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贾玲催婚三年回一次家(催婚到底在催什么)

贾玲催婚三年回一次家(催婚到底在催什么)相比于贾玲的高情商,我们中的很多人就没有这么镇定了。贾玲:“那...那你两个孩子,你给我一个得了。”“催婚” 节目在一年一度的春晚盛宴中同时上演绝非偶然,而经过一年多的 “疫情洗礼”,今年似乎比往年被催得更猛烈一些。被催的人不分阶层,不分地域,不分年龄,甚至连刚刚创下41亿票房的贾玲,在电影宣传的路上都被热心粉丝催了一把。粉丝:“我来八卦一下,你看我们差不多,我都有两个孩子了,贾玲你呢?”

贾玲催婚三年回一次家(催婚到底在催什么)(1)

幸福婚姻需要取决于两人是否情投意合、志同道合,忽略这些重要因素无异于 “拉郎配” 。

——石述思

催婚这个话题,一聊就炸、一点就爆,近些年更是演变成了适婚单身青年和父母之间的 “沟通鸿沟” ,不到结婚扯证那天,这事儿就不算完。

贾玲催婚三年回一次家(催婚到底在催什么)(2)

本以为今年能借着 “就地过年” 的政策,远在他乡躲躲清净,结果大年三十的央视春晚小品《每逢佳节被催婚》和安徽卫视推出的《催婚直播间》,让广大未婚青年不觉虎躯一震。

贾玲催婚三年回一次家(催婚到底在催什么)(3)

“催婚” 节目在一年一度的春晚盛宴中同时上演绝非偶然,而经过一年多的 “疫情洗礼”,今年似乎比往年被催得更猛烈一些。

贾玲催婚三年回一次家(催婚到底在催什么)(4)

被催的人不分阶层,不分地域,不分年龄,甚至连刚刚创下41亿票房的贾玲,在电影宣传的路上都被热心粉丝催了一把。

粉丝:“我来八卦一下,你看我们差不多,我都有两个孩子了,贾玲你呢?”

贾玲:“那...那你两个孩子,你给我一个得了。”

贾玲催婚三年回一次家(催婚到底在催什么)(5)

相比于贾玲的高情商,我们中的很多人就没有这么镇定了。


他们有的充满了疑问:

贾玲催婚三年回一次家(催婚到底在催什么)(6)

▲截图来自微博

有的感叹自己太嫩:

贾玲催婚三年回一次家(催婚到底在催什么)(7)

▲截图来自微博

有的奋力反抗:

贾玲催婚三年回一次家(催婚到底在催什么)(8)

▲截图来自微博

有的斗智斗勇:

贾玲催婚三年回一次家(催婚到底在催什么)(9)

贾玲催婚三年回一次家(催婚到底在催什么)(10)

▲截图来自网络

还有的准备举旗投降:

贾玲催婚三年回一次家(催婚到底在催什么)(11)

▲截图来自微博

就连《脱口秀大会》这样的大型娱乐节目,都少不了要用到 “催婚” 这一话题来埋梗。

颜怡颜悦在谈到催婚时说:

“ 催婚就像是精神腹泻,我以为它结束了,一站起来,它又来了。”

贾玲催婚三年回一次家(催婚到底在催什么)(12)

▲截图来自网络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社会现象,操碎了全国14亿人民的心?催婚到底在催个啥?

习俗所致

外国人做事风格向往 “一切追求自由” ,就连结婚这样的人生大事,也只是手拿一张便利贴纸写下誓言,就算正式完婚。

贾玲催婚三年回一次家(催婚到底在催什么)(13)

▲截图来自美剧《实习医生格蕾》

相比之下,中国人则讲究的许多。

小时候讲究 “要向好孩子学习” ,毕业了讲究 “找份稳定的工作” ,适龄的时候讲究 “找个门当户对的好人家” ,结完婚了讲究 “趁爸妈能带,赶紧生个娃”......

看似无趣无聊又无味的种种安排,其实是父母们在走过他们的人生路后,总结出的一套 “最优生存法则” ,只是不知道这套法则在经历了十几二十年后,还是否实用。

毕竟,人生那么长,谁不想多尝试一下呢。

其实,外人催的只是个形式

父母的催婚套路还没摸透,七大姑八大姨一波又一波的花式催婚更是让人应接不暇,殊不知,“催婚” 可能只是他们怕冷场的一种谈资。

毕竟为了避免 “突然的安静” ,他们甚至会夸:

“ 这电梯声音真好听。”

贾玲催婚三年回一次家(催婚到底在催什么)(14)

▲截图来自网络

而 “催婚” 这样永不过时、自带热点的话题更是让亲戚们百 “催” 不厌,别慌,也许当你还在风中凌乱时,他们早已切入别人家的下一个话题。

贾玲催婚三年回一次家(催婚到底在催什么)(15)

婚姻,还是互相尊重吧

理性来讲,用传统社会的 “时间表” 去要求浸染在现代社会的男男女女,把浮士德式的感情激动,往乡土社会的 “感情淡漠” 驱赶,无疑是片面的。

当今社会大势所趋,没有什么可谓真正稳定,从这方面来看,催婚现象虽然闹心,甚至会爆发代际冲突,却也是个体生命正在加速脱离传统社会文化和历史限制的必然现象。

换句话说:那套老做法遇上新时代,有点不奏效了。

贾玲催婚三年回一次家(催婚到底在催什么)(16)

而随着 “催婚” 热潮催生的一些魔幻潜规则,也让如今的青年男女越发迷茫。

比如前阵日子爆出的 “985相亲局” ,与其说是高效排雷,不如说是为了赶紧完成人生任务而设置的一种自以为有效的门槛。

但婚姻的门槛,向来应是感情与责任,而不是一场明码标价的交易。

贾玲催婚三年回一次家(催婚到底在催什么)(17)

▲截图来自微博

功利化主导一切的 “催婚” 形式,都只是走过场。

都2021了,如果再用50年前那一套办法,肯定是东施效颦。

“催婚”,也要与时俱进嘛。

— 互动环节 —

你经历过哪种 “催婚” 的招式?

欢迎来留言区

与我们分享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