺”《国家宝藏》,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语言,通过剧场形式演绎了文物的“前世”,讲述了围绕文物所展开的轶事,还为文物寻找到“今生”有关联的人,让国宝的今生守护人讲述他们与国宝的故事,用时尚现代的方式激活深沉古老的历史,让国宝“活”起来。
不久前,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曾以笑点清奇的文案,赋予历史文物时尚气息,让文物“活”了过来。精致短小的微纪录短视频形式不但造成了刷屏传播,也极大适应了互联网碎片化的传播特征和年轻人的接受习惯。
文物正在以各式各样的方式走向大众,不论是这次的《文物戏精大会》,还是之前的《国家宝藏》和《如果国宝会说话》,都是希望通过用符合年轻人的方式,挖掘与展现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唤醒大众的文化热情,兴起社会的文物热潮,让“高冷”的文物“活”起来。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