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十八陵(陕西关中唐十八陵)
唐昭十八陵(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九嵕山属石灰岩质,长期遭受高空风雨的剥蚀,山洪冲刷,不仅山陵建筑无存,就连原有的山势形体亦改变了不少。但仍可略辨当年陵寝构造遗留之痕迹:山势外形逞马鞍形(当地俗称笔架山),南面山体两侧岩层伸出,呈簸箕形状;山腰残存有窑洞、窟窿等痕迹,可能与当年栈道建筑有关。根据文献记载,昭陵建筑时,在南面山腰凿深75丈为地宫,墓道前后有石门5重;墓室内设东西两厢,列置许多石函,内装随葬品。五代军阀温韬盗掘昭陵记载有“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九嵕山符合需建在地势高显处。因为这样,既可显示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又可防水浸泡陵墓。陵墓背面要有山势,山势之后又须有水环绕。取意背靠大山,稳妥牢靠,山后有水取之不竭,而此水又可作为陵墓的一道天然屏障。陵墓前面和两侧要有较低的山势,为陵墓起烘托作用。再前面应是一马平川,显得豁亮开阔,寓意天下太平。陵墓最前面亦应有水经过,算是陵墓的前边界,与陵后之水遥相呼应。
在广袤千里的关中平原北部,有一道横亘东西的山脉,山恋起伏,冈峰横截,与关中平原南部的秦岭唐太宗贞观10年(636年),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病危,临终之时,对唐太宗叮嘱后事说:“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唐太宗遵照长孙皇后的遗言,在皇后崩后,把她临时安厝在九嵕山新凿之石窟,陵名昭陵。并决定把昭陵也作为自己的归宿之地,等他驾崩后与皇后合葬。于是在昭陵穿凿地宫,开始了大规模的营建工程。
从这些记载来看,似乎首先提出“因山而葬”的是长孙皇后,唐太宗只不过是遵照了皇后遗言为其选择了九嵕山而已。其实不然,应当说,在长孙皇后驾崩之前,唐太宗就已选定了九嵕山日后作为自己与皇后的陵墓,只不过是皇后先崩,于先说出了她与太宗商量的归宿之地。因为在埋葬长孙皇后不久,太宗的一段话道出了玄机,他说:“皇后节俭,遗言薄葬,以为‘盗贼之心,止求珍货,既无珍货,复何所求’,朕之本志,亦复如此。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已有。今因九嵕山为陵,凿石之工才百余人,形具而已,庶几奸盗息心,存没无累。当使百世子孙奉以为法。”这里所说的,“朕之本志,亦复如此”,其实指的就是“因山为陵”并选择九嵕山作为他和皇后的陵墓,都是由他决定和选定的。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昭陵有陪葬墓180余座,主要有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秦琼、温彦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龄、孔颖达、李靖、尉迟敬德、长乐公主、韦贵妃等墓,还有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等15人之墓。上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徐懋功(李勣)、尉迟敬德、程咬金、张士贵、郑仁泰、长乐公主、韦贵妃等40余座陪葬墓,遂建成了占地面积53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陈列面积2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的昭陵博物馆。
昭陵工程是由唐代著名工艺家和美术家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精心设计的。其平面布局既不同于秦汉以来的坐西向东,也不是南北朝时期“潜葬”之制,而是仿照唐长安城的建制设计的。长安由宫城、皇城和外廓城组成。宫城居全城的北部中央,是皇帝起居的地方,皇城在宫城之南,为百官衙署(即政治机构),外廓城从东南北三方拱卫着皇城和宫城,是居民区。
九嵕山属石灰岩质,长期遭受高空风雨的剥蚀,山洪冲刷,不仅山陵建筑无存,就连原有的山势形体亦改变了不少。但仍可略辨当年陵寝构造遗留之痕迹:山势外形逞马鞍形(当地俗称笔架山),南面山体两侧岩层伸出,呈簸箕形状;山腰残存有窑洞、窟窿等痕迹,可能与当年栈道建筑有关。根据文献记载,昭陵建筑时,在南面山腰凿深75丈为地宫,墓道前后有石门5重;墓室内设东西两厢,列置许多石函,内装随葬品。五代军阀温韬盗掘昭陵记载有“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
九嵕山符合需建在地势高显处。因为这样,既可显示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又可防水浸泡陵墓。陵墓背面要有山势,山势之后又须有水环绕。取意背靠大山,稳妥牢靠,山后有水取之不竭,而此水又可作为陵墓的一道天然屏障。陵墓前面和两侧要有较低的山势,为陵墓起烘托作用。再前面应是一马平川,显得豁亮开阔,寓意天下太平。陵墓最前面亦应有水经过,算是陵墓的前边界,与陵后之水遥相呼应。自唐以来,封建堪舆家普遍认为昭陵的风水为中国历代帝陵之最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