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与城市融合(疏解整治促提升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与城市融合(疏解整治促提升人防工程)经过改造的人防空间,变身为功能分区清晰的社区共享空间。现在,附近居民有了充分的活动空间,再也不怕“刮风下雨天儿”了。社区居委会主任:引进第三方再利用企业,变成一个健身的场所。空下来的地方可以由我们的舞蹈队 民乐队都可以日常在这里进行活动。 家住附近的刘女士是社区舞蹈队的成员,尽管已经退休多年,但喜欢跳舞的爱好却一直没变,舞蹈队成员经常聚在一起研究各种舞蹈动作。别看现在环境不错,可在过去由于社区的活动场地有限,舞蹈队没有固定场所排练,训练起来就像是在“打游击”。 居民 刘阿姨:过去我们都是在(室外)露地练,如果陆地上刮风下雨,肯定就锻炼不了了。疏解整治重在提升,社区了解到居民这一需求后,第一时间与西三旗街道和区人防办取得了联系。一边收集居民意见,一边考虑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将建材东里社区地下的人防空间,改造成能容纳日常社区活动、居民健身与办公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共享空间。
人防工程的疏解与整治工作是深化落实海淀区委“两新两高”战略、开创海淀新时代区域创新和跨越式发展任务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区人防办按照市、区“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部署,结合我区人防工程实际,全力推进人防工程综合整治,充分利用人防战备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在西三旗街道建材东里社区的地下空间内,明亮的灯光、整齐的健身器材、宽敞的活动室,这样的“配备”,既满足了附近居民的需求,也让原本闲置的地下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
居民:离我家里很近很方便,还有就是器材比较全,然后环境也还好,挺好的,主要空间比较大。
除了年轻的“运动一族”,还有不少已经退休的老年人选择来到这里互相交流、增进友谊。
家住附近的刘女士是社区舞蹈队的成员,尽管已经退休多年,但喜欢跳舞的爱好却一直没变,舞蹈队成员经常聚在一起研究各种舞蹈动作。别看现在环境不错,可在过去由于社区的活动场地有限,舞蹈队没有固定场所排练,训练起来就像是在“打游击”。
居民 刘阿姨:过去我们都是在(室外)露地练,如果陆地上刮风下雨,肯定就锻炼不了了。
疏解整治重在提升,社区了解到居民这一需求后,第一时间与西三旗街道和区人防办取得了联系。一边收集居民意见,一边考虑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将建材东里社区地下的人防空间,改造成能容纳日常社区活动、居民健身与办公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共享空间。
社区居委会主任:引进第三方再利用企业,变成一个健身的场所。空下来的地方可以由我们的舞蹈队 民乐队都可以日常在这里进行活动。
经过改造的人防空间,变身为功能分区清晰的社区共享空间。现在,附近居民有了充分的活动空间,再也不怕“刮风下雨天儿”了。
居民 刘大妈:现在环境也特别好又有空调,方便了我们这些退休的老年人,有个活动锻炼的场所。
居民:对我们来讲是一个特别受益的地儿。
除建材东里的社区活动站项目外,清源西里社区也积极推进人防工程再利用项目,在社区内规划建设便民仓储项目,现已投入使用。
一走入清源西里社区的地下人防工程,亮眼的橙色给原本沉闷的地下空间注入了不少活力。走廊两旁的空间被规划成一个个不同大小的储物空间。
再利用企业经理:便民仓储,主要就是为了楼上的居民使用,家里面物品存放没有地方的时候,可以腾开很多空间。
储物 居民:现在转型做成仓储,便于小区的业主使用,对小区的老百姓是一个好事。
我区从2015年起全力推进人防工程疏解整治工作, 共完成531处住人类工程疏解整治任务,疏解人口约2.6万人,提前完成“动态清零”工作目标。四年来环境提升、恢复原结构工作共完成467处,整治后人防工程用于便民仓储、社区活动等70多处,为社会服务提供了3600个车位。
桂主任:在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中,清退出大量人防工程处于闲置状态,拿出一些工程和街道共同合作,充分地为社区居民做一些贡献。
接下来,区人防办还将持续推进人防工程的“再利用”工作,今年计划新增整治后再利用人防工程18处,维护维修人防工程344处,主要用于为社区服务、便民仓储、社区健身等,切实提升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责任编辑:罗英西)
我们将为您带来更多资讯感谢您关注海淀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