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难题一起扛 田林这个居民区有一支共同抗:有难题一起扛 田林这个居民区有一支共同抗
有难题一起扛 田林这个居民区有一支共同抗:有难题一起扛 田林这个居民区有一支共同抗下沉干部的耐心和认真也让居委会工作人员很佩服。4月24日夜,一位在小区居住几十年的高龄老人不愿意离家转运,上海市档案馆保管部副主任彭晓亮反复与照料老人的邻居沟通,主动与老人的儿女取得联系,终于做通老人的工作。“我们的老百姓是很可爱的,只要你站在他的角度为他着想,他就把你当亲人。”严巍说,半夜的转运总是遇到许多意外和困难,大多数居民都能够理解,送别转运车辆时,工作人员也总能收到大家的感谢。疫情时期,办公室的热线电话和工作人员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千头万绪,桩桩件件关乎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互相支撑互相依靠,在有限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难题一起扛。”疫区感染风险较大,但从来没有人退缩和畏惧。59岁的上海考试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汪成辉带着降压药毅然来到田林二村;驻扎在小区的陈梦真、市一中院蒋庆琨主动配合医护人员上门为阳性瘫痪在床的老人采样;第六突击队的市农委章伟建,核酸检测扫码、密接转运
新民晚报讯 (通讯员 王旭 记者 袁玮)徐汇区的田林二村似乎从来没有这么空过,四月风吹过以往居民们聚会谈天的地方,穿过拥挤狭窄的楼道,带起了一点让人安心的消毒水味道。10天前,这里还是社会面清零攻坚行动的重点区域,现在,这里已经准备好重新迎接生活。
徐汇区供图(下同)
田林二村的战斗开始得很早,3月13日,小区门正式封控,田林一、二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胡晓芳回忆,最开始田林二村只有两栋封控楼。“这是个老小区,老年人多,外来人口也多,占60%以上。”小区共27个楼栋,每层核定5户,实际却居住了6—10户人家,有的一户还分成了甲乙丙三家,煤卫共用,违章改建也比较多。人口密度高,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疫情防控难度大。
田林一、二村居委会共7名工作人员,管辖4个小区,其中5人都驻扎在田林路65弄,仅有一位年轻男性。在过去的一个半月里,5个人的工作一直在增加,从排摸情况、保障封控楼到组织全员核酸、解决就医配药难题,还需要为居民提供基本生活物资。“每天都焦头烂额。”好不容易到了休息时间,但手机仍然亮着,凌晨也有居民打电话。“睡醒起来第二天还是要坚持。”
3月28日,徐汇区党员下沉,区委老干部局施岚来到田林路65弄,此前她已经在单位集中办公了小半个月。施岚说,那时候居委会的工作重心是组织小区居民全员核酸检测。除了区里的下沉党员,胡晓芳还组织了一支二十多人的志愿者队伍。然而,居住条件的先天不足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防疫短板,居委会工作人员的精力日益消耗,志愿者们也一个一个被封在楼内,有人已经去了方舱。
“每天核酸检测都有阳性,还有一些抗原两道杠的居民。”这是市委政法委办公室主任严巍下沉到田林二村看到的情况。4月16日,他带领一支三人生力军小队住进居委会办公室。那时,田林路65弄已经是徐汇区疫情最重的区域之一。4月20日,田林街道组织下沉干部攻坚“拔点”,市级机关支援街道的76名党员干部集中到田林二村开展清零攻坚工作。4月21日,田林志愿抗疫党总支正式成立,总支书记为严巍。同时,成立了6个突击队党支部。“他们一来,我们心里就有了底。”胡晓芳说,下沉党员干部们这支生力军来到基层,“我们不再是孤军作战。”对外,下沉干部们提高了小区的协调沟通能力;对居民,他们也能够运用熟悉政策等优势,有理有据有节地沟通。
转运工作打的是协同战,最费时间和精力的部分就是和居民沟通。按照规定,密接转运人员需持有24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在上转运大巴之前,还要再次抗原检测,阴性方可转运。近2000人的核酸采样大概4个小时完成,核酸检测报告一般10—12小时才能出具。这意味着,留给转运工作的时间往往只有10个小时左右,但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是95年入党的党员,也是第一回打这么难的仗。”严巍说。
疫情时期,办公室的热线电话和工作人员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千头万绪,桩桩件件关乎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互相支撑互相依靠,在有限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难题一起扛。”疫区感染风险较大,但从来没有人退缩和畏惧。59岁的上海考试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汪成辉带着降压药毅然来到田林二村;驻扎在小区的陈梦真、市一中院蒋庆琨主动配合医护人员上门为阳性瘫痪在床的老人采样;第六突击队的市农委章伟建,核酸检测扫码、密接转运等感染风险较高的攻坚任务次次都参加。另一方面,党员们主动上门排摸小区内特殊群体的情况,守住安全底线。目前,田林路65弄内30名孤寡老人残障群体都已上门核实,确保有人看护。
下沉干部的耐心和认真也让居委会工作人员很佩服。4月24日夜,一位在小区居住几十年的高龄老人不愿意离家转运,上海市档案馆保管部副主任彭晓亮反复与照料老人的邻居沟通,主动与老人的儿女取得联系,终于做通老人的工作。“我们的老百姓是很可爱的,只要你站在他的角度为他着想,他就把你当亲人。”严巍说,半夜的转运总是遇到许多意外和困难,大多数居民都能够理解,送别转运车辆时,工作人员也总能收到大家的感谢。
4月26日,第一批进入方舱的居民已陆续回到社区,居委会的工作重点又增加了居家隔离人员管理。胡晓芳欣慰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自觉做好防护。这一场漫长的战斗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