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诺奖讲的是什么(莫言赔光了诺奖奖金)
莫言诺奖讲的是什么(莫言赔光了诺奖奖金)对于最初传播这条信息的人的用意,截至目前人们尚不得而知,也许是为了引起世人对P2P诈骗的注意,也许是为了引起处理善林金融案情的人的注意。 而莫言的女儿管笑笑至今仍称,莫言的诺奖奖金用途不便透露。可见,传出莫言被骗信息的人很了解莫言的心理,换句话说,如果这是一则谣言,也不怕莫言和他的家人来辟谣。除非莫言能亲自公开自己家的财务状况,而这,对莫言来说似乎是很难做到的。 回顾莫言当年领取奖金以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笑称:“我准备在北京买套房子,大房子,后来有人提醒我说也买不了多大的房子,5万多一平米,750万也就是120多平米。” 从莫言当年的那番表态中,可以看出,当年他对那笔诺奖奖金的用途、规划确实并不一定明确,买房之说,有可能是真,有可能是戏言。而善林金融,则确实是一家P2P理财机构。根据今年4月上海警方的通报,其涉案金额高达600亿元,涉案的周伯云等8人已被批捕。 为何如今会传出“莫言被
本是心情大好,正准备筹办自己的首个书法个展“笔墨生活——莫言墨迹展”,未承想展览的消息还没传开,另一则有关自己的消息已经在朋友圈中不胫而走。
说什么莫言所得的诺贝尔奖奖金380万投入善林金融,结果“渣都没有,现在成了维权先锋”。
9月8日开始,一些正规媒体也开始传播这则“新闻”了。然后,则是一些公号开始就“莫言被骗”这一“新闻事件”,做起了评论分析,包括刊登一些理财手段的文章。
纸,当然是包不住火的。这不,昨天,莫言的女儿管笑笑已经通过媒体公开辟谣。管笑笑首先称,自己没听说过有个叫做善林金融的机构,其次,管笑笑称并不方便透露莫言诺贝尔文学奖奖金的用途。但总之,“莫言钱款被善林金融所骗”,按照管笑笑的说法,是一则不折不扣的谣言。
回顾莫言当年领取奖金以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笑称:“我准备在北京买套房子,大房子,后来有人提醒我说也买不了多大的房子,5万多一平米,750万也就是120多平米。”
从莫言当年的那番表态中,可以看出,当年他对那笔诺奖奖金的用途、规划确实并不一定明确,买房之说,有可能是真,有可能是戏言。而善林金融,则确实是一家P2P理财机构。根据今年4月上海警方的通报,其涉案金额高达600亿元,涉案的周伯云等8人已被批捕。
为何如今会传出“莫言被善林金融所骗”的消息呢?从表象上看,其原因是——今年8月,北京近200家邻家便利店一夜之间倒闭,而邻家便利店的唯一出资人,正是善林金融。
而莫言的女儿管笑笑至今仍称,莫言的诺奖奖金用途不便透露。可见,传出莫言被骗信息的人很了解莫言的心理,换句话说,如果这是一则谣言,也不怕莫言和他的家人来辟谣。除非莫言能亲自公开自己家的财务状况,而这,对莫言来说似乎是很难做到的。
对于最初传播这条信息的人的用意,截至目前人们尚不得而知,也许是为了引起世人对P2P诈骗的注意,也许是为了引起处理善林金融案情的人的注意。
最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一些正规的媒体竟然也跟着瞎传没影的事。新闻最注重的是事实,而新闻机构最需要去做的,就是对事实的求证,而不是跟着传谣!
在“莫言赔光了诺奖奖金”被广为流传,最终为莫言女儿出面指称为假之前,另一位作家也被谣言所袭扰,搞得他在参加今年上海书展的时候,不得不频频向人解释——其实自己没病。
原来,在今年早些时候,一篇《我病了,社会也病了》流传网络,成了爆款热文。该文用“余秋雨”名义,以第一人称视角描写其住院经历,并以此“批判医疗收费高等体制问题”、“医院令人心寒”。不过,如果以新闻专业人士的视角去分析,这篇文章漏洞百出。
譬如文中关于医院及医生部分,并无具体点名。这还不算,还有更搞笑的——内容前后对不上,比如开头第一段称“余秋雨”得的是“肝病”,但内文却说是“冠心病发作”。
好在余秋雨亮相上海书展。“看到余秋雨精神抖擞,我终于放心了。”这是一位自称“余秋雨的资深粉丝”的朋友在相关新闻下的留言。
纵观这篇假借余秋雨骂医疗体制的文章,想来是假借名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尽管最后人们发现是一篇假托之作,但作者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无非借名人之口,说出自己的观点,而让更多的人看到。
但问题是——这篇假借余秋雨的文章本身,漏洞多多。
余秋雨本人,在8月2日就第一时间出来亲自辟谣。
想来,余秋雨也别这么肝火旺。比他更躺枪的名人有得是。譬如褚时健。都“死”了多少回了。
如果去年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发布的那条微博属实的话,那么,如今恰恰到了褚时健去世一周年的日子。去年9月13日10点45分,王巍发布了一条微博——“最励志的终身创业老人褚时健走了!”配图里的那个老人,头发没有完全白,金边眼镜,有一张长满皱纹但硬朗的侧脸——褚时健。
后来,王巍自己都发现这是条假新闻,于是匆忙将自己发的有关褚时健去世的消息删除了。
想来,已是米寿之年的褚时健也不用太生气。这不,百度百科早已经收录了一个词汇——被去世。早在2007年,作家琼瑶就享受过一回“被去世”。享受过此番待遇的还有洪金宝、任达华、刘德华、李雪健、周星驰、金庸。
即以今年被传出肝病的余秋雨来说,我觉得他的承受力应该强一些——早在2010年他就被传出过死讯,搞得煞有介事。
拿活着的名人“开涮”、“煲汤”,倒也算了,就是那仙逝好些年的,只要逢着机会,也不会放过的!
死一回不算,多死几回才好!这就是一些为了吸流量无所不用其极的公号所干的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杨绛先生。百岁老人杨绛先生,生于1911年,卒于2016年5月25日。可不知怎么的,去年、今年,总有一些公号拿杨绛做文章,还发布消息说——杨绛去世。
拜托!杨绛难道要连死三年才死透透吗?
这还不算,今年6月,我还看到某月刊上登载了杨绛去世的消息。想来,也就是那些一个劲儿地在网上扒料的小编才干得出这么“奇才”的事!
比起动不动就被各种自媒体公号整得“死去活来”,或者“病来如山倒”“散尽万贯财”的名人来,还有一些名人,则老是被借嘴给人灌“鸡汤”。最出名的当然是“白岩松”。
搞得白老师不得不在自己的书《白说》上白纸黑字来一段——“我没开微博,也没用微信,只能确定这本书里所有的话,都是我说的。”
其实,假借名人“搞事情”的事,在前网络时代,在白纸黑字时代,就有。
当年一些写手,以“全庸”“金康”之名,写不入流的武侠小说,在书摊上售卖,获得利润。
如今,经济领域的事比30年前复杂得多,假借名人的情况反倒比30年前更容易,更手到擒来了。这也算当代一个奇谈了。
只不过,如今移动互联网络时代,其实追本溯源的手段更多,未来如果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法规,加之有关部门真正下决心正本清源,那么,那些假借名人的“妖怪”,必定会无处隐身。
目前来说,在我看来,有关名人的一言一行,更应以权威大媒体的信息为主。小道消息,还是别当补药吃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