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东北师大附中附小学区房(图文长春东北师大附小)
长春东北师大附中附小学区房(图文长春东北师大附小)(2013年6月,伪满洲国文教部原址)(2002年时的伪满洲国文教部旧址) 文教部机构:大臣、次长、官房、教育司长、教学司长、礼教司长、学生勤劳奉公司长、监察部长、编审部长,以外科股若干。 文教部方针:仿照日寇的天皇制教育,伪满是以伪皇帝制教育。聘请日本神学专家小野正康为教学司长。设立文教审议会,审议文教方针,以取人民的信用。并以国本奠定诏书“我国建立、以逮今兹、皆赖天照大神之神庥,天皇陛下之保佑,……培国本于惟神之道,振国纲于忠孝之教。”为根本的惟神之道为文教方针。 (上世纪90年代时的伪满洲国文教部旧址)
伪满洲国文教部,位于新京至圣大路502号(今长春市朝阳区自由大路与同志街交汇处西南角,自由大路10号)。伪满洲国成立时,先在行政部内设文教司。1932年7月15日,以文教司为基础成立文教部。办公地址先在原吉林陆军医院(今西四马路),后迁到国都建设局(今人民广场市委旧址)。1938年至圣大路的建筑建成后迁入,钢筋混凝土结构,坐南朝北,为凹形二层楼,占地10000多平方米。
(上世纪60年代时的伪满洲国文教部旧址)
伪满文教部下设三司,即礼教司、学务司和总务司。礼教司主管宗教和社会教育,学务司主管专门教育和普通教育,总务司主管调查、文秘和会计等事项。1937年7月,伪满国务院将原来的9个部改为8个部,撤销了文教部,将其业务归饼到新设的民生部教育司。1943年4月1日又重新恢复了文教部。1945年1月增设学生勤劳奉公司。
伪文教部主要负责常务、宗教、社会教育、以及思想文化的统治。
文教部机构:大臣、次长、官房、教育司长、教学司长、礼教司长、学生勤劳奉公司长、监察部长、编审部长,以外科股若干。
文教部方针:仿照日寇的天皇制教育,伪满是以伪皇帝制教育。聘请日本神学专家小野正康为教学司长。设立文教审议会,审议文教方针,以取人民的信用。并以国本奠定诏书“我国建立、以逮今兹、皆赖天照大神之神庥,天皇陛下之保佑,……培国本于惟神之道,振国纲于忠孝之教。”为根本的惟神之道为文教方针。
(上世纪90年代时的伪满洲国文教部旧址)
(2002年时的伪满洲国文教部旧址)
(2013年6月,伪满洲国文教部原址)
1945年8月长春光复后,这栋建筑被苏军占用。苏军撤离后,这里成立国民政府的国立长春大学所有。1948年解放后,这里被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接收。1958年后,当初的文教部成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校舍。1984年被长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长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发生火灾,修复后改建为三层楼。2002年3月,被彻底拆除,原址新建一座5层的教学楼。
————
「更多老照片、老建筑,尽在右上角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