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鲁迅把汉字的审美效果总结为什么(鲁迅为何说汉字不灭)

鲁迅把汉字的审美效果总结为什么(鲁迅为何说汉字不灭)让那些从来没有学过文字的底层大众去记忆体量庞大的汉字,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时候还没有拼音,学习汉字需要死记硬背,但是要命的是一个茴香豆的茴字就有四种写法,一个汉字有许多种写法,偏偏古代的文人为了炫技还常常喜欢用些生僻字异体字,当时汉字书写没有统一标准,繁体字异体字生僻字加起来有八万多个,一些文人都未必认得全导。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中国的人民,绝不会聪明起来,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压榨,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鲁迅那一代人急于废除汉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要扫盲。1931年日本占领东三省,到1936年五年了,日本人蠢蠢欲动,而那时候的内战频仍,内忧外患,黑云压城,鲁迅等人有拳拳爱国之心,希望尽快让更多的人掌握新知识,救国图存,但是当时的汉字是个巨大障碍。

这句话不是鲁迅首创的,提出这句口号的的人是钱玄同,章太炎的学生,不过这个观点鲁迅也很认同,在一篇文章《鲁迅论语文改革》他曾详细的论述过这个观点。

鲁迅认为汉字太难认,不利于广大民众学习,他举了生姜的姜这个字,和鸾凤的鸾字,说小孩子学习写这俩字时,如果在方格里练字要不写出格来,得练一年时间,因为太难写了。

鲁迅把汉字的审美效果总结为什么(鲁迅为何说汉字不灭)(1)

繁体的姜长这样薑,鸾凤的鸾笔划更多鸞。如果有人叫姜鸾鸾,大约名字还没写完,她同学丁一已经做了三道题了。

所以鲁迅说: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中国的人民,绝不会聪明起来,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压榨,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

鲁迅那一代人急于废除汉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要扫盲。

1931年日本占领东三省,到1936年五年了,日本人蠢蠢欲动,而那时候的内战频仍,内忧外患,黑云压城,鲁迅等人有拳拳爱国之心,希望尽快让更多的人掌握新知识,救国图存,但是当时的汉字是个巨大障碍。

那时候还没有拼音,学习汉字需要死记硬背,但是要命的是一个茴香豆的茴字就有四种写法,一个汉字有许多种写法,偏偏古代的文人为了炫技还常常喜欢用些生僻字异体字,当时汉字书写没有统一标准,繁体字异体字生僻字加起来有八万多个,一些文人都未必认得全导。

让那些从来没有学过文字的底层大众去记忆体量庞大的汉字,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鲁迅把汉字的审美效果总结为什么(鲁迅为何说汉字不灭)(2)

所以鲁迅才说: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不但劳苦大众没有学习和学会的可能,就是有钱有势的特权阶级,费时一二十年,终于学不会的也多得很。

鲁迅是支持汉字拉丁化的,他认为这样好认易学,即使在当时他的观点也受到人们的质疑,他在和友人谈话时就说:最近我们提倡废止汉字,颇受到各方的责备。

现在看来,那个年代的人有点矫枉过正了,有点着急。当时中国到了最危急的时候,难免病急乱投医,想一出是一。1936年的鲁迅无论如何也想不出用什么别的办法让文盲的人群小一些,他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汉字拉丁化,降低学习成本。

其实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人们还在为简化汉字还是用拉丁文代替汉字争论过,汉语拼音就是拉丁化的产物。

不过好在后来选择了汉语简化,标准化,让人们只要认识2000多个字,就能无碍的通读大部分的文字。而新中国的三次扫盲、普及义务教育,推广普通话,让识字人群从20%升到95%以上。

这是几千年历史上所未有的,过去贵族士大夫专享的文字终于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鲁迅把汉字的审美效果总结为什么(鲁迅为何说汉字不灭)(3)

其实想想如果真的拉丁化汉字后的后果是什么?有成功的案例,越南原来是用汉字的,后来法国侵略越南,强行推行拉丁化的越南国语,胡志明上台又推了一把,结果就是几代人以后看汉字已经犹如看天书,除了专门的研究者,已经没有几个人认识了。

我们如果强推汉语拉丁化,其实结果是一样的,几代以后汉字成了专家们在象牙塔里研究的死文字,失去了其鲜活的生命力,文脉断了。

=======================

文:薛白袍

欢迎点赞,欢迎讨论,谢谢关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