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克获奖绘本适合五到六岁推荐(专访凯迪克金奖绘本作家苏菲)
凯迪克获奖绘本适合五到六岁推荐(专访凯迪克金奖绘本作家苏菲)荣获凯迪克金奖。当从电话中得知这一消息时,苏菲正在仰光的街头,面前放着一份缅甸的特色小吃——茶叶拌豆。 (Hello Lighthouse)的归属:苏菲·布莱科尔(Sophie Blackall)的作品《你好灯塔》
今年一月,美国图书馆协会ALA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在西雅图举行的仲冬会议上,宣布了绘本界顶级奖项——2019年凯迪克奖
(Randolph Caldecott Medal)
的归属:苏菲·布莱科尔
(Sophie Blackall)
的作品《你好灯塔》
(Hello Lighthouse)
荣获凯迪克金奖。当从电话中得知这一消息时,苏菲正在仰光的街头,面前放着一份缅甸的特色小吃——茶叶拌豆。
这并不是苏菲第一次获得凯迪克金奖,2016年,她就曾以插画作者的身份,凭借作品《寻找维尼:一只世界著名小熊的真实故事》
(Finding Winnie: The True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Bear)
摘得此奖,成为81年来,第九位不止一次获得凯迪克金奖的插画家。但如果听到有人这样介绍她的身份,她却总是只能报以“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因为她实在不太习惯。
“从本质上来讲,我还是那个澳大利亚小女孩。”从一个有着做书梦想的澳大利亚小女孩,变成两届凯迪克奖的获得者,苏菲反复用“难以置信”、“难以想象”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即便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八个多月。
近日,苏菲应邀来到中国。这次中国之行,苏菲的行程安排非常紧凑,在大约两周的时间里,她先后到访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北京、深圳。趁着行程的间隙,苏菲接受了新京报的采访,讲述了她和《你好灯塔》的故事,也聊了聊她眼中的绘本创作。
苏菲通过视频的方式,对新京报的读者朋友们进行问候。
苏菲上一次到访中国,是二十五年前——这次旅程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她记住了中国的墨锭、茶叶和丝绸等。事实上,在决心投身绘本创作以后,苏菲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就与中国有关。这部名为《鲁比的心愿》
(Ruby's Wish)
的绘本,讲述了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住在四合院里的小女孩鲁比,想要和男孩一样读书上大学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原型,是一位作家的祖母,她是中国第一代女大学生。在这之后,苏菲还创作了《红蝴蝶》
(Red Butterfly: How a Princess Smuggled the Secret of Silk Out of China)
等作品。
即便是最新出版的《你好灯塔》,里边也离不开中国的墨元素,“我先铺上中国的墨,再用水彩上色。”这种奇妙的混搭画法是苏菲的自创,“先涂上中国的墨,再涂上水彩,墨是不会化的。”并没有受过专业插画训练的苏菲,很喜欢将生活中的一切都当成自己钻研和学习的老师,大到博物馆、美术馆里陈列的名人作品,小到茶叶的包装袋,从跳蚤市场寻来的老物件,都会成为她创作灵感的来源。
苏菲·布莱科尔(Sophie Blackall)接受新京报记者的采访。
有九个孩子降生在纽芬兰小岛上的灯塔之中
“精湛的水彩插图使灯塔和发生在灯塔内的家庭故事变得熠熠生辉。不同天气下,灯塔的完美景致与内部的细节景象在圆形图案中交替变化。布莱科尔在构图、线条上的技巧和对细节的密切关注,成就了这本精致优雅的书。”——2019年凯迪克金奖《你好灯塔》颁奖词
有一天,在一个跳蚤市场里,苏菲发现了一张老画片——这是一张灯塔内部的剖面图。
如果居住在灯塔里会是什么样子?在无需人看守的新式灯塔投入使用之前,守塔人过着怎样的生活?一个个问题出现在苏菲的脑海之中,她开始对灯塔和守塔人产生了好奇。为此,苏菲查阅了大量资料,还从纽约州向北至加拿大纽芬兰省,登过一路上的众多灯塔。甚至,她还只身一人在纽芬兰最北端一座人迹罕至的小岛上待了整整五天,居住在那里的灯塔之上。她说,在那里,有着冰山和鲸鱼,还有一个听来的关于北极熊和狐狸一家的故事。
苏菲为灯塔着迷,也被守塔人的故事所吸引。在一则记载中,有个守塔人家中有十一个孩子。她还了解到,有成百上千的女性守塔人,也被赋予了这项使命。“守塔人用生命守护着海上的每一艘船只。”
苏菲在跳蚤市场里淘到的灯塔内部的剖面图。
新京报:在《你好灯塔》里,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苏菲·布莱科尔:这本书讲述了一种已经不再存在的生活,书中的主人公是最后一位守塔人。虽然这本书只讲了一座灯塔里一位守塔人的故事,但实际上,它更多地反射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体现了每个人生活的某一个方面。
书里既有关于季节时间的变化,也有灯塔里守塔人生活的变化,包括生病,有孩子降生,包括他孤单的情绪,还有和亲爱的人相聚的时刻。这些事情都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是每个人的故事。
在故事的结尾,守塔人一家离开了灯塔,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会经历变化,我们都要面对工作,我们都要面对未来。
灯塔的故事源于一张图纸,但我所画的并不是某一个灯塔。在完成这部作品之前,我做了很多研究工作,也看了很多资料,这个灯塔其实是结合很多不同的灯塔创作出来的形象。主人公守塔人其实也是不存在的,是我构思出来的一个人物。为了创作这个故事,我曾经专门在灯塔里居住过。
新京报:可以讲讲你和这座灯塔的故事吗?
苏菲·布莱科尔:这座灯塔和书中的灯塔有点像,有九个孩子降生在灯塔里。灯塔位于加拿大北部沿海城市纽芬兰的一座小岛上。这座灯塔的守塔人,现在已经不用再守护灯塔了。不过,他还留在小岛上,处理岛上的各种事物。
他为我讲述了一个关于北极熊的故事。
这座灯塔所在的小岛非常小,但岛上居住着一窝狐狸。冬天时海平面结冰了,一只北极熊闻到了狐狸的味道,沿着冰面来到了小岛上。因为“痴迷”于吃这些狐狸,北极熊一直没有离开小岛,不知不觉,春天来了,海面上的冰都融化了,北极熊被困在了小岛上。所以,小岛上就剩下了一位守塔人,一只北极熊,还有几只格外“紧张”的狐狸。最终,海岸巡警来到了岛上,给北极熊打了一针催眠针,用船只把北极熊运回了陆地。
岛上的灯塔。
新京报:有没有想过让它们出现在你的故事里?
苏菲·布莱科尔:我曾经想过,要把小狐狸放到我的书里,后来发现可能会分散故事,影响整个情节,所以最终还是没有使用。但是我画了一些当时在灯塔里看到的海报。
新京报:灯塔的守护者,似乎代表着这个世界上那些不为我们所熟悉,却守护着我们生活的坚守者。这些人可能在历史上起过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苏菲·布莱科尔:在没有灯塔之前,海难其实是经常发生的。有很多船只会遇难,很多船上的海员因此而死去。守塔人的任务,就是确保灯塔从黄昏一直亮到黎明,在整个漆黑的夜晚,都要发射出这种灯光的信号。对于在深夜的大海中航行的海员来说,他们如果能够看到灯光,就意味着平安。这种(灯塔的)灯光,就像是他们的守护者一样。
灯塔里的生活非常艰苦,挣得也不多,对于守塔人来说,这种生活其实是一种牺牲。但守塔人非常用心,很勤勉地对待这份工作。
我一直觉得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大海的感觉
“一位名叫杰弗里斯的英国医生和一位名叫布兰查德的法国气球手进行了一次大胆的气球飞行,当然还有他们的狗,一只英国斗牛犬和一只法国斗牛犬。苏菲·布莱科尔精致的水彩画和铅笔插图,描绘了穿着考究的人们、危机四伏的海洋和翱翔的气球,她娴熟地用奶油色和富有多层变化的灰色,让画面具有迷人的复古感,既诙谐又优雅。”——2016年《纽约时报》最佳图画书《云端旅行》评奖词
苏菲出生在澳大利亚的一个海边,在很小的时候,她经常去海边遛狗,也喜欢捡一支小木棍儿,在沙滩上画画。
大海给了苏菲最多的回忆,也带给了她许多故事。12岁的时候,苏菲梦想着可以出一本书,而现在,她已经出了许多书,但她依然是那个记忆里的小女孩,有着最初纯净的梦想。
自1994年来到中国旅行之后,苏菲也爱上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和故事。以至于她出版的第一本书,就讲了一个满满都是中国元素的故事:四合院、鸟笼、麻雀、金鱼,还有挑着扁担的妇人们,书中的主人公鲁比是一个非常喜欢红色的、特别的中国女孩。有一天,鲁比写下了这样的话,“哀乎不幸生为女儿身 更不幸生于重男之家……”这让她的爷爷感到十分震惊。随着姐姐们一个又一个出嫁,鲁比却在新年收到了爷爷给她的大红包——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
新京报:看到资料里介绍,你出生在海边。可以讲讲你和大海的故事吗?
苏菲·布莱科尔:我是在海边长大的。小时候,我经常带着我的狗,去海边遛狗。在沙滩上,我会用小木棍画画。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在沙滩上画画,我的小狗就像是我的保护者一样。
在我家附近的大海里,有一艘沉船。这艘船大约沉没于两百多年前。这艘船距离岸边并不远,我特别喜欢戴着潜水镜,游过去观察沉船里的事物,这对我来说非常有趣。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孩子,一心渴望着寻找宝藏。我经常会想,这艘船为什么会沉没?可能是因为一场海难,船上的人们因此而失去了生命。而灯塔存在的目的,就是给这些行走的船只发出信号,让它们躲开危险的礁石,避开海难。
我一直觉得,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大海的感觉。我很喜欢在海边散步,因为大海每时每刻都是不一样的,大海总会带来一些小惊喜,你可能会在沙滩上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大海其实就像灯塔一样,每一次路过都会有一些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故事。
新京报:为什么会走上绘本创作的道路?
苏菲·布莱科尔: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为我准备了很多画画的用具,比如画笔、画纸,还有颜料等。在我妈妈看来,画画不止是一种游戏或者消遣,而是一项很重要的功课——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当然,我的爸爸对我在事业上的帮助会更多,因为我的爸爸是一位出版商,是他教会了我怎么去做一本书。大约在12岁的时候,我就梦想着可以出一本书,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我会把喜欢的书都放在房间里,把它们贴在墙上、摆起来,不断去临摹上面的画进行练习。
新京报:你创作的第一个故事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苏菲·布莱科尔:那是一个关于中国的故事,讲的是一个第一批进入中国大学的女学生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其实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是一位华人作家的祖母。我根据她的亲身经历创作出了这样一个绘本。
《鲁比的心愿》(Ruby's Wish),希尔琳·伊姆·布瑞吉著,苏菲·布莱科尔绘,美国编年出版社2003年9月版。
新京报:这应该并不是你创作的唯一一个和中国有关的故事。我注意到,2007年,你还创作过一本《红蝴蝶》
(Red Butterfly: How a Princess Smuggled the Secret of Silk Out of China)
。以前来过中国吗?为什么你会创作这么多和中国有关的故事?
苏菲·布莱科尔:我是一个澳大利亚人,我们国家位于地球的南部。澳大利亚人都很喜欢旅行,这样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
1994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在中国待了五个礼拜,去了很多地方。我特别喜欢中国的很多东西,比如中国的艺术、文化,还有中国的景色,这些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很喜欢中国的墨锭,很喜欢研墨的过程。在研墨的时候,我可以在脑海里进行一些构思,拥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红蝴蝶》(Red Butterfly: How a Princess Smuggled the Secret of Silk Out of China),黛博拉·诺伊斯(Deborah Noyes)著,苏菲·布莱科尔 绘,2007年11月。
我希望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地把脚伸进大海里
自然和历史,总是穿插在苏菲的创作和生活之中,“我很喜欢老物件,逛跳蚤市场可以给我带来灵感”。她喜欢二手旧物,喜欢古老的建筑,喜欢过去的生活方式,也喜欢大海,喜欢鲸鱼和其他更多的东西。
正如梅尔维尔在《白鲸》里所说的那样:“我始终相信,不论是谁,在某一特定的时刻,他都会对海洋产生类似的情绪的。”苏菲将鲸鱼当成了自己的一种标识,以至于她总喜欢在书中出现鲸鱼的形象,虽然大多数时候,它们可能会藏头露尾。就连苏菲的签名,也喜欢额外画上一只鲸鱼。甚至在她的床头,还挂着一根鲸鱼的肋骨。
新京报:你似乎对历史特别感兴趣,而且非常喜欢收集一些有历史感的二手旧物。你所创作的《你好灯塔》《云端旅行》这些作品,也非常具有历史感。
苏菲·布莱科尔:我很喜欢这些过去的、旧的东西,不止喜欢古典的故事,还喜欢古老的建筑物,以前的衣服等。对我来说,可能比起现在的东西,我更加喜欢这些过去的事物。在过去,人们之间的关系要更加紧密一些。比如我来到北京,我就很喜欢去胡同里,看看以前的建筑,看看以前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过去的生活方式,会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
新京报:从你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你不仅向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非常喜欢自然?
苏菲·布莱科尔:是的。事实上,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已经非常严重了。所以我寄希望于孩子,希望等他们长大成人以后,能够更加关心地球,保护地球,弥补我们犯下的一些错误——那些被创造出来的对地球有破坏性的事物。
我觉得,看到一个小孩子光着脚在公园的草地上奔跑,逮蝴蝶,是非常美好的场景。孩子们不应该仅仅从书中获得对自然的理解,当然有很多书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我也希望孩子能有机会到自然中去,比如可以自由自在地把脚伸进大海里。
新京报:可以分享一些创作经验吗?你是如何保持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的?
苏菲·布莱科尔:我觉得我很幸运,因为我住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布鲁克林有很多的绘本创作者,大家经常会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流。我所在的工作室是一处由工厂改造的厂房,在这个工作室里,还有另外四个绘本创作者,我们五个人分享一个工作室。大家创作的作品有很多不同,所以相互之间会得到一些启发,容易刺激灵感的迸发。
我们都认为,对于一个绘本创作者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孩子的反应,因为他们才是这些书的读者。所以我们会花很多时间跟孩子们在一起,看孩子们喜欢什么东西,什么东西会让他们发笑,什么东西会让他们伤心,什么会让孩子觉得很有趣。
创作中的苏菲·布莱科尔。
新京报:你出生在澳大利亚,现在在美国从事创作,这两个地方的童书会有一些不同的风格吗?
苏菲·布莱科尔:澳大利亚对儿童图书的创作会持有一种更加开放的态度,这跟美国有相似之处。我们不太在乎一定要把传统的文化传递给孩子,而是希望可以给孩子一些更加多元的文化,比如在美国的绘本中,经常会涉及两个爸爸或者两个妈妈,会设计这样的家庭,因为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多元文化,是可以给孩子的。
有这么多孩子的地方一定是充满故事的地方
两获凯迪克金奖,三获纽约时报最佳图书奖,这些奖项让苏菲的作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店,但对于苏菲来说,她却永远都只是一个“澳大利亚小女孩”,一个在12岁那年就决心做书的小女孩。苏菲如今居住在纽约布鲁克林,显然,这里非常适合绘本创作者,他们可以聚集在一起自由自在地讨论各种奇妙的构思。
在购买了Milkwood Farm奶牛场以后,苏菲又达成了一个心愿,这让她可以和大家坐在一起,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可以一起把脚伸进小溪中,也可以坐在草地上,畅享美食,捕捉蝴蝶,“身处这样一个自然的环境,想着如何给孩子们进行创作。”苏菲说,自己的最新一部作品《如果你来到地球》
(If You Come to Earth)
已经在创作之中,而这会是一个和农场有关的故事。
新京报: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讲,一个好的绘本的标准是什么?创作绘本的价值和意义又在哪里?
苏菲·布莱科尔:首先,当然是给孩子一个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故事。然后需要让他能够跟书中产生一些共鸣,接下来希望孩子能够从书中学到一些东西。比如《你好灯塔》这本书,里边会有关于灯塔的知识,关于大海的知识,关于季节变化的知识等。我们可以从书中获取这些知识,也可以通过这个故事想象不同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给他们一种想象的空间。
在我们看来这可能只是一本书,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面镜子,是一扇窗户。为什么我会说书是一面镜子,因为我们会在阅读的时候,其实可以在书中看到自己,想到自己可能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从书中获得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鼓励。那么,为什么又是一扇窗户呢?因为我们通过这扇窗户,可以看见更加广阔的世界,开阔眼界,看到一些不同的事物。在我看来,如果一本书能够做到镜子和窗户的双重功能,它就应该是一本还不错的绘本。
最让我感动的事情是,一个小朋友拿来一本书给我看,而且这本书已经被翻烂了。书并不需要像收藏品一样被收藏起来,就应该被孩子们拿到很多地方去看,比如在车上看,趴在地板上看,在床上看……书是用来看的。当然我也见过不少这样的读者,同样一本书他会买两本,一本珍藏起来,一本拿给孩子随便去看。
《寻找维尼:一只世界著名小熊的真实故事》(Finding Winnie: The True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Bear)获得2016年凯迪克金奖。
很多人会把书当成一件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东西,比如我小时候读过一本书,很喜欢,我就很希望可以把这本书珍藏起来,等我长大有了孩子以后,再把这本书读给我的孩子听,有一种传承的感觉。有很多书,现在它的读者还是小朋友,等他们长大了,他们还会给自己的孩子阅读这些书。
我觉得应该尽量多给孩子接触书的机会。我经常去图书馆,一次会借回十本书给孩子们读。不管是美国人、澳大利亚人,还是欧洲人,他们都有一个习惯,在睡觉前会有一个共同阅读的时间。把读书当成一天当中睡觉之前的最后一个项目,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孩子们会带着这种美好进入梦乡。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可以培养或者增强他们的想象力。现在有很多电子产品,他们可以呈现出来的东西太多,没有空间让孩子去想象。有很多实验可以表明,读书的孩子和使用电子产品的孩子相比,会获取更多的技能。我注意到现在不管是何处,大家都在低头看手机,而在过去,人们会选择面对面的交流方式。
新京报:听说你购买了一家奶牛场?听上去这是很符合作家的做法,你会用它来做些什么呢?你为什么会萌生购买它的念头?
苏菲·布莱科尔:是的,我在纽约州购买了一家奶牛场,但它已经不再生产牛奶了。现在我已经把它变成了一个艺术家、创作者相互分享、交流的地方,类似于沙龙。我会邀请一些作者、图书馆管理员、老师到农场来,在这里,大家可以自由自在地讨论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书,应该如何创作。那里的环境非常自然,有一条小溪。大家可以把脚踩在水里,也可以捕捉蝴蝶,身处这样一个自然的环境,想着如何给孩子们进行创作。
大部分的夏天,我都会在这里度过。就目前而言,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待在我的农场里做做农活儿,或者做一些接待朋友之前的准备工作,比如说给房子刷刷漆,锄锄野草,准备一些食物等,做这些事情让我享受其中。
就像我前面所说的那样,我喜欢旧的事物,喜欢老房子,我觉得老房子里有许多故事。在我购买的这个奶牛场里,曾经出生过12个孩子。在一个家庭里,可以出生这么多的孩子,其实是不多见的,包括在中国,这也是不多见的。有这么多孩子的地方,一定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我的下一个故事,就是有关农场的(故事)。
《你好灯塔》插图。
新京报:你已经获得了两次凯迪克金奖,获奖会给你的创作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苏菲·布莱科尔:事实上,一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有点难以置信。从本质上来讲,我还是那个澳大利亚小女孩,那个梦想着做绘本的澳大利亚小女孩。从一个有着做书梦想的澳大利亚小女孩,变成两届凯迪克奖的获得者,突然之间,所有的书店里都摆满了我的书,这种事情真的有点难以想象。对我个人而言,最大的变化就是现在增加了许多旅行,需要在全世界各地到处跑,以至于越来越难有完整的时间让我可以回到工作室里进行创作,更不要说拿着小木棍儿在沙滩上画画了。
新京报:你接受过非常多的采访,在这些采访中,有没有哪个问题让你觉得非常有意思?可以分享一下吗?
苏菲·布莱科尔:哦。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以前做采访的时候,人们经常会问我,有没有什么事情是没有跟其他采访者提到过的。然后我会告诉他一件。但是下次一次,人们又会这样问,但这一件事情我已经说过了,只好去想另外一件事情。这个过程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作者 | 何安安
编辑 | 李永博
校对 |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