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剧名段欣赏(黔剧前身文琴戏)
黔剧名段欣赏(黔剧前身文琴戏)丑角分文丑、武丑,统称小花脸或小丑;末角不分色。所用唱腔也称曲牌,主要的有八个,所唱的板眼各不相同:一名扬调,分快、慢种,快扬调唱一板一眼即2/4拍子,慢扬调唱一板三眼即4/4拍子,情调欢快;二名苦品,唱一板三眼即4/4拍子,情调忧伤凄凉;三名二板,分快、中、慢三种,唱一板一眼即2/4拍子,情调优雅动听;四名三板,唱有板无眼即1/4拍子,情调激昂;五名扣扣,唱有板无眼即1/4拍子,情调激昂;六名清板,唱一板三眼即4/4拍子,情调抑扬刚劲;七名散板,唱自由速度、自由节拍,情调亦任自由抒发,多用于各牌曲尾,故又称“落板”;八名八谱,用于开场、过场和收尾。伴奏乐器先时只用扬琴,现今还有二胡(南胡)、京胡、板胡、月琴、笛、碰铃、鼓、板、锣等。演奏时,过去用扬琴为指挥,现今用鼓板为指挥。解放以前其著名的剧目有《单刀赴会》、《战长沙》、《走马荐诸葛》、《三顾茅庐》、《过江招亲》、《千里走单骑》等三国戏
文琴戏原称扬琴戏,是一种贵州省的传统戏曲剧种。因以坐堂清唱形式表演,以扬琴伴奏、温文尔雅而得名,广泛流行于织金县等地。溯其渊源,系由弹词演变而来,从四川传入。 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二月,今织金城关新民路“朝门头杨家”有个叫杨凤钧的到四川当武官,先后在督标前营、松中营和维州协任千总、副将等职。在任期间,后娶的汪、张二位姨太均精通扬琴戏,深得其白夫人喜爱,常在府第教其女、媳等演唱,自娱自乐。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六月,杨凤钧在维州协副将任上病逝,白、汪、张三位夫人及其子女合家于第二年扶其灵柩回籍。此后,凡逢年过节或遇家族亲戚有喜事,三位夫人均率子女媳妇中学会扬琴戏的到庭演唱,以供娱乐。从此,文琴戏在织金有了传播。到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三位夫人先后去世止,14年间她们教出了多数为杨姓、少数其他姓的弟子10多人,传下了织金民间的第一代文琴戏班子。民国时期,这批人又教出了杨姓子女为多数、其他姓为少数,共10多人的第二代文琴戏班子。
文琴戏
角色,生、旦、净、丑、末俱全。生角分小生、须生、老生;旦角分花旦、摇旦、青衣;净角分文净、武净。
大花脸
丑角分文丑、武丑,统称小花脸或小丑;末角不分色。所用唱腔也称曲牌,主要的有八个,所唱的板眼各不相同:一名扬调,分快、慢种,快扬调唱一板一眼即2/4拍子,慢扬调唱一板三眼即4/4拍子,情调欢快;二名苦品,唱一板三眼即4/4拍子,情调忧伤凄凉;三名二板,分快、中、慢三种,唱一板一眼即2/4拍子,情调优雅动听;四名三板,唱有板无眼即1/4拍子,情调激昂;五名扣扣,唱有板无眼即1/4拍子,情调激昂;六名清板,唱一板三眼即4/4拍子,情调抑扬刚劲;七名散板,唱自由速度、自由节拍,情调亦任自由抒发,多用于各牌曲尾,故又称“落板”;八名八谱,用于开场、过场和收尾。伴奏乐器先时只用扬琴,现今还有二胡(南胡)、京胡、板胡、月琴、笛、碰铃、鼓、板、锣等。演奏时,过去用扬琴为指挥,现今用鼓板为指挥。
解放以前其著名的剧目有《单刀赴会》、《战长沙》、《走马荐诸葛》、《三顾茅庐》、《过江招亲》、《千里走单骑》等三国戏和《贾宝玉吊潇湘》、《黛玉葬花》等红楼戏,还有《秦雪梅吊孝》、《茶瓶记》等民间传统剧目,大小约30来个。解放后,排演的剧目分古装戏和现代戏。古装戏有《拾玉镯》、《萝卜园》、《三难新郎》、《刘海砍樵》、《人面桃花》、《疯僧扫秦》、《三尽忠》等50余个;现代戏有《天上人间》、《一家人》、《红松林》、《红旗食堂》、《接待之前》、《蹲点》、《香姑》等30余个。
来源:综合网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