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金色沙滩乘坐观光车直抵木格措圣湖,欣赏木格措冬日湖景,眺望远方皑皑雪峰,山水冰雪交相辉映感受高原冬天的圣洁与秀美。,木格措就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所以,常常有不少来自各地的情侣到湖边海誓山盟,让圣洁的湖水和吉祥的雪山见证他们的爱情。没去过木格措的人,或许对其毫无概念;对去过的人说,木格措将再难以忘怀。这里的碧海蓝天和山河湖海构成的迷人景色,足以击溃每个人心里的阴霾,让这个冬天更多几分温暖。要说木格措最美的时候,我还是认为在冬季被大自然披上雪白纱衣的那一刻,湖水不会完全结冰,而周围的山石树木则被白雪层层包裹,颇有古代少女“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小家碧云风韵。鹅毛般的雪花飘落在红似火黄似金的彩林之间,真的是美哭了。

2020年10月20日今天行程康定-木格措-磨西古镇

木格措风景区又名康定情歌风景区,有小九寨之称,坐落于贡嘎山脉中段,位于康定县北雅拉乡境内,距康定县城17公里。是贡嘎山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木格措湖是四川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最大的高山湖泊,整个木格措风景区以高山湖泊及温泉为主要特色,融原始森林、草原、雪山为一体,互相映衬,一派原始古朴而幽静的自然景色,使人们仿佛置身于“瑶池仙境”。

康定情歌

在久远的年代,塔公草原有一个叫扎西的男青年和一个叫卓玛的女青年,男的英俊骁勇,女的美丽善良,两人在劳作的过程中互生爱意,怎奈部落头人也看上了卓玛,在好朋友的告密下,扎西带着卓玛疯狂地往崇山峻岭处奔逃,来到了如今的木格措沿岸,因为喜欢这里的环境而落地生根。后来,两人的行踪被猎人发现,他误以为扎西和卓玛是野人,木格措的外号野人海由此而传开。

木格措就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所以,常常有不少来自各地的情侣到湖边海誓山盟,让圣洁的湖水和吉祥的雪山见证他们的爱情。

没去过木格措的人,或许对其毫无概念;对去过的人说,木格措将再难以忘怀。这里的碧海蓝天和山河湖海构成的迷人景色,足以击溃每个人心里的阴霾,让这个冬天更多几分温暖。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1)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2)

要说木格措最美的时候,我还是认为在冬季被大自然披上雪白纱衣的那一刻,湖水不会完全结冰,而周围的山石树木则被白雪层层包裹,颇有古代少女“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小家碧云风韵。鹅毛般的雪花飘落在红似火黄似金的彩林之间,真的是美哭了。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3)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4)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5)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6)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7)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8)

乘坐观光车直抵木格措圣湖,欣赏木格措冬日湖景,眺望远方皑皑雪峰,山水冰雪交相辉映感受高原冬天的圣洁与秀美。,

金色沙滩

木格措左侧的金色沙滩被誉为爱情滩,是木格措的一大亮点。其沙细柔软,自然呈现金黄,在川西高原地区,于湖泊周围自然形成乃属罕见。

这里的雪虽没有东北雪乡厚,但比东北雪乡的景色更有韵味,寒冷的冬季丝毫没有降低木格措的美丽,当木格措的白雪遇上高原炽热的阳光,更加增添了其独特的魅力,游客们的旅游热情也并未因冬季的来临而受影响,人们依然络绎不绝的前往木格措品味这冬季的情海。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9)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10)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11)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12)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13)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14)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15)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16)

药池沸泉为康定情歌(木格措)风景区的温泉四绝,海拔3500米。这里仅高温喷泉眼就有20多处,最高水温高达90℃,其热源来自地壳深处200℃的热蓄区,水质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属锂、锶、偏硅酸、碳酸优质天然浓矿泉。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17)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18)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19)

俄玛措就是从木格措湖流下来的溪流,在药池沸泉的对面,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如镜子般平静透亮,倒映着蓝天、白云、高山和白雪。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20)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21)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22)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23)

七色海为木格措的湖景一绝,海拔为2600米,是一处湖水与温泉交融的高原湖泊。湖面呈月牙形,面积约20公顷,水深20余米,周围由森林、草甸环绕,清雅幽静,湖水清澈透明,随阳光天气变化湖水色调呈七色变化,七色海因之得名。不同的季节可欣赏“双雾坠海”、“木格夕照”、“莲花绕雾”、“驼峰倒映”等湖光山色。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24)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25)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26)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27)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28)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29)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30)

冬日的木格措更显得恬静儒雅,大地一片雪白。飘飘洒洒的雪花带着沉淀了四季的风情和精彩,散落这片神圣的地界上,将木格措妆扮成了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31)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32)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33)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34)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35)

雅安至康定的高速上,有一座横跨在大渡河的大桥,它就是被誉为“川藏第一桥”的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大桥(原泸定兴康特大桥)。那是峡谷间横旦鲜艳的一抹红,雄伟而壮丽,它代表了中国近年来的基建成就之一。2019年6月12日,在美国马里兰州召开的第36届国际桥梁大会上,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大桥荣获“古斯塔夫·林登少”金奖,桥梁界中的“诺贝尔奖”。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36)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37)

磨西”为古羌语,意为“宝地”,这块茶马古道上的古驿宝地,如今是来往海螺沟游人们的旅途驿站,它古朴悠然的小镇情怀和浓郁的藏羌风情让人迷恋,古镇风情悠悠,一座法国传教士修建的哥特式教堂,它所传出的礼拜祷告钟声已回响了一个世纪。人们对磨西的迷恋犹如古镇天主教堂的肃穆钟声,迷恋的正是它这份百年如一日的安然与恬淡。磨西古镇,尽管岁月沧桑,历史蹉跎,我们也能从它众多的明清古建筑中窥探出其久远的历史痕迹。旧有的中国式建筑依旧保存着那份凝重。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38)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39)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40)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41)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42)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43)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44)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45)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46)

在磨西镇仍然保留着法国人修建的天主教堂和1935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率领红军路经的宿营地。

1935年5月29日晚,毛泽东召集同天到达的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秦邦宪、陈云以及邓小平等在神甫房开会,具体部署了夺取泸定桥的方案和研究北上抗日的方针,史称“磨西会议”。在会上,所有的将领都反对走泸定桥,因为泸定桥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当年石达开就在那里全军覆没,何况红军已经损耗惨重。但是毛泽东坚持己见。最后会议作出了几项重大决定:一是红军不去康定,因兵源、粮食得不到补充;二是通知部队有序通过泸定桥,先过人后过马;三是征求陈云同志意见,中央准备派他出川到上海恢复被敌人破坏的党组织,去苏联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国革命情况;四是抓紧筹集补充军用粮食;五是过了泸定桥,中央和军委开会研究北上路线问题。第二天,红军直奔泸定桥,一举夺下这一“天险”,从此,红军摆脱了国民党的重兵,进入了相对安全的藏区。毛泽东也随之过了泸定桥。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47)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48)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49)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50)

磨西古镇夜色很美,在今年这个特殊时期里,没有了往日喧闹,却多了一份宁静安宁。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51)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52)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53)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54)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55)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56)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57)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58)

今天行程

记录昔日的川藏旅行(转山转水转佛塔)(59)

夜宿:摩西古镇,古镇也是海螺沟的沟口,是从泸定去海螺沟的必经之路,也是必往之处。

2021.01 .06上海

摄 影:禅茶一味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