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金庸采访谈鹿鼎记(漫谈金庸先生鹿鼎记之最终篇)

金庸采访谈鹿鼎记(漫谈金庸先生鹿鼎记之最终篇)笔者重读《鹿鼎记》发现金老是在创作的同时,把社会处世哲学娓娓道来,正如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大家读后感不一样,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唐宋两朝流传下来如此多璀璨诗句,不是闭门造车胡编乱造,而是那些诗词大家对事、遇景有感而发。金老创作武侠小说初衷只是为提高报纸销量,不成想副业竟成主业,活生生造就出一代新派武侠小说大师,真是无意插柳柳成荫!实际上金老在商业上的成功亦是不遑多让,孤身一人闯香江,由白手起家把《明报》打造成香港最具影响力的报刊之一,1991年3月“明报企业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1992年金老急流勇退,把明报集团出售给于品海,据说此人颇有点像他去世的长子查传侠,亦算是一种缘分吧!搞创作往往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遇到瓶颈,也许环境和年龄增长都有关系,比如金老能够写出十五部武侠作品,如果再让他写新的小说,亦很难超出原来高度,说的难听点就是江郎才尽!笔者在本系列写到后期亦

金庸采访谈鹿鼎记(漫谈金庸先生鹿鼎记之最终篇)(1)

韦小宝为搭救茅十八性命,拿了冯锡范作移花接木之计,可算是绞尽脑汁!不想天地会又出奸细!至于冯锡范之死亦被康熙知晓。在去扬州省亲途中,顾炎武等大儒要求韦小宝做反清复明的领袖,次时韦小宝左右为难,刚脱离了天地会,又要他反叛康熙。金老给韦小宝人设唯一的闪光点就是对朋友一个“义”字,至此最终结局只能远走高飞,避世隐居。

金老作品主人公大多结局不好,或为国捐躯如郭靖、黄蓉、萧峰;或远走海外如袁承志;或退出江湖归隐如杨过、张无忌、令狐冲、陈家洛、狄云;或不知结局,如《雪山飞狐》胡斐,结尾设计了一个悬念;《侠客行》石破天最后不知自己身世。借用金老《碧血剑》中卖唱人一曲:“无官方是一身轻,伴君伴虎自古云。归家便是三生幸,鸟尽弓藏走狗烹……子胥功高吴王忌,文种灭吴身首分。可惜了淮阴命,空留下武穆名。大功谁及徐将军?神机妙算刘伯温,算不到:大明天子坐龙廷,文武功臣命归阴。因此上,急回头死里逃生……

韦小宝三十岁出头,立功无数,封侯一等鹿鼎公,娶了七位貌美如花夫人,带了大笔钱财,功成身退,亦只有《越女剑》中的范蠡、西施能与之媲美。

自1955年金老在《大公报》发表第一部《书剑恩仇录》开始,至1972年宣布封笔,历时十八个春秋,写下洋洋洒洒千余万字,多数作家终其一生只有一部传世之作,而金老尽留下十五部武侠小说,真乃吾辈金迷之幸!

金老创作武侠小说初衷只是为提高报纸销量,不成想副业竟成主业,活生生造就出一代新派武侠小说大师,真是无意插柳柳成荫!实际上金老在商业上的成功亦是不遑多让,孤身一人闯香江,由白手起家把《明报》打造成香港最具影响力的报刊之一,1991年3月“明报企业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1992年金老急流勇退,把明报集团出售给于品海,据说此人颇有点像他去世的长子查传侠,亦算是一种缘分吧!

搞创作往往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遇到瓶颈,也许环境和年龄增长都有关系,比如金老能够写出十五部武侠作品,如果再让他写新的小说,亦很难超出原来高度,说的难听点就是江郎才尽!笔者在本系列写到后期亦是如此,感觉黔驴技穷,该说的都说了,再没什么新鲜东西可以表述。

写文章不要纯粹为写而写,现在流行的ChatGPT可以用来写作,但是这种文字的堆砌,虽然看上去相当豪华,不过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这样的文章是没有灵魂滴!”

唐宋两朝流传下来如此多璀璨诗句,不是闭门造车胡编乱造,而是那些诗词大家对事、遇景有感而发。

笔者重读《鹿鼎记》发现金老是在创作的同时,把社会处世哲学娓娓道来,正如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大家读后感不一样,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系列2021年8月25日在头条发布,期间断了一阵,为了不烂尾,故此续上。

至此,“漫谈金庸先生《鹿鼎记》”系列全部结束。

最后感谢各位支持者的厚爱!

漫谈金庸先生《鹿鼎记》之四十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