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妈妈到底是爱我还是害我(你还要我死几次)

妈妈到底是爱我还是害我(你还要我死几次)可是纪培伟惊恐发现,他一直在重复地过同一天,礼拜三。即将初中毕业的纪培伟,成为被丈夫背叛的母亲人生唯一的希望。这暗示亲子的息息相关,也暗喻了本剧的主题:母亲对孩子的强行控制,正在吞噬掉孩子。★★★★★剧中最有感触的一个故事——《妈妈的遥控器》。

“你现在恨我没关系,以后你会感谢我的。”多少中国家长说过类似的话。

殊不知,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父母密不透风的“操控”,毫无疑问地正在让孩子丢失自我......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台湾版《黑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将“家长的控制”呈现的淋漓尽致。

剧集海报上,一个连接着脐带的婴儿手中拿着锁,脑袋被人咬掉一块,细看是母亲的剪影。

妈妈到底是爱我还是害我(你还要我死几次)(1)

这暗示亲子的息息相关,也暗喻了本剧的主题:母亲对孩子的强行控制,正在吞噬掉孩子。

★★★★★

剧中最有感触的一个故事——《妈妈的遥控器》。

即将初中毕业的纪培伟,成为被丈夫背叛的母亲人生唯一的希望。

可是纪培伟惊恐发现,他一直在重复地过同一天,礼拜三。

每天撞见同一个人,遇到同一个司机,说同样的话……

妈妈到底是爱我还是害我(你还要我死几次)(2)

给妈妈上交同一张修改过分数的成绩单……

看着儿子一如既往地欺骗她,妈妈终于忍不住对他说:“如果你再不修正这个错误,你的人生就会一直卡在同一天。”

妈妈到底是爱我还是害我(你还要我死几次)(3)

原来,纪妈妈无意获得了一个神奇的遥控器,可以遥控儿子的人生。

小到衣食起居,大到精神思想,儿子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否则就推倒重来。

纪培伟就像杯中的小人一般,沉到水底,压抑得无法呼吸。

妈妈到底是爱我还是害我(你还要我死几次)(4)

当他试图反抗妈妈时,换来的是更强势的镇压:“再说,就重复二十次!”

被妈妈疯狂控制的纪培伟,在初恋小岚身上寻到了安慰。

同样喜欢艺术的小岚,有着和他截然相反的家庭,父母开明,家风开放。

妈妈到底是爱我还是害我(你还要我死几次)(5)

可小岚恰巧是纪妈妈最讨厌的那类女孩。

“你以后不会再和她见面,”纪妈妈又拿出遥控器逼儿子与小岚一刀两断。

妈妈到底是爱我还是害我(你还要我死几次)(6)

哪怕纪培伟说“如果你按下那个键我会恨你”,纪妈妈还是将儿子这段感情“一键还原”。

“你现在恨我没关系,将来,你一定会感谢我的。”

纪培伟绝望地跑到小岚家门口,发现小岚和她爸爸已经不认识他了。

妈妈到底是爱我还是害我(你还要我死几次)(7)

承受不了这样折磨的他,开始尝试自杀。

纪妈妈发现后,依旧拿出了她的宝贝遥控器,回到了儿子自杀前的那一天。一次又一次,没有沟通,没有安慰,只有无情地按键。

纪培伟累了,痛不欲生:“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妈妈到底是爱我还是害我(你还要我死几次)(8)

当死亡也不能结束这一切时,他妥协了。

最终,在遥控器的“帮助”下,他朝着妈妈的期望,成为一个成功人士,过上了优渥的生活。

小时候的伤痛和对初恋的怀念让他一直不能释怀,于是他想偷偷拿回遥控器。

不巧的是,这一幕正好被妈妈撞上,妈妈依然气愤地喊道:“你以为遥控器我只有一个吗?”

妈妈到底是爱我还是害我(你还要我死几次)(9)

他这一辈子,都别想摆脱母亲的监控....

但同时,他也只变成了一具躯壳。

打掉儿子一颗牙,爱却面目可憎

不管对你做了什么,都是天经地义!

最近看综艺节目《不好说特想听》,其中25岁北京创业青年唐向未跟妈妈聊天的对话让我印象深刻:

儿子问妈妈:

“您还记不记得,有一次也是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您发脾气一巴掌把我的牙打掉了,我哭着满地找牙,您也哭着坐到了地上。”

妈妈到底是爱我还是害我(你还要我死几次)(10)

妈妈摇摇头:不记得了。

儿子接着小心翼翼地想让妈妈回忆一下,小时候对他做过的暴力事件。

“我的童年真的过得很不开心,妈妈,您觉得有对不起我的地方?”

妈妈到底是爱我还是害我(你还要我死几次)(11)

妈妈脸一沉:“妈妈对儿子有“对不起”的吗?”

对你严格一点还不是为了你好……

妈妈到底是爱我还是害我(你还要我死几次)(12)

儿子的眼神瞬间暗淡下来,隔着屏幕都能深刻地体会到心酸和落寞。

挣扎了那么多年,他终于和自己达成了和解:

不再因为妈妈对自己的态度,一再怀疑自己是个不被爱,没有出息的人。

却仍然无法动摇母亲固执的教育理念。

妈妈到底是爱我还是害我(你还要我死几次)(13)

父母惯有的认知里,不管对孩子做什么都是为了TA好,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孩子指责父母不对就是大逆不道。

时至今日,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家庭正在持续着这种深入骨子里的观念。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

妈妈到底是爱我还是害我(你还要我死几次)(14)

亲爱的,希望你懂得: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虽经你而生、和你在一起,却不属于你。

他们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这些妈妈们不爱自己的孩子吗?

她们爱。

故事一的离异妈妈只身养家,想给儿子最好的生活。

故事二的妈妈细心呵护儿子的生活起居,给了他全部的爱。

孩子是她们生活中的最后一点光芒,她们竭尽全力,也想要托起他们。

只是最后不仅无功而返,还得不偿失。

就像《追风筝的人》中写的,“孩子又不是图画练习册,你不能光顾着要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

写在最后

《奇葩说》一期节目曾经讨论过:“如果你可以为你的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会选择按下那个按钮吗?”

傅首尔在节目中反问:“父母认为的完美,能等同于孩子眼中的完美吗?”

妈妈到底是爱我还是害我(你还要我死几次)(15)

完美是个人的主观感受,而定制必定出自他人之手,你视若珍宝的东西,也许我弃若敝履。

傅首尔在节目中回忆起过往时说:

“我妈特别高兴,因为我成为她灰暗人生中的唯一一个亮点。

可是我心里的那些遗憾,我那些想干没干的事,我被偷走的快乐,除了我自己,又有谁真的在乎呢?”

妈妈到底是爱我还是害我(你还要我死几次)(16)

父母总想让孩子符合自己的期待,他们自己却很少努力去符合孩子的期待。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生来就必须要成为自己,否则会深陷在焦虑与痛苦之中,失去生而为人的意义。

只是多少父母不明白,孩子最终,是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自己手中的傀儡。


找到相处之道,解读“育儿难题”,

关注公众号【小荷心理】,限时领取心理沙盘优惠福利。

妈妈到底是爱我还是害我(你还要我死几次)(1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