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郑和为什么非要下西洋(下西洋的郑和为什么没有胡子)

郑和为什么非要下西洋(下西洋的郑和为什么没有胡子) 马府街在今天的南京,是一条很小的街,说是“街”,其实若叫“巷”更名副其实些,因为它长不过百米,宽不过丈余,今天一般人走进这条小巷,是很难想到,就是这么一条小巷,它的尽头会连通着长江,连通着海洋,连通着世界。常常思考着这些话题:郑和一次又一次下西洋,目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郑和一死便会突然停止?郑和船队究竟是一支什么性质的船队?它的航海能力究竟在什么水平上?郑和下西洋算是把中国交给了世界,为什么最终就是没能将世界交给中国?马府街的一端,建成了一座公园,名曰“郑和公园”。公园很小,比一块足球场大不了多少,至于真与郑和有关的景、物里面也没有多少。在南京闹市区寸土寸金,能为郑和辟出这么一块地方,已是相当难得。每次走过马府街,我常常想,如果时光倒退六百年,我们一定会远远地看到郑府大门旁的红灯笼上那个大大的“郑”字吧!若再走得近点儿,一定又能看到门楣匾额上那大大的“郑府”二字吧!反正绝不可能看到“马”

文 若愚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人至今常常引以为傲的历史壮举。

  可能在许多人的想象中,创造这一壮举的人应该是一条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他应该形体魁伟,虬髯满面,眉宇间写满了刚毅,手足间总牵着雄风,厚厚的嘴唇偶一歙张,便声若黄钟,气冲斗牛……然而,南京郑和公园里的郑和铜像却颠覆了人们的想象,虽然那郑和身披披风,手仗宝剑,迎风而立,仿佛他面对的不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而是波涛万顷的海洋,但他的身材明显过于清瘦了,面目线条过于柔和了,也没有那如刀刻般饱经沧桑的皱纹,尤其是没有一根胡子——古代男子塑像一般都不会少的胡子。

郑和为什么非要下西洋(下西洋的郑和为什么没有胡子)(1)

郑和原姓马,小名三保,云南人,生于1371年。1382年因为家乡发生战乱,被掳进明军,不久成了太监,后进入燕王府,成为朱棣的一名侍卫,因跟随朱棣征战屡建奇功,深得其赏识,朱棣即位后,赐姓郑,名和,史称郑和。其实南京人不相信,或者确切地说是不愿意——不愿意郑和是个太监,是由来已久的,甚至他们还不愿意他姓郑,他们更愿意他姓马——或许在他们看来,郑和成为太监的标志,便是由姓马改姓郑——尽管完成“下西洋”壮举的是郑和,但南京人就是喜欢那个姓马的云南少年,以至于他在南京的“府上”,南京人世代都称其为“马府”,而不是“郑府”,它所在的那条街,今天仍叫作“马府街”。

郑和为什么非要下西洋(下西洋的郑和为什么没有胡子)(2)

 马府街在今天的南京,是一条很小的街,说是“街”,其实若叫“巷”更名副其实些,因为它长不过百米,宽不过丈余,今天一般人走进这条小巷,是很难想到,就是这么一条小巷,它的尽头会连通着长江,连通着海洋,连通着世界。

郑和为什么非要下西洋(下西洋的郑和为什么没有胡子)(3)

常常思考着这些话题:郑和一次又一次下西洋,目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郑和一死便会突然停止?郑和船队究竟是一支什么性质的船队?它的航海能力究竟在什么水平上?郑和下西洋算是把中国交给了世界,为什么最终就是没能将世界交给中国?

郑和为什么非要下西洋(下西洋的郑和为什么没有胡子)(4)

马府街的一端,建成了一座公园,名曰“郑和公园”。公园很小,比一块足球场大不了多少,至于真与郑和有关的景、物里面也没有多少。在南京闹市区寸土寸金,能为郑和辟出这么一块地方,已是相当难得。每次走过马府街,我常常想,如果时光倒退六百年,我们一定会远远地看到郑府大门旁的红灯笼上那个大大的“郑”字吧!若再走得近点儿,一定又能看到门楣匾额上那大大的“郑府”二字吧!反正绝不可能看到“马”和“马府”!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将这条明明是“郑府”所在的街叫作“马府街”,并且一叫就是六百年没变,这可能是郑和所不曾料到的吧?

郑和为什么非要下西洋(下西洋的郑和为什么没有胡子)(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