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二战日本核潜艇武器(太平洋上的美日潜艇战)

二战日本核潜艇武器(太平洋上的美日潜艇战)面对美潜艇的进攻,日本海军几乎无还手之力,无法为己方的海上运输提供有力保护。在同盟国海空力量(主要是美国潜艇)的打击下,日本运输船队在战争头两年吨位损失高达296万吨,相当于战前总吨位的一半。这种速度的损耗是日本的战时经济无法承受的。因而日海军在1943年11月将其反潜力量统一于海上护卫总司令部,从1944年起普遍实行护航制,试图降低美潜艇造成的商船损失率。然而这一措施收效甚微。改进后的新型潜艇不断补充到一线,技术装备也得到改善与加强,技术装备方面最重大的进展是在潜艇上安装了高效能的水面搜索雷达,使得美潜艇舰长有了穿云透雾的千里眼,白天黑夜都能够远距离发现目标,并能借夜色作掩护,对目标实施夜间攻击。美情报机构还成功地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通过无线电监听,经常给美潜艇指示日本船队的位置。种种因素的综合,大大提高了美潜艇部队的作战能力,使得太平洋潜艇战的局面迅速改观。这一年,美潜艇击沉日本商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围绕切断和保护海上运输线,轴心国与同盟国潜艇进行了惨烈的较量

在大西洋、北海,德国潜艇以“狼群”战术疯狂攻击同盟国运输船队,同盟国则动用庞大的海军兵力护航、反潜,双方的厮杀可谓惊心动魄。而在太平洋,尽管美日双方都有漫长的、战略意义同等重要的海上运输线,都易受到对方潜艇的攻击,但在潜艇战中占据攻击位置的却始终是美国海军。双方潜艇的战绩惊人地悬殊,致使太平洋潜艇战与大西洋、北海潜艇战相比,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二战日本核潜艇武器(太平洋上的美日潜艇战)(1)

关于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潜艇战中的动向,德国海战史专家帕姆塞尔在其所著的《世界海战简史》中是这样概括的:“1942~1945年,美国潜艇一直在太平洋消灭日本商船。日本不仅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对付美潜艇的威胁,还把自己的潜艇全部用来对付盟国的战舰,未对盟国商船发动任何有力的攻势。”日本海军依据战前的理论,不承认潜艇在打击海上运输方面有着巨大作用,对德国再三敦促其使用潜艇袭击同盟国护航运输船队的建议置之不理,不仅没有使用潜艇兵力去破坏同盟国的海上运输线,反而将这种兵力主要用于配合舰队作战。

二战日本核潜艇武器(太平洋上的美日潜艇战)(2)

日本海军的潜艇部队尽管训练有素,但由于战略使用不当,大部分兵力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打击海上运输的作为极其有限

据《1939-1945轴心国潜艇战绩》统计,日本潜艇在太平洋给同盟国船只(包括所有的商船和辅助军舰)造成的损失为:1941年12月,40666吨;1942年,85494吨;1943年,139855吨,其中6月创历史最高纪录,33472吨;1944年,数字急降至25672吨;1945年的数字则为零。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潜艇的战绩总计只有291687吨。同期在大西洋和北海,同盟国因德国潜艇的袭击而损失商船7644478吨,为太平洋损失吨位的262倍。

二战日本核潜艇武器(太平洋上的美日潜艇战)(3)

在同盟国特别是美国全速运转的战争机器面前,日本潜艇的战绩显然不足以对同盟国在太平洋上的交通运输构成威胁。美国曾谴责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作法,并不宣而战,在大西洋为英国运输船队护航。而当珍珠港遭到偷袭后,美国却从德国的潜艇战略中受到启发,立即在太平洋对日本的海上航运实施无限制潜艇战,以切断日本的海上运输线,卡住其战争机器的主动脉,达到封锁、扼杀岛国日本的战略目的。

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军的潜艇战收效并不大

美海军用于潜艇战的主要武器是战前建造的1500吨级潜艇,虽携有24枚鱼雷,但装备陈旧落后。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潜射鱼雷的质量更成问题,往往发射后不是盲目朝水深处乱钻,难以击中目标,就是索性装聋作哑,撞上目标也不爆炸;有时雷体内陀螺仪失灵,鱼雷还会掉头往回追,弄得潜艇避让不迭。就是这样的潜艇也数量严重不足,不仅只有67艘参战,且只能保持15艘左右在第一线。

二战日本核潜艇武器(太平洋上的美日潜艇战)(4)

太平洋海域太辽阔,美潜艇每次离基地前往巡逻区执行任务,一半的时间都得花在往返航程上。由于其他舰只一时不敷使用,美潜艇又常被抽调他用。这一切,势必影响美潜艇的作战,因而美海军在太平洋潜艇战的初期作用有限,所击沉的日本商船(限于500吨以上船只)为:1941年12月,31693吨;1942年,561472吨。这一战绩固然大大超过日本潜艇部队,但照此下去,日本还是经受得起这种消耗的,美军将因此而达不到切断日本海上运输线的战略目的。

1943年,美海军少将A·洛克伍德就任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指挥官。洛克伍德不再把潜艇分散零星地使用,而是集中起来,作为一种进攻性力量投放到太平洋战场。他还着手在中途岛建立新的潜艇基地,使之比珍珠港更接近潜艇的巡逻海域,由基地到巡逻海域的航程减少了2400海里。此时,随着美国军备生产的发展,美潜艇部队也“旧貌换新颜”。

二战日本核潜艇武器(太平洋上的美日潜艇战)(5)

改进后的新型潜艇不断补充到一线,技术装备也得到改善与加强,技术装备方面最重大的进展是在潜艇上安装了高效能的水面搜索雷达,使得美潜艇舰长有了穿云透雾的千里眼,白天黑夜都能够远距离发现目标,并能借夜色作掩护,对目标实施夜间攻击。美情报机构还成功地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通过无线电监听,经常给美潜艇指示日本船队的位置。种种因素的综合,大大提高了美潜艇部队的作战能力,使得太平洋潜艇战的局面迅速改观。这一年,美潜艇击沉日本商船1366962吨,超过上年一倍多。

日本在战略上既不愿意、也没准备好打持久战和防御战,故海军建设只重视航空母舰、战列舰等进攻性力量,忽视护卫舰、猎潜艇等防御性力量,反潜能力惊人地薄弱

面对美潜艇的进攻,日本海军几乎无还手之力,无法为己方的海上运输提供有力保护。在同盟国海空力量(主要是美国潜艇)的打击下,日本运输船队在战争头两年吨位损失高达296万吨,相当于战前总吨位的一半。这种速度的损耗是日本的战时经济无法承受的。因而日海军在1943年11月将其反潜力量统一于海上护卫总司令部,从1944年起普遍实行护航制,试图降低美潜艇造成的商船损失率。然而这一措施收效甚微。

二战日本核潜艇武器(太平洋上的美日潜艇战)(6)

与日军的反潜作战相对照,美军的反潜作战则卓有成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为保护海上运输线的安全通畅,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用于反潜作战,先后制造出5500艘反潜舰只,2万余艘反潜小艇,以及大批配备有雷达和探照灯装置的反潜飞机。这些装备的相当部分用于太平洋战场,美军利用反潜兵力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从空中、海面、水下对日本潜艇进行了无情的围剿,有效地遏止了日潜艇的活动,取得累累战果。据统计,日本在战前有潜艇64艘,战时又建造了126艘,总计190艘,而战争结束时却仅余59艘,损失率达69%。美潜艇的损失率要低得多,在有288艘美潜艇参战的太平洋潜艇战中,总计损失潜艇41艘,损失率仅为14.2%。

1944年,太平洋潜艇战达到高潮。这一年,洛克伍德针对日本原料特别是燃料的供应严重依赖海外这一实情,命令所属潜艇全力袭击日本油轮

美潜艇仿效德国潜艇的作法,3~4艘成群,采用小规模的“狼群”战术攻击日本护航运输船队。短时间内,来往于东印度群岛与日本本土之间的油轮大量被击沉,其速度之快令新油轮的补充无法跟上。“杰克”号潜艇成为日本油轮的“克星”,它在一次对油轮编队(5艘)的袭击中,一下子就敲掉了4艘油轮。10月,执行巡逻任务的美潜艇多达68艘,击沉日商船328843吨,创下太平洋上美潜艇击沉吨位的月最高纪录。这一月战绩竟比日本潜艇的总战绩还要多出12.7%。这一年,美潜艇共击沉日商船2451914吨,比上年增加79%强,同期同盟国在太平洋的船只损失吨位则下降了81.6%。

二战日本核潜艇武器(太平洋上的美日潜艇战)(7)

日本石油需要量的依赖海外,因此,对油轮的袭击直接卡住了日本战争机器的主动脉,影响它的正常运转。1944年10月,日海军按照计划开始了莱特湾作战行动,但由于油料供应跟不上,各舰群调动迟缓,集结到莱特湾海面便花了近一周的时间。这一延误使日海军错过了乘美舰队在莱特湾卸载而进行突袭的良机,失去了唯一有希望获胜的机会。

战争后期,在美潜艇的紧逼之下,日本运输船队通过中国海的航程是灾难性的

1944年12月31日,一支由14艘商船组成的日本运输船队在8艘军舰护航下,从日本本土驶往苏门答腊。行经台湾。4艘商船被美潜艇击沉,停泊台湾港内,又4艘商船被美机炸沉;继续南下不远,1艘军舰因故障返航;驶入香港港口,在美机轰炸下4商船报销,1商船3军舰重伤。仅余的1艘油轮由4艘军舰护航,凄凉的继续前进。行至马尼拉附近海域,再次遭遇美潜艇狙击,1军舰受创,退出护航序列。

二战日本核潜艇武器(太平洋上的美日潜艇战)(8)

1945年1月24日,这支船队好不容易抵达整个航程的倒数第二站—新加坡,唯一的油轮又在进港时触发美潜艇所布之水雷,严重损伤,不得不抢滩搁线。结果,这支船队所有的商船都未能到达目的地。相反方向的航程同样如此。1945年1月24日~3月26日,有13支护航运输船队(共53艘商船)从新加坡开往日本,仅有少数船只抵达目的地。日本最后派出的两支船队是:3月12日出发的88I护航运输船队(6艘商船),3月21日出发的88I护航运输船队(7艘商船);在盟军潜艇与飞机的轮番攻击下,这些商船全部沉没于大海。

二战日本核潜艇武器(太平洋上的美日潜艇战)(9)

还在1944年底,日本动员局就在给战时内阁的报告中提出:“保持所占领的南方领土与日本之间的交通运输线,实为保卫本国原料供应所绝对必须。必须承认,如果南方的资源、特别是石油来源被切断,我们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丧失抵抗的能力。”在以美潜艇为主力的同盟国强大海空力量的封锁打击下,日本所害怕的局面终于降临:3月底,新加坡日本航线被迫放弃,日本赖以维持战争机器运转的主动脉被彻底切断。

二战日本核潜艇武器(太平洋上的美日潜艇战)(10)

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潜艇部队打击日本海上运输所做的贡献是其它兵种难以比拟的。据统计,日本商船在战争期间吨位总损失8141591吨,其中被美潜艇击沉的商船即有1150余艘,计4859634吨,占吨位总损失的近60%,约为太平洋上同盟国船只损失吨位的16.66倍。战争结束时,日本商船的吨位仅剩战争初期的13%,且拖伤带病、残破不堪,作为一支海上运输力量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太平洋潜艇战证明:切断敌人的海上运输线,潜艇是多么重要,对保护海上运输线,反潜作战的能力又是怎样的必不可少!这恐怕也是二战后日本海上自卫队极力发展反潜能力的重要原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