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靓颖大婚母亲(张靓颖母亲手撕准女婿为哪般)
张靓颖大婚母亲(张靓颖母亲手撕准女婿为哪般)这场闹剧孰是孰非尚未有结论。下午,冯轲发布长微博回应,向张靓颖的母亲道歉,并对张妈妈公开信中所提出的指责作出了回应,称他会用一生去珍惜张靓颖。张靓颖与冯轲在演唱会现场。(网络图)2005年超女三强张靓颖宣布,将与男友冯轲于11月8日在意大利结婚,消息刚公布不久,远在成都的张靓颖的母亲张桂英女士却发布一封致社会公众的公开信,指称准女婿冯轲欺骗张靓颖当了“小三”,侵吞张靓颖和她的公司股份,并表示冯轲不是一个可以把女儿托付终身的男人,明确反对张靓颖与冯轲的婚事。张靓颖母亲发表的亲笔信。(微博截图)
文丨肖遥
相对于中国人倾向于将真正感情以外的领域也加以人情化,西方文化里倾向于把权益范畴与友情范围划分得清清楚楚:“我的破屋子,风可以进,雨可以进,国王不能进”。
这类没有边界意识的丈母娘或婆婆,一进门或者仅仅只有声音闯入就会被善意的调侃,调侃她们的粘人、过时、控制欲和占有欲,尽管她们的奇怪举止后面掩藏的是老年人特有的孤独、脆弱、失落、缺乏安全感。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让人为难的丈母娘问题。
张靓颖与冯轲在演唱会现场。(网络图)
2005年超女三强张靓颖宣布,将与男友冯轲于11月8日在意大利结婚,消息刚公布不久,远在成都的张靓颖的母亲张桂英女士却发布一封致社会公众的公开信,指称准女婿冯轲欺骗张靓颖当了“小三”,侵吞张靓颖和她的公司股份,并表示冯轲不是一个可以把女儿托付终身的男人,明确反对张靓颖与冯轲的婚事。
张靓颖母亲发表的亲笔信。(微博截图)
下午,冯轲发布长微博回应,向张靓颖的母亲道歉,并对张妈妈公开信中所提出的指责作出了回应,称他会用一生去珍惜张靓颖。
这场闹剧孰是孰非尚未有结论。
但张靓颖母亲为何要手撕准女婿?这让人想到了一些类似的丈母娘。
在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中国式关系》里,每次看到沈运的丈母娘出场,不禁让人从心理到生理产生不良反应,该反应包括:警惕、惊恐、讶异、想逃跑、想躲开,就像考试没考好,被叫去老师办公室受训。如果这样的丈母娘在洗手间外面,我一定憋着连冲水马桶都不开,直到危险远去……可不是吗?这位典型的丈母娘实在是太喜欢抱怨了,几乎没把女儿当成有独立思想的人,而是想当然的将女儿当做自己制造的一件货品,没售出的时候对购买者挑三拣四,待价而沽,售出后又对购买方百般挑剔、抱怨,为的是哄抬物价,以便强买强卖或买一送一,无限抬高这件货品的附加值。
电视剧《中国式关系》视频截图。
说到抱怨,最具黑洞能量的抱怨角色,当属福克纳小说《喧哗与骚动》里那个不是躺在床上睡觉,就是躺在床上抱怨的康普生夫人,也可以算上卡尔维诺小说《阿根廷蚂蚁》里那个天天抱怨蚂蚁的妻子,康普生先生因受不了妻子的怨言早早逃到了天国,而后者的男主人公“我”如果必须在一个怨声载道的老婆和一群无孔不入的蚂蚁之间两害相权取其一,估计他宁愿选蚂蚁。
抱怨是一种负能量。在《红楼梦》里,她母亲赵姨娘真是一点儿也不辜负“愚妾”这个头衔,对女儿探春说话也三句话不离抱怨: “我点灯熬油的把你这个闺女拉扯大,你翅膀硬了,攀高枝去了,也不拉扯拉扯为娘的,弄的我还不如袭人,我没脸,你也没脸……”难怪探春远嫁,如果嫁到附近,以赵姨娘的脾气,估计饶不了女儿女婿,定会将探春的婚姻生活搅合的鸡飞狗跳。
无论有没有血缘关系,关系到了何等地步,都没人喜欢听抱怨、看脸色。在古代,康普生太太和赵姨娘们会发泄擅抱怨,毕竟她们没有独立人格,从精神到物质都依赖惯了,不自知也没得选择,只好苦练摞狠话、摔东西、给脸色这些辖制人的招儿,以为自己身怀绝技,可是作为自我丰满的现代人,还要纵容自己抱怨,则是心智不成熟,换句话说是不愿意承担自己的选择和行为带来的后果。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歇斯底里者持续不断地抱怨,是通过扮演无助的受害者的角色,获得了一个能够让他“在感情上敲诈周围人”的主体地位。通过抱怨,将自己的责任推卸干净,向对方勒索关注和照顾。
《中国式关系》呈现丈母娘与女婿的关系。(网络图)
说反话、给脸色、装弱小都属于“阴谋术”,这些招术的内核其实是计较和清算,要强调“我为你付出这么多……”这些丈母娘们无意中使用的招数,是有文化渊源的:老子就说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里的话说,这是在“用迂回的方式达到自己‘多吃一点亏’,以便回头在对方面前‘吃得开’的效果。”就像沈运的丈母娘,早上4点起来给女婿做营养早餐牛肉面,“用的最新鲜的食材,用了20多种调料”这碗精心烹制的牛肉面可不是那么好吃的,女婿胆敢端起来吃下去,就有了让她炫耀“我老太太天天伺候你”的口实,就得听她的话,被她控制……
此后老太太就不客气了,尽情的偷听两口子说私房话,拆女婿的快递,吃饭时把好吃的塞给孙女和女儿,把残汤剩肴一股脑倒进女婿碗里,挤兑、冷嘲热讽女婿,把自家女婿与别人家女婿对比,把现任女婿和前任女婿对比……总之,老太太通过伺候女儿女婿一家,成功的嵌入了他们的生活,把自己不当外人,什么话刺耳她就说什么,什么事让人不舒服她就干什么事。
美剧《绝望的主妇》视频截图。
这样的丈母娘或婆婆(mother-in-law),在美剧里活不过几集,比如《绝望的主妇》里Gabrielle Solis的婆婆;或者根本不让她露脸,比如《生活大爆炸》里只有声音的Howard的老妈。相对于中国人倾向于将真正感情以外的领域也加以人情化,西方文化里倾向于把权益范畴与友情范围划分得清清楚楚:“我的破屋子,风可以进,雨可以进,国王不能进”。这类没有边界意识的丈母娘或婆婆,一进门或者仅仅只有声音闯入就会被善意的调侃,调侃她们的粘人、过时、控制欲和占有欲,尽管她们的奇怪举止后面掩藏的是老年人特有的孤独、脆弱、失落、缺乏安全感。
中西方的这类婆婆或丈母娘有一个共同特征:具有明显的“女性特质”,她们是抱着粉红色布娃娃、听着公主故事长大的,年轻时充满了古典女人味,从幼年到老年的她们都不曾接触过另外一个世界,一个类似于安吉丽娜朱莉那样有着雌雄同体之美、独立强悍的女汉子世界,小女孩时期的她们就期待着有王子来拯救自己,长大后的她们又成为一种在窗户后面等待丈夫或儿女的母亲,她们得到的一切,都是以柔克刚、欲取先予,用所谓的温柔或眼泪从男人那里争取来的,作为古典女性,她们没有机会和这个世界发生过正面冲撞,她们仅有的苦恼就是孩子不听话了,丈夫不受控制了。
丈母娘专业户演员潘虹。(《新上门女婿》剧照图)
可是,小女孩和年轻时的她们缺乏自我,但因为可爱美丽,也许会得到赦免,老年的她们,还充满了不合时宜的“女性特质”:歇斯底里、情绪化,像《中国式关系》里的丈母娘虚荣、脆弱、抱怨、没有边界感,习惯用“都是为你好”的方式对最亲近的人进行情感绑架,就显得格外刺眼,甚至让人敬而远之了。
和这类丈母娘完全相反的形象是现代女性江一楠:年轻、高知、留学背景、建筑设计师的职业都给了她独立的可能性,她对生活的掌控能力大的多,即便丈夫出轨,江一楠也没有表现得期期艾艾,更没有一句抱怨,在生活给自己挖的大坑面前,她决定放弃这个令她蒙羞的婚姻,保持体面和尊严,坚持独立人格,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怕代价是放弃巨额财产和重大利益,她都不为所动。
在国产影视剧里,越来越多的表现这样喜欢控制儿女的长辈,既然是电视剧,就要生旦净末丑都要有才热闹丰富,也需要这样的丑角来惹人笑招人恼。可是,看着看着不免有些心酸,毕竟中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人问题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经济舒适的老年公寓能够缓解生活困难,但解决不了心理问题,也改变不了他们的文化背景和认知局限。
如果年轻人足够精神强大,就不会单方面的苛求老人们具备精神独立性,要让老人们活的有尊严,就得在精神上给予老人们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毕竟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