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记者采访四子王旗第二小学校长(对话朱泾二小校长孙翠英)

记者采访四子王旗第二小学校长(对话朱泾二小校长孙翠英)孩子们在朱泾二小体育场尽情锻炼我现场观摩了“多彩绳梯”、“缤纷篮球”的活动,感觉到确实达到了“有限空间、无限活力”的目标。学子们尽情享受绳梯的魅力、篮球的乐趣以及跳绳的激情,凸显学校体育特色。以笔者观察的角度而言,和市区如徐汇区的小学相比、朱二小学的体育场地还算宽裕。但孙翠英校长强调学校共有一千二百多位学子,无论如何都觉得展开校园体育活动的空间是有限的。不过,结合朱泾二小场地的实际,体育教研组还是整体推进“一校一品”大课间特色活动,科学地、系统地设计了提高全体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特色活动。作者(左)和孙翠英校长交流体育教研组组长庞德老师告诉我:学校因地制宜开创了“多彩绳梯”、“缤纷篮球”、“跳绳达人”等活动。具体而言多彩绳梯的项目就是:低年级绳梯规定动作4组 自选创想动作;高年级绳梯规定动作6组 自选创想动作。缤纷篮球则表现为:每人一球进行原地单手拍球、双手交替拍球、运球排球、护球拍球

千年古镇朱泾,曾经当了二百多年金山县的县城。直到一九九七年金山撤县建区,其行政中心才从朱泾搬迁到石化区域。朱泾镇,历史底蕴深厚、民风淳朴而文教发达。清末,科举选拔人才制逐渐落伍于时代;朱泾镇的先贤,就在酝酿谋划新学堂。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即一九一二年,朱泾镇第二小学(前身为辅仁初等学校、以下简称朱二小学)应运而生。

当时,学校开风气之先;如在学科领域引进了数学、自然等新式科技知识教育,在体育领域引进了乒乓球、篮球、田径、体操等运动项目和国际比赛规则,替代了原先只是武术一打天下的传统健身格局。历一个多世纪、百年老校体育文化弥久恒新,日前笔者对话了孙翠英校长。

一、阳光体育:七彩少年爱健康

出身当地的孙翠英校长本身也是朱二小学的校友,她告诉我:学校秉承着“培养有爱心、善求知、乐实践的七彩好少年”的培养目标,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指导下,始终把学生的健康发展放在第一位,夯实体育教育、培育阳光少年。

以笔者观察的角度而言,和市区如徐汇区的小学相比、朱二小学的体育场地还算宽裕。但孙翠英校长强调学校共有一千二百多位学子,无论如何都觉得展开校园体育活动的空间是有限的。不过,结合朱泾二小场地的实际,体育教研组还是整体推进“一校一品”大课间特色活动,科学地、系统地设计了提高全体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特色活动。

记者采访四子王旗第二小学校长(对话朱泾二小校长孙翠英)(1)

作者(左)和孙翠英校长交流

体育教研组组长庞德老师告诉我:学校因地制宜开创了“多彩绳梯”、“缤纷篮球”、“跳绳达人”等活动。具体而言多彩绳梯的项目就是:低年级绳梯规定动作4组 自选创想动作;高年级绳梯规定动作6组 自选创想动作。缤纷篮球则表现为:每人一球进行原地单手拍球、双手交替拍球、运球排球、护球拍球等,实现集健身性、趣味性为一体。跳绳达人:则以班级为单位,男女生各为一组;轮流地跳绳、数数,并即时赛出班级跳绳达人。

我现场观摩了“多彩绳梯”、“缤纷篮球”的活动,感觉到确实达到了“有限空间、无限活力”的目标。学子们尽情享受绳梯的魅力、篮球的乐趣以及跳绳的激情,凸显学校体育特色。

记者采访四子王旗第二小学校长(对话朱泾二小校长孙翠英)(2)

孩子们在朱泾二小体育场尽情锻炼

孙校长也颇为自豪地告诉我:去年学校在金山区“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也处于良好水平(合格率为99.7%)。而作为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项目试点学校,为了推进落实市教委和市体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学校体育团队聚焦兴趣化、多样化的练习内容,除了关注练习方法手段的多种组合方式,还关注多种练习负荷、以及多个身体部位练习等科目设计,强调均衡全面地发展学子们的体能与技能。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还每学年开展一次区级主题式体育教学研讨活动。

二、趣味英语:运动乐趣无穷尽

孙翠英校长自己是劳动课的教师,我们在交流中谈到:体育运动最早往往是人类的某种劳动技能或军事技能。如高尔夫球看上去高档,最初不过是苏格兰牧童放羊时无聊的以石击中头羊的游戏,并逐年演变而来的;而马拉松则是古希腊士兵报捷时是单程长跑征途。因此每一项体育运动,都会有令孩子感兴趣的童年。

由此,孙翠英校长还特地向我介绍了——支持校园体育文化创新的英语特级教师袁赟。袁赟,本是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的英语教学骨干、民盟成员,在业内本来就挺有名。她在朱二小学已支教四个学期了,最近在英语教研组的共同努力下,她为孩子们用英语开设了以球类奥林匹克项目为主题的体育运动史的讲座。

记者采访四子王旗第二小学校长(对话朱泾二小校长孙翠英)(3)

袁赟老师在奥林匹克英语讲座中和学子们互动

这让孩子们感到很兴奋,也让体育老师们感到是种富有创意的特大支持。如三年级二班的彭晨远同学就告诉孙校长,“语言和体育的完美结合仿佛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原来竞技精神就在我们身边,英语学习也无处不在。袁老师用她幽默风趣的话语,精心制作的PPT将我们带入了大家极其喜爱又乐此不疲的广阔天地——体育运动。一说起sports,就不能不提奥林匹克运动会——Olympics,从提问到师生互动,袁老师带着我们在美丽的‘五环间’遨游,从简单的图形背后的涵义到奥林匹克精神,我对‘更高、更快、更强’有了更深的认识。接下来的球类运动介绍,可谓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这种交流,可都是用英语完成的!

用体育话题来激发学习英语以及勇敢口语突破的兴趣,在我看来是个绝对是个创举。既能丰富体育史的知识,又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如四年级三班的陆逸凡同学就告诉我:“在我四年的小学生活里,听过许多次讲座,有讲心理学、有讲如何减压、有讲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可唯独这次的英语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不但了解了许多关于球类的课外知识,而且,还在不经意间让我们沉浸在轻松愉快的讲座氛围中无法自拔。袁老师,是她让我知道了,知识是可以在学中玩,也可以在玩中学,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不枯燥,没有学习压力,甚至还充满乐趣,这真是一次令人难忘的英语讲座。”这应该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了。

三、张本智和?东京奥运干掉他

孙校长对于英语体育教学活动的展开,自然也是格外关注。她还告诉我:陆逸凡同学已经能够用英语熟练地介绍乒乓球比赛的国际规则了。而陆同学本身还是学校乒乓球队的主力队员,于是我就干脆去看看陆同学和她的校队小伙伴们吧。

记者采访四子王旗第二小学校长(对话朱泾二小校长孙翠英)(4)

朱泾二小乒乓球队全家福

乒乓球作为朱二小学的体育运动强项,常年来一直吸引着各年级的学子;家长们也纷纷支持自己的孩子投入课后训练。我眼前的这支学校乒乓球队有十一个孩子,个个虎虎有生气;像陆逸凡的扣球力度就挺猛、还喜欢发上抛球。一同去观摩的志愿者管敏华眼尖,迅即从这队着统一运动装的孩子中发现了一对双胞胎姐妹。原来是三年级的柯雨馨和方雨辰,很美丽的名字、分别从父母的姓。姐妹俩心有灵犀、都是右手横拍,一同训练和学习、而且连步伐移动都是一致的节奏。

孙校长告诉我:学校乒乓球队的选手,对于国际乒乓球运动的信息,可是非常熟悉的;对于国球地位则倍感自豪。问起明年东京奥运会的夺冠前景,双胞胎和队员们都一致认为刘国梁的队伍会包揽金牌。现在的物质条件也让孩子们有了更多的底气,他们的乒乓球板都是最新式的红双喜品牌;训练消耗用球被认为是寻常的事情,外出比赛则有学校提供经费支持。而孩子们还想去东京看奥运比赛!

记者采访四子王旗第二小学校长(对话朱泾二小校长孙翠英)(5)

作者巧遇一对乒乓球双胞胎姐妹选手

学校乒乓球队的教练王漪涟,是孙校长认为很敬业且很有创意能力的年青教师。王漪涟自己也曾经是朱二小学乒乓球队的队员,大学毕业后回到了母校、如今任职已经六年。除了训练,她还经常给校队孩子们讲授一些国球奥运冠军为国争光的辉煌故事;孩子们熟悉的有张继科、丁宁及张怡宁等。关于奥运对手,孩子们最熟悉的则是张本智和;至于其前途,双胞胎异口同声:决赛前就“干掉他”!

四、亲子比赛:爸爸们大有可为

学校的乒乓球队自然是孙翠英的骄傲,市、区两级比赛都能带来桂冠。但作为校长,她还是向我强调“希望每个孩子在运动方面都能够出彩”、因为这是健康的保障。她和同事们还群策群力,设计出了鼓励家庭一起参与校园体育的机制。

孙翠英说:特色阳光体育的推进,不仅让学生掌握1-2项专项技能,培养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养,还显示出“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辐射效应。学校推出“双休日体育活动一小时练习记录卡”,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锻炼,举行跳绳达人赛,每周开展“体育一星”评比,让学生潜能达到最大的发挥。

记者采访四子王旗第二小学校长(对话朱泾二小校长孙翠英)(6)

鼓励爸爸参与的亲子体育活动

有意义的是:亲子体育活动中,经常能够出现爸爸们的身影。一年级一班的女孩李烁岚就这样记录到,“比赛开始了,我和爸爸第一个报名,参加了‘鼓动人心’这个游戏。这个游戏需要四对亲子参加,每个人拉着布的一角,让大皮球在布上不断地跳动。随着蒋老师一声哨响,比赛正式开始了。一开始,红棕色的大皮球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不听话地蹦来蹦去,一不留神,就会掉在了地上。我们只能一次次地停下来重新开始。这时,爸爸想了一个好主意:‘我们一起喊口令,大家保持节奏,把球的重心落在布中央,别泄气!加油!’听了爸爸的话之后,大家似乎又有了希望。‘一,二,三……’响亮而又整齐的口令在耳边响起了,大皮球似乎一下子变‘乖’了,跟着我们的节奏,上下跳跃着……”

李烁岚的爸爸李长虹,是金山区的人大代表和区工商联副主席;平常工作很忙、常出差外地。而亲子体育活动,让他享受天伦之乐同时、自己也得到了锻炼。

五、马术训练:未来时尚应可期

谈到家长参与和亲子体育,孙翠英在赞赏爸爸多参与的同时、也感叹龙舟和游泳等传统项目似乎有些冷落,沙滩排球、高尔夫球和马术运动等新时尚正在扑面向学子们和每一个家庭走来。如一个叫霍然的女孩,就希望爸爸能陪她去骑马。

这个一年级的霍然同学怎么会知道赛马呢?孙翠英告知:一方面是电视直播的动感作用,另一个方面的重要原因则是离学校不到十公里处、就是上海马术运动场。于是,我就动身前往观摩;一同去的还有全国文明村大茫村的党总支书记周秀良和英语特级教师袁赟。这运动场气势宏伟、布局精致,像是到了英国乡村。

记者采访四子王旗第二小学校长(对话朱泾二小校长孙翠英)(7)

英国乡村风味的上海马术运动场

我们一行,很开心地得到了上海市马术运动中心书记孙建东和程克强主任的热情接待;孙建东还是上海体育产业联盟顾问和上海市马术协会副会长,他和程克强都是关爱孩子、关心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热心人。

说到马术,孙建东认为上海郊区这些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思想的解放和公众热情;同时奥运会、亚运会和全运会的竞技赛马,让这项运动的魅力早已经深入人心。和市区相比,郊区自然有空间布局的优势;如今交通条件也大为改善,因此假日里学习马术的孩子更多了。

记者采访四子王旗第二小学校长(对话朱泾二小校长孙翠英)(8)

徐汇区高一小学刘诚城同学在马术训练中

孙建东希望,明年的东京奥运会中国马术选手能够有出色的表现;他更希望金山的孩子练习马术之后,能够从这里走向国际赛场。程克强主任则和我谈到了国际大都市的马术运动地位问题,他强调不仅是运动、就是对于带动城市消费能级也是个积极因素。我深以为然,凡是在国际大都市马术经济确实都是支柱产业!

记者采访四子王旗第二小学校长(对话朱泾二小校长孙翠英)(9)

作者在上海马术运动场

而袁赟老师在和孙建东书记的交流中也有自己的收获,因为她发现现代马术运动也是发端于英语的母国。马术障碍比赛、马术礼仪教养等一系列的奥运文化概念,不正是英语学习的好素材吗?袁赟的新发现,让孙翠英感到很振奋。而我要告诉孙翠英校长的是:目前,上海已经有八所中小学试行马术体育课程;其中就包括朱泾二小的结对单位徐汇区高一小学,该校三十位学子正在接受系统训练!

原文刊登于6月24日出版的《东方体育日报》A13版

记者采访四子王旗第二小学校长(对话朱泾二小校长孙翠英)(1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