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纬60度圈上有甲乙两地(在北纬60度以北在西伯利亚森林中)
在北纬60度圈上有甲乙两地(在北纬60度以北在西伯利亚森林中)不得不说,中文译者的强大文字驾驭能力让这本书增色不少,法文原文的表意我们无法领会,但是通过译者的别样翻译,让我恍惚觉得是中国人的贝加尔湖之旅。周佩琼译者的翻译质量和智慧,真的让书大放光彩,如果书本身是8分,那好的译者绝对是让书超满分的存在。而我们大部分读者都只关注写书的作者,却多少忽略了译者的功劳,他们不是简单地文字直译,而是用心把细节都一一敲打出来的文字摆渡者。从二月到7月,泰松的隐居日记真的治愈。我们的日记是流水账,他的会比较深刻,6个月的隐居生涯让他的措辞表述极为精简,没有多余的废话,而每一个字又都异常耐读。随着他的文字,脑海自动勾勒每天的生活,劈柴、伏特加、意面,偶尔的孤独都栩栩如生,读书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肆意的遨游在每个你想读的作家笔下,你能看到他/她的内心的脆弱,焦虑,纠结,幽默,甚至失恋。这是《在西伯利亚森林中》开篇作者所写的题外话。这本书是我想反复拜读的一本,翻译实在太美了
“我曾想自己承诺,四十岁前在森林深处过一段隐居生活。
我在贝加尔湖畔雪松北岬的一座西伯利亚小木屋里居住了六个月。村庄在一百二十公里以外,没有邻居,不通道路,偶尔有人造访。冬季,气温降至零下三十摄氏度,夏季,熊在湖岸陡坡出没。简言之,这儿是天堂。
我带去了书籍、雪茄和伏特加。至于其他-----天地,静寂,孤独----已在那里。
我经历了冬春,感受了幸福、绝望,以及最终的平和。”
这是《在西伯利亚森林中》开篇作者所写的题外话。这本书是我想反复拜读的一本,翻译实在太美了。
迫不及待的想把好书分享给大伙儿,城市焦虑的人一定会爱这本书,愿你我未来都能去到贝加尔湖,去小木屋浅住一段时间。在森林中徒步、钓鱼、放空、读书。
西尔万·泰松 (1972- ),地缘政治专业出身,法国作家、记者、旅行家,欧洲探险行会的会长。19岁那年,泰松骑摩托车穿越冰岛中部,并参加了 婆罗洲 洞穴探险。后与好友亚历山大·普森一起骑单车环游世界,写成《骑行地球》。自1997年以来,泰松以步行、骑单车或骑马的方式游历中亚,并与普森合著《迈步云天》。2010年,他在贝加尔湖畔居住六个月,其间所写的日记集结成《在西伯利亚森林中》,一举售出二十四万册,被译成十种语言,获得散文类美第奇文学奖。泰松至今已出版十多部游记,其影集和随笔也广受好评。此外,他写作的短篇小说《雪豹》曾获得龚古尔奖。
从二月到7月,泰松的隐居日记真的治愈。我们的日记是流水账,他的会比较深刻,6个月的隐居生涯让他的措辞表述极为精简,没有多余的废话,而每一个字又都异常耐读。随着他的文字,脑海自动勾勒每天的生活,劈柴、伏特加、意面,偶尔的孤独都栩栩如生,读书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肆意的遨游在每个你想读的作家笔下,你能看到他/她的内心的脆弱,焦虑,纠结,幽默,甚至失恋。
不得不说,中文译者的强大文字驾驭能力让这本书增色不少,法文原文的表意我们无法领会,但是通过译者的别样翻译,让我恍惚觉得是中国人的贝加尔湖之旅。周佩琼译者的翻译质量和智慧,真的让书大放光彩,如果书本身是8分,那好的译者绝对是让书超满分的存在。而我们大部分读者都只关注写书的作者,却多少忽略了译者的功劳,他们不是简单地文字直译,而是用心把细节都一一敲打出来的文字摆渡者。
很遗憾,网上我找不到作者和译者更多的资料和照片。
原本我想把泰松所提及的几十本书都罗列整理出来,碍于时间关系(其实就是懒)就不整理了,感兴趣的大家可以自行阅读。
2016年6月13日,西尔万·泰松这段隐居生活被搬上了大银幕,电影爱好者可以搜索同名电影《在西伯利亚森林中》。接受过文字的洗礼,影片暂且放到to do list。
《在西伯利亚森林中》中很多关于现代社会、城市生活的探讨,对于人生追求和价值的思索,对迷茫的年轻人很有冲击力,不一定要找到精准的生活解法,而是提供了更多人生的选择权和可能性。你不一定要成为大多数,当个小众者,我觉得也很不错。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