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双师小课教学(湘南幼专双师)

双师小课教学(湘南幼专双师)下河才知水深浅。林老师立即向同期课程——“幼儿园环境创设”课任课教师曾胜强提出了协同教学的邀约。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协同教学的探索。两位教师将“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创设”这一模块的内容,按照学科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逻辑重新进行了有机排列组合,既明确各内容中两位教师各自的任务与要求,又寻求两位教师所教内容的无缝衔接。例如,在科学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任务中,两位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在学校科学实训室创设了科学区,制作投放了数个科学区域活动。其中,林老师从科学教育教学的角度,负责保障科学区域活动的教育性、科学性、适用性与互动性,曾老师则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区域的艺术性、整体性、协调性与安全性。“模块化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瓶颈和突破点。“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与“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虽然属于不同的学科,但授课内容有交叉之处——“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创设”。任课教师是否可以针对这一模块开

问题:各科教师单兵作战,课程内容割裂或重复

“老师,我们能用‘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的科学区角作品作为科学区域活动的作业么?”学生的一句话激发了“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任课教师林青的思考,为什么学生会这么问呢?可以与“幼儿园环境创设”课共同布置作业么?怎么共同布置作业,并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呢?

为了解决这些疑问,林老师查找文献、反复思考,发现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专业各任课教师大多独立地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也多局限在同一学科的教师之间,不同学科的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与协作,这就往往使得各门课程内容彼此缺乏有机联系,割裂现象明显,且存在知识重复现象,这也无形之中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协同教学”或许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

双师小课教学(湘南幼专双师)(1)

教师协同指导学生创设的科学探索区。

双师小课教学(湘南幼专双师)(2)

教师协同指导学生创设的自然角。

创新:双师协同教学,激发课堂生成

协同教学是一种教师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由两个以上不同专长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完成某一模块或者某一领域的教学活动。

“模块化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瓶颈和突破点。“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与“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虽然属于不同的学科,但授课内容有交叉之处——“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创设”。任课教师是否可以针对这一模块开展协同教学,以突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打通学科之间的关联,实现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提升课堂效率,达到激发课堂生成的效果呢?

下河才知水深浅。林老师立即向同期课程——“幼儿园环境创设”课任课教师曾胜强提出了协同教学的邀约。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协同教学的探索。两位教师将“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创设”这一模块的内容,按照学科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逻辑重新进行了有机排列组合,既明确各内容中两位教师各自的任务与要求,又寻求两位教师所教内容的无缝衔接。例如,在科学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任务中,两位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在学校科学实训室创设了科学区,制作投放了数个科学区域活动。其中,林老师从科学教育教学的角度,负责保障科学区域活动的教育性、科学性、适用性与互动性,曾老师则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区域的艺术性、整体性、协调性与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考察实际效果,创设完科学区后,两位教师特意邀请了郴州市惠泽幼儿园大一班的孩子在科学实训室开展了科学区域实训活动。通过现场观察并指导幼儿开展科学区域活动,教师和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了所设计的科学区域活动是否受幼儿喜欢,是否能促进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等。如:学生苏嘉琪发现,她们辛苦布置的自认为“高大上”的科学展示区竟然无人问津;学生王悦则发现她制作的“神奇的影子”玩教具太小了,不便于两个以上的幼儿操作,另一个“踢足球”玩教具则不够结实,才玩了两次就坏了;曾老师也从实训中看到了短板,认为以后“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要更多地关注环境的教育性、互动性与操作性,真正让环境“活起来”、“动起来”,成为“不说话的老师”。

实训结束后,两位教师又带领学生根据幼儿的反馈和幼儿园园长的专业引领对科学区域活动材料进行了改进,并陆续邀请了学校教职工的适龄孩子到科学实训室开展科学区域活动,在“设计—实践—反思—改进”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

双师小课教学(湘南幼专双师)(3)

学生组织幼儿开展科学区域活动。

双师小课教学(湘南幼专双师)(4)

学生组织教职工适龄儿童开展科学区域活动。

成效:教师优势互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这种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教学实践与探索,既发挥了活动设计课教师专业知识丰富、教育教学能力强的优势,让科学区域环境创设更能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也发挥了环创课教师审美能力、环境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强的优势,提高了幼儿科学区域环境的美育价值。

同时,这一教学尝试也让教师和学生都收获颇丰。

对教师而言,林老师说:“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终于活了,不再停留在抽象的理论讲解和遥远的图片介绍,而是借助美术教师的支持,经由学生的巧思与巧手,变成了孩子们能玩能学的具象材料”;曾老师则说:“我觉得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环境创设更有价值了,环境创设,不再是以往陈列在教室、走廊或实训室墙面的精致“展品”,而是借助专业教师的指导,变成了更有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玩教具。”两位教师一致认为,协同教学让教师能尝试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并对学生进行更具针对性的个别化指导,达到了1 1>2的教学效果。

对学生而言,他们也倍感协同教学切实地改善了课堂体验,学习更有收获。学生游诗琴说:“我喜欢协同教学,我们创设的科学区域活动融合了‘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和‘幼儿园环境创设'两门课的课程内容,这样减少了重复的教学内容,减轻了我们的作业负担,也提高了我们的作业质量。”学生彭世穆说“让真实的孩子玩一玩我们制作的科学材料,这样我们才有设计和实施科学区域活动的方向。”可见,加强不同课程的联动,打造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协同课堂,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充分发挥不同学科教师的优势,促进课程内容深度融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