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十大经典的白鹿原故事(看两家相斗相争几十年)

十大经典的白鹿原故事(看两家相斗相争几十年)在白家境况好了些之后,对于奶奶宠溺孙儿,有求必应地满足两个的得来不易的孙儿吃偏食的要求并不算过分,但白嘉轩认为,不能太娇惯孩子,吃偏食的习惯当断且立即就要断,连个仪式感都没有,这让自己的母亲和妻子心里颇有不快。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也是兴邦之计。但这个教育不仅仅是学知识,还有父母的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作为族里的智慧担当,白嘉轩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并且,他也一直在身体力行之。决定生命底色的,是我们自己一次次的选择和行为,做一个好人,是选择而非本性。无需崇高人性的伟大,也 不必感 慨人性的薄凉,这只是各自选择不同而已。对于人性的描写,陈忠实先生在这方面的表现手法成熟细腻到位,在他的《白鹿原》中,有自诩一生没做过不能见人的事的白嘉轩,却也曾施计“骗”来鹿子霖家的坡地;有重情重义却以怨报德 的黑娃;有立功建校却贪财好色之徒鹿子霖……《白鹿原》主要讲的是渭河平原50年的变迁,以及两个家族在这原上上演的

十大经典的白鹿原故事(看两家相斗相争几十年)(1)

文|野离离

这世间,没有纯粹的好人和坏人。所谓的“好”与“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标签。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有句这样的话: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人性就是这么复杂,人可以“贪财好色,一身正气”,也可以“恶贯满盈,一诺千金”。

决定生命底色的,是我们自己一次次的选择和行为,做一个好人,是选择而非本性。无需崇高人性的伟大,也 不必感 慨人性的薄凉,这只是各自选择不同而已。

对于人性的描写,陈忠实先生在这方面的表现手法成熟细腻到位,在他的《白鹿原》中,有自诩一生没做过不能见人的事的白嘉轩,却也曾施计“骗”来鹿子霖家的坡地;有重情重义却以怨报德 的黑娃;有立功建校却贪财好色之徒鹿子霖……

十大经典的白鹿原故事(看两家相斗相争几十年)(2)

《白鹿原》主要讲的是渭河平原50年的变迁,以及两个家族在这原上上演的一幕幕你争我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性复杂多变,看两家斗了几十年,细细品味,还能咂摸出不少依旧可用于今日的智慧。

01教育孩子,要“心硬”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也是兴邦之计。但这个教育不仅仅是学知识,还有父母的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作为族里的智慧担当,白嘉轩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并且,他也一直在身体力行之。

在白家境况好了些之后,对于奶奶宠溺孙儿,有求必应地满足两个的得来不易的孙儿吃偏食的要求并不算过分,但白嘉轩认为,不能太娇惯孩子,吃偏食的习惯当断且立即就要断,连个仪式感都没有,这让自己的母亲和妻子心里颇有不快。

作为地主家庭,家里农活有长工做,自然儿子们就可以享清福了。但白嘉轩并没有准备这么做。长工鹿三要走三五天的山路去背粮食回来,白嘉轩让鹿三带上自己的两个儿子,这还不算,辛苦背回来的粮食,白嘉轩却让儿子们先背给长工鹿三家吃。

十大经典的白鹿原故事(看两家相斗相争几十年)(3)

这一趟下来,两个儿子深刻地体会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也知道了要平等待人,礼让谦逊,哪怕对方是自家的长工。

虽然在后来大儿子白孝文中了他人的计,做了通奸这等败坏家风的事,但真相是并无其实。顶着良心的谴责和道德的压力,脱下裤子行,穿上裤子又不行了,如此几次,白孝文在小娥面前表现的有心无力。

他这看似慌乱可笑的行径,施计勾引之计的小娥却笑不出,她意识到这个人其实是一个干不了坏事的好人,是她害了白孝文。

在人的一生中,谁也不保不齐会犯错,会迷失。但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或者家风的人,即便在犯错的时候,也不会过于放纵,至少能在一定层面上阻止错误的真正发生或恣意发展。

02道理讲不通的时候,讲智慧

有句话说家是一个不讲道理的地方,但如果把这个家放大了看,家族里有时候你有道理也不一定能讲的通,这个时候需要智慧。

在旧时,一些人家如果日子过不下去了就会卖地来过活。白家和鹿家作为两个地主家庭,家境自然比较殷实。这不,有个寡妇看到白嘉轩人比较实在,也想把自家的那几分地卖给他。白嘉轩受了,价格确实也给的不低。

十大经典的白鹿原故事(看两家相斗相争几十年)(4)

但没成想,这块地因为之前抵押给了鹿子霖,并且白纸黑字有证据。这个乌龙事件闹得白家和鹿家想要以打官司来解决。这个时候圣人朱先生出了一个主意,他将写着“倚势恃强压对方,打斗诉讼两败伤;为富思仁兼重义,谦让一步宽十丈。”的纸笺分开给双方。

然后有德高望重的冷先生设宴促和,两人自愧不如,互致歉意,举杯连饮三杯,重归于好。为此,白鹿村还落下了个“仁义村”的美名。

古有触龙说赵太后的典故,触龙的智慧一直被后人称赞。现有朱先生凭一张嘴斥退二十万清军的故事。事件的起因是当时的张总督背叛了方巡抚,惹的方巡抚率二十万军想要攻打张总督,考虑到战争势必会给百姓带来灾难,朱先生决定亲自拜访一下方巡抚。

二人为故交,朱先生在见到方巡抚的第一件事是要求对方脱下制服换上便服,席间,朱先生只吃素,将荤菜全都倒进随身带来的瓦罐里,这引得方巡抚追问,朱先生告知此举是为了把荤菜这等好东西拿回去给孩子吃。并表明此次拜访的目的是为了讨活路。

这一番引起了方巡抚想进一步了解的兴趣。随后朱先生再将当前百姓的生活困拮以及发生战争后对方巡抚不利的后果都清楚告知。至于张总督,朱先生认为:不义之徒自有灾池等着他,何必你兴师动众?表明了立场,分析了利弊之后,方巡抚退兵。

学会与人沟通是一种必备的能力,但沟通这门艺术,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其中窍门的。朱先生在此之前做足功课,找准切入点,坦荡真挚,推己及人,融情于理才是胜利的关键。

03以德报怨,其实是在给自己积福

身为地主,却一点也没有地主的架势,白嘉轩一直以来把自己家的长工鹿三当成自家人,并尊称之以“三哥”。自家的小孩去上学,顺带把鹿三家儿子黑娃的学费也交了,让黑娃跟随自家孩子一起上学。

十大经典的白鹿原故事(看两家相斗相争几十年)(5)

黑娃顽劣不好学,很早就出去给别人家做工。后来参加过革命也做过土匪。但他一直以来都看不惯白嘉轩的腰杆太直太硬,便找了个机会,打断了白嘉轩的腰。后来黑娃被白孝文擒获,别人觉得这是为民除了大害,白嘉轩第一反应是去给黑娃探监,并说服儿子白孝文放了黑娃。

白嘉轩向来要求自己行事要光明磊落,做事不在于旁人知不知道,而在于自己的良心知不知道。鹿子霖之前设圈套败坏白孝文名声,让他自此堕落,染上吸食鸦片的恶习,并乘人之危,买下白孝文一时糊涂卖给他的房产。

春风得意的劲头一时无两,哪知道好日子因为儿子鹿兆鹏共产党的身份戛然而止。当时的县府抓不到鹿兆鹏就把鹿子霖给关进了牢房。白嘉轩知道此事之后没有幸灾乐祸,而是教诲二儿子,让其传话给当官的大儿子白孝文,要尽心尽力施救鹿子霖。

以德报怨以正祛邪,白嘉轩的这些举措给白鹿村乃至整个原上树立了一种人人歌颂的精神。人在做,天在看,对过往不追究,凡是摸着自己的良心做。天道轮回,苍天不曾饶过谁。

04干自己该干的事,自尊自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白嘉轩一直尊称自家长工鹿三为“三哥”,一直把他视为自己的家人,自己的长辈。这其中除了白家人心地善良之外,还有很大一个原因是鹿三本身是一个自尊自信的人,他是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取得白家两代主人的信任。

脚踏实地,知道什么是自己该干的就尽量干好,不该干的事坚决不干。并且,对于主人家庭内部的事务他一般都不会参与,从不把主人对自己好作为可以炫耀的资本。鹿三低调勤恳,主人宽厚仁慈,自然能和谐共处。

十大经典的白鹿原故事(看两家相斗相争几十年)(6)

在那个可以称之为乱世的年代,一朝天子一朝臣,各种政策也是朝令夕改,曾就有过要求百姓按人按亩收印章税,如此重的赋税让百姓苦不堪言,白嘉轩想着,这可不就是把刀架在农人脖子上吗,还怎么种庄稼,既然做不成,那就把农具交到县府去,也就有了后来的“交农”事件。

白嘉轩作为起事者,领导人,半路被其他事务缠住,无法脱身。鹿三在群龙无首的关键时刻,自告奋勇跟其他几个人领导了这次活动,冒着“枪打出头鸟”的风险,这次交农活动进行的很顺利,很成功。待到凯旋,白嘉轩亲自在门口迎接他,并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三哥,你是人!

这一句,包含着白嘉轩对他的敬佩和感谢。这一次,鹿三不仅把自己该做的事做了,还帮着把白嘉轩的也一起做了,最后也赢得了他人来自内心的钦佩。

想要得到被人的尊重,首先要让自己值得尊重。挖空心思,削尖脑袋地去想办法溜须拍马,得到的只能是别人的轻贱和藐视。一个人不管身份的高低,任何时候能守住内心,干好自己该干的事也是一种荣耀。

05祸从口出,看破不说破,方能安身立命

话不能随便说,跟药不能随便吃其实是一个道理。吃错药伤身,说错话伤心。若是在乱世,一句无心的话都可能找来杀身之祸,所谓祸从口出,就是这么个理。

自两个儿子从白鹿书院学完归来,白嘉轩就告诫儿子们:各家有各家的活法。咱家有咱家的活法儿。咱只管按咱的活法儿做咱要做的事,不要看也不要说这家怎个样,那家咋个样的话。

十大经典的白鹿原故事(看两家相斗相争几十年)(7)

鹿子霖家大儿媳闹淫疯病的事在村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不要说在旧时社会,放在今天也是丢人现眼,极不光彩的事。更何况大儿媳的淫疯病还是跟自己的公公鹿子霖有关,这就更让鹿子霖老脸搁不住了。

村里的人议论纷纷,各种猜测各种风言风语,作为鹿子霖一直以来的对头,白嘉轩对这桩家丑始终持不评论的态度。即便在他的内心,他已经认定鹿子霖跟这件事肯定是有关系的,但他不仅自己不说,别人说了他也不听,掉头就走。

也正因为这样,两个人虽然一直以来暗地里较量,但最后也没有把这层纸捅破,没有撕破脸闹得彼此不愉快,这么多年来倒也相安无事,彼此都能给些薄面。这跟白嘉轩不听不看不闻不问他人家长里短的超然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鹿子霖家的。

这世界上的很多事就是这样,尽管看的清清楚楚,却不能说出来。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把握住了这其中的度,这其中的平衡点,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于这残酷的社会,才能让自己处于较为安全的地带,舍去不必要的麻烦。

06懂得以心换心的人,不管做什么,赢面都是最大的

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人和人的关系,往往就像积分制。我若表现不好,便会从你那里失去分数。”

以心换心,是这世间最容易也是最难,最公平的交易。这还得从白嘉轩和鹿三的事例说起。

十大经典的白鹿原故事(看两家相斗相争几十年)(8)

鹿三自己争气,靠诚实地卖力气赢得主子的尊敬。他勤勤恳恳地干,在待遇上白家也从来没有过缺斤少两。比起其他很多的财东,白家是仁义的。麦收时打下的头场麦子,秋后扎下的头茬棉花都给了鹿三家,要是收成好,年终结账还能多给一些。

闹自然灾害的那会儿,家家小麦无苗,棉花旱死了,牲畜卖掉了,野菜野草刚挣出地皮就被人们连根挖去煮了吃了,饿死人是常有的事。别的长工纷纷被主家辞退,鹿三也不好意思一直这样光吃饭没活干,于是就想着要回家,反正不能吃闲饭。

这个想法刚说出口,就被白嘉轩给挡了回去,他不许鹿三有这样的想法,他说了一段让鹿三热泪盈眶的话:三哥,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我吃稠的你就吃稠的,我吃稀的你就吃稀的。万一有一天断顿了揭不开锅了,咱弟兄们出门要饭也能搭个伙结个伴。

肺腑之言,至情至性。这等大恩大德,性本善良的鹿三至死都不会忘。在由此他到土壕去拉垫圈黄土时,遇见了被小娥拉下水,卖掉房产,吸食鸦片,最后走投无路,饿到不人不鬼的白孝文时,那个时候他恨小娥,如果不是她,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主家大儿子不至于到这种落魄潦草的地步。

所以,那晚,他决定去杀小娥除去这个祸害。裹上他那锃亮的梭镖钢刃别在腰后,走向了小娥家。

十大经典的白鹿原故事(看两家相斗相争几十年)(9)

暂不论鹿三杀人对不对,但鹿三是不后悔的,在他的认知中,白孝文是被小娥祸害的,他应该替主子白嘉轩出这口气。虽然主子并没有半分这个意思让他去杀人,但是对于鹿三来讲,白家把他当成一家人,他也有责任和义务帮这个家分解痛苦。

这世间被人们奉行的各种颠扑不破的真理,无非都是深谙人性之道。白鹿原上凝练出来的智慧,放在这个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人性与欲望的博弈的社会依旧适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才是狂沙吹尽后的金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