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滴血机缘(说不尽的三滴血)
三滴血机缘(说不尽的三滴血)秦腔一代一代传。 太爷爷写戏重孙女演, 这一折戏好就好在它的奇和险,老虎吃人千钧一发,使人担惊受怕,观众几乎把心提在了喉咙眼,关键时候十八岁的小哥哥周天佑挺身而出,机智沉着,将小女孩从虎口救下,这才让观众松了一口气,故事如果到此结束也算合理,但似乎还不是人们期待的,所以,后面女孩父母赶到,由对周天佑的误会到尽释前疑直至让周天佑和贾莲香婚配,这才是观众要看到想看到的结局,好人好报,有情人终成眷属大团圆,一向是朴实善良的中国老百姓对生活的美好希望,也是他们看戏的初心,他们看的是戏,对照的其实是自己,这也是戏曲的能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并常演常新的原因所在。 今年农历的二月二,去逛了陈忠实的家乡白鹿原坡下的一个老村的古庙会,会上请的是西安易俗社的戏,那天演的正好是他们的保留剧目《三滴血》。由于疫情的影响,附近的村民好几年没过庙会没看大戏了,听说是百年易俗社的《三滴血》,所以人们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
#戏迎新春#中国戏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剧种繁多,剧目更是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有心人用数字串起来有“一捧雪、二度梅、三滴血、四进士、五典坡、六月雪、七星庙、八件衣、九连珠、十道本、百岁挂帅、千秋庙、万寿图”的说法,对戏曲比较熟的人特别是西北群众都会知道,上面所列出的《三滴血》就是秦腔戏的一出代表作,它不但在秦腔舞台常演不衰,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被拍成戏曲艺术片,影响深远,前些年,《三滴血》还被人改编成了同名的电视连续剧登上荧屏。
秦腔《三滴血》是著名剧作家、易俗社的创始人范紫东的代表作品,取材于清人纪昀的《阅微堂笔记》。此剧行当齐全,唱做并重,1919年由陕西易俗社首演,它讲的是一名叫做晋信书(尽信书的谐音)的县官采用滴血的方法来判定人和人是否有血缘关系连续判出了的冤家错案的荒唐故事,是一出讽刺某些知识分子死读书读死书奉行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轻喜剧。由于在针砭现实的同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很强的故事性,所以群众喜欢看,剧团也喜欢演,戏中“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的小生唱段百年来更成了西北群众耳熟能详可以随口哼唱的经典。
《三滴血》的作者写剧本的时候是把它当成一出公案戏讽刺剧来写的 ,但由于他的剧情的曲折和青年男女婚姻故事的呈现,观众基本上是把它当成一出家庭剧爱情戏来看的,它里面的《虎口缘》一折最为观众喜爱,剧团也经常单独拿出来上演,其中“未开言来珠泪落,叫声相公小哥哥……”的旦角唱段更是婉转动听,家喻户晓,特别是老一辈艺术家全巧民的这段唱腔更是三日绕梁,回味无穷。正所谓:说不完的《三滴血》,看不够的《虎口缘》。
《虎口缘》故事的前因后果是这样的:山西五台县的周仁瑞在陕西韩城经商亏了本钱,带着儿子周天佑回到老家。周仁瑞之弟周仁祥想独霸家产,不认侄儿,告到官府,五台县令晋信书用滴血的方法断定周天佑不是周仁瑞的亲生,迫使周家父子失散。周天佑到处寻找父亲,在五台山山冈遇猛虎正向一女子扑去,天佑急中生智,使猛虎跌入深谷,救得女子。天佑问明情由,方知女子名叫贾莲香,随父母进香走失到此。适莲香父母贾连成、甄氏赶到,遂将二人婚配。
这一折戏好就好在它的奇和险,老虎吃人千钧一发,使人担惊受怕,观众几乎把心提在了喉咙眼,关键时候十八岁的小哥哥周天佑挺身而出,机智沉着,将小女孩从虎口救下,这才让观众松了一口气,故事如果到此结束也算合理,但似乎还不是人们期待的,所以,后面女孩父母赶到,由对周天佑的误会到尽释前疑直至让周天佑和贾莲香婚配,这才是观众要看到想看到的结局,好人好报,有情人终成眷属大团圆,一向是朴实善良的中国老百姓对生活的美好希望,也是他们看戏的初心,他们看的是戏,对照的其实是自己,这也是戏曲的能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并常演常新的原因所在。
今年农历的二月二,去逛了陈忠实的家乡白鹿原坡下的一个老村的古庙会,会上请的是西安易俗社的戏,那天演的正好是他们的保留剧目《三滴血》。由于疫情的影响,附近的村民好几年没过庙会没看大戏了,听说是百年易俗社的《三滴血》,所以人们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台前观众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台上演员激情四射,演得一丝不苟。演到《虎口缘》一折,当熟悉的场景和唱段又一次在白鹿原下展现和回荡时,观众更是如痴如醉,目不转睛,一会儿鸦雀无声,一会儿掌声雷动,这是久违的大秦之声,这是又一年的春的破冰萌动。
听旁边的观众说,台上扮演从虎口脱险并和周天佑结成姻缘的贾莲香的扮演者叫范莉莉,她不但是易俗社著名的新一代的旦角演员,而且他的太爷正是《三滴血》的剧作者范紫东先生,也就是说,她是范紫东老先生的重孙女。这真是:
太爷爷写戏重孙女演,
秦腔一代一代传。
戏曲文化根底深,
唱不尽的《虎口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