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父子情深找出12处细思极恐的地方(父子之间相互算计)

父子情深找出12处细思极恐的地方(父子之间相互算计)女人说:“你下班了,快回家忙吧。我们要找的人一会儿就出来。”主任说:“找人?找谁啊?”我们一行人陆续从机关出来,这俩人坐着的站着的,都不挪动位置。低着头,我们路过,也不看我们一眼。办公室一位女主任走过他们身边时,问了一句,说:“你们是来办事的吗?现在已经下班了,下午两点以后再来吧!”老人没有任何反应,女人看一眼大门那边说:“没啥事儿,我们是来找人的。”

口述:贺文轩 整理:秋韵

二十多年前,我一位同事家里发生了矛盾。至今同事们议论起来,都觉得这样的家庭少见,这样的人也不可交!

那是一个秋天的中午,是下班的时间,在单位大门口台阶靠边位置,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身旁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俩人像是父女俩。

父子情深找出12处细思极恐的地方(父子之间相互算计)(1)

看他们衣着打扮,应该是农村来的。老人皮肤黝黑,满脸皱褶,饱经风霜的样子。女人头发被风刮得有些凌乱,面容很憔悴,还带有几分伤感。

我们一行人陆续从机关出来,这俩人坐着的站着的,都不挪动位置。低着头,我们路过,也不看我们一眼。

办公室一位女主任走过他们身边时,问了一句,说:“你们是来办事的吗?现在已经下班了,下午两点以后再来吧!”

老人没有任何反应,女人看一眼大门那边说:“没啥事儿,我们是来找人的。”

主任说:“找人?找谁啊?”

女人说:“你下班了,快回家忙吧。我们要找的人一会儿就出来。”

主任见他们不需要帮忙,就转头走了。

到了下午,有不回家的同事偷偷告诉我们,中午,在大门口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争吵的人是上午那俩人,与我们的同事小刘。上午那俩人是父女俩,我们小刘是老人的儿子。

全程观看了这场争吵的同事从他们的话语中分析出了事情的原委。

几天前,小刘母亲去世了。他带着老婆一起回去奔丧,因为分摊费用的事情闹了矛盾。同事没等葬礼结束,就带老婆回来了。

父亲来是要找领导告状的,他妹妹拦着没让。他就找儿子理论,儿子不服,父子俩就吵起来了。听意思,好像是他父亲提出,他们兄妹三人中,这个儿子最有本事,却对老人尽的义务不多,希望他在母亲的丧葬费用上多出点钱。

争吵没有结果,老人的女儿扶着父亲走了。儿子追在后面跟了几步,停下看了一会儿远去的老人和妹妹,然后向不同方向去了。

同事们对这件事展开了议论,虽然详情都不了解,但母亲葬礼中途退场,这件事属实令人费解。

当时的环境,同事之间婚丧嫁娶之类大事,都很简单,不像现在,随礼都成了人们生活中巨大的压力。

大家有了喜事通知一声,工会领导会组织大家凑份子,买点生活必需的小物件表示祝贺。新人回来了请大家吃个喜糖磕点瓜子,大家一乐就好。

赶上丧事,也会由工会领导组织大家凑点份子买两个花圈,派代表过去以示哀悼。小刘对母亲去世这件事藏得如此深,不知出于何意!

与小刘不同科室,一直以来没有太多的交往,甚至聊天的机会都极少。同事们也都有此感觉,说此人一向深沉,不善言谈不喜交际。他平时给人的感觉,总有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意思!

有人对他给出评价说:这种人,心机太深,深不可测,不易为友!

此事议论了一阵子,热度过去就没有人再提起了。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只要有人注意,总是会被扒出事情的来龙去脉。

不知道人们通过怎样的渠道,知道了小刘母亲葬礼上发生的事情。

消息称,那天在他母亲的葬礼上,大执事与家人商量老人葬礼的安排。谈到葬礼的规格花销时,他父亲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说不提高也不降低,取村里中等水平就好。

父子情深找出12处细思极恐的地方(父子之间相互算计)(2)

在费用的摊派上,老父亲说,自己本来就没多少积蓄,老太太生病都花得差不多了。发丧的费用,就得由俩儿子出了。不过这钱不能均摊。

小儿子靠种地过日子,钱比较紧张。大儿子两口子双职工,你们多出点。你妈躺在炕上一年多了,你回来几趟也没帮上多大忙,都是你弟和弟媳妇伺候的。他们出力多点,你们出钱多点,这样比较合理。

老人话刚说完,小刘就表示不同意。他说我工作忙,对我妈照顾是不多,可我一直给家里钱啊!这就都不算了吗?他们条件不好不是我的责任。一样的儿子,就该是一样的分担。

父亲说,你妈躺倒大半年,你们回来几次?哪怕是喝口水,也是你兄弟给倒的时候多!你妈病了以后,曾经几次提出要去你家住几天,你们说房子小没地方,说孩子要上学怕影响。你知道你妈为这掉了多少眼泪吗?

儿子说,房子小是事实!孩子初中学习紧张也是事实。就是因为我不在你们身边,这么多年我才一直在给家里钱的呀!我出去当兵,拿到第一笔津贴,就赶紧跑邮局给你们寄钱。我那些战友谁不知道?

父亲说,我知道你给过家里钱,可是加一起有多少?你知道我也知道。就这回你妈生病你给了几个子儿?

他们在房间里争论的声音越来越大,大儿媳妇待不住了,闯进屋子里也参与了争论。

她说爸你这样说话我就不爱听了。我们两室的房子,你说小不小?孩子初中,学习紧张不紧张?你说你儿子没给过几个子儿,得亏我都记着账呢!

父子情深找出12处细思极恐的地方(父子之间相互算计)(3)

说着,她从自己带来的包里掏出一个本子。本子里用订书器钉着一摞票据,她一张一张翻着说着。

里面有小刘当兵那会儿给家里寄钱的票据,五元的十元的,最多十五一张的。还有给老人买东西的单据,有发票也有白条,最小面额的一张是手写的白条,一块多钱买的一块布头,给婆婆做裤衩的。

林林总总统计到一起,不到一千块钱。

大儿媳妇接着说,你儿子当兵那会儿挣多少你应该知道吧?每个月津贴到手,第一件事情就是给你们寄钱。那时候我们还没结婚,但后来他跟我说过,还有这些票据为证。

我们结婚以后,俩人工资都不高,我们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但也一直尽力在孝敬你们。这些你都忘了,只记着你小儿子日子不好过了。大儿子不是你养的?

大儿媳妇这举动惊呆了屋子里所有人,都嘁嘁喳喳议论,这两口子太有心了。各种票据都能保留这么久,还在那天那个特殊的日子带过去,他们这是有备而来呀!

老父亲被儿媳妇一顿抢白,说不出一句话,拍着大腿哇哇大哭起来。后来族里长辈出面调理终止了争吵,但可能是没有向着他们说话,他们夫妻就不管不顾,没等着老人入土为安就提前回来了。

那天,在单位门前闹那一出,是他老父亲想找领导来告状的。他妹妹知道了赶紧过来阻止,说家丑不可外扬!你找他领导,他肯定会背个处分,即使不背处分,他以后也不好做人了。他再不好,也是你的儿子,咱们还是盼着他点好吧!

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楚以后,人们对科长更有了一些不太好的看法。一个与自己父母亲人都有那么深心计的人,感觉有点可怕!

同事们比以前与他的距离拉得更远,以前有传言可能会提拔,那以后便没了消息。他应该是感觉到了大家对他有了看法,比以前更沉默寡言。

她女儿大学毕业时,他还没到退休年龄,就提前申请了病休。与老婆一起,去了她女儿工作的地方,至今没再回来。

父子情深找出12处细思极恐的地方(父子之间相互算计)(4)

至于他与父亲和弟弟妹妹的关系,从来没听他提起过。大家都觉得,在那样的场合闹那样一出,亲情已经陷入尴尬,很难修复了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