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解密泰坦尼克号沉船底部大洞(胶东人文探秘之十四)

解密泰坦尼克号沉船底部大洞(胶东人文探秘之十四)“大舜”号离港大约3小时后,船长曲恒明发现海上风力达到10级,于是下令调头返回烟台。一些专家认为,在狂风巨浪中,轮船调头是一种最大的操作失误。轮船在这个时候调头,无疑与狂风形成了垂直性的碰撞,从而使轮船置于狂风的正面袭击之下,再加上海浪很高,因此很容易造成翻船事故。更何况,“大舜”号的底舱装载有61辆汽车,在激烈的摇晃碰撞之中,经过几个小时的摇晃,链条已经有所松动,而在轮船返航转弯的过程中,船体又突然大幅度的倾斜,导致捆绑汽车的链条直接断裂,游动的汽车之间猛烈相撞,油箱接连爆炸,底舱顿时燃起了熊熊大火。底舱起火,从而导致“大舜”号失去动力,最终沉没于距离海岸线大约3公里处。受天气影响,烟台市从1999年11月24日中午开始,天气变得极为恶劣。在寒潮、大风和大潮的共同作用下,24日中午以后,烟台沿海出现了近十年来第二个最恶劣的海况,11月24日下午,当“大舜”号出航时,海上已刮起七八级大风,

泰坦尼克号是二十世纪初世界上最大的超级豪华客轮,被称为是"永不沉没的客轮",隶属于英国白星航运公司,为乘客们提供快速且舒适的跨大西洋旅行。泰坦尼克号共耗资7500万英镑,吨位4.6万吨,长882.9英尺,宽92.5英尺,高175英尺,相当于11层楼高。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途经法国、爱尔兰,计划前往美国纽约,这也是这艘"梦幻客轮"的第一次远航。4月14日晚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两小时四十分钟后,4月15日凌晨2点20分沉没。载有2227名旅客和船员的泰坦尼克号客轮,由于缺少足够的救生艇,共有1523人葬身海底,造成了当时在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为人所知的一次海难。

电影《泰坦尼克号》就是根据这一真实的故事拍摄的。1998年,美国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派拉蒙影业公司出品爱情片《泰坦尼克号(Titanic)》,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莱特领衔主演。影片以1912年泰坦尼克号邮轮在其处女启航时触礁冰山而沉没的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处于不同阶层的两个人穷画家杰克和贵族女露丝抛弃世俗的偏见坠入爱河,最终杰克把生命的机会让给了露丝的感人故事。世界名导卡梅隆演绎的这个凄婉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全世界,无论是场景、演员、插曲都堪称经典,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其艺术手段。但是灾难就是灾难,无论怎么美化,它都是人们心中永远的痛。在这部电影风靡全世界的时候,中国也发生了一场建国以来最大的海难,载客312人的大舜号遇狂风翻沉,仅生还22人,生还率7%,而泰坦尼克号生还率32%,大舜号伤亡更为惨烈。

1999年11月24日,山东烟大轮船轮渡有限公司“大舜”号滚装船,载客304人,汽车61辆,由烟台地方港出发赴大连,途中遇风浪于15时30分返航。调整航向时船舶横风横浪行驶,船体大角度横摇。由于船载车辆系固不良,产生移位、碰撞,致使底舱起火,船机失灵,经多方施救无效,于23时38分翻沉,造成285人死亡,5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9000万元人民币。船上共有旅客船员312人,最后生还者仅为22人。

国务院“11·24”特大海难事故调查处理领导小组,公布了这起建国以来最大的海难事故调查处理情况:“11·24”特大海难事故是一起在恶劣的海况和气象条件下,由于决策失误,操纵不当,烟大公司及其上级主管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着严重问题而导致的重大责任事故。烟大汽车轮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峰、副总经理于传龙等四名责任人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山东省省长李春亭、交通部部长黄镇东等十三名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烟大公司“大舜”号轮船船长曲恒明,对“11·24”事故负有直接责任,鉴于其已在事故中死亡,不再追究责任。

“大舜”号沉没导致290人丧生的惊天海难,虽有风大浪高的天气原因,但各种渎职行为是造成海难的决定性因素。这起海难是怎么一步一步形成的呢?

“大舜”号轮渡船,为山东省烟台市大汽车轮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烟大轮渡公司)客货混装船,除了运送乘客,还在底舱装载汽车,是一艘从日本购买的长126.24米、宽20米、载重9000多吨的旧船。该船在日本已经服役5年,专用于烟台至大连航线。1999年12月24日下午13时30分,从山东烟台港出发,驶向180公里外的辽宁省大连市。

解密泰坦尼克号沉船底部大洞(胶东人文探秘之十四)(1)

大舜号客轮

受天气影响,烟台市从1999年11月24日中午开始,天气变得极为恶劣。在寒潮、大风和大潮的共同作用下,24日中午以后,烟台沿海出现了近十年来第二个最恶劣的海况,11月24日下午,当“大舜”号出航时,海上已刮起七八级大风,浪高近10米,在这种情况下,出海十分危险。当天烟台的另两个港口——国营港和北岛港的所有船只,在烟台海监局的控制下都没有出航。但烟大公司“大舜”号所在的地方港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受到海监部门的有效监控出海了。大舜号冒险出航的原因很简单,利益的驱动。在当时,这艘轮船每跑一趟就会有几十万的收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他们冒着巨大的危险拔锚起航。

“大舜”号离港大约3小时后,船长曲恒明发现海上风力达到10级,于是下令调头返回烟台。一些专家认为,在狂风巨浪中,轮船调头是一种最大的操作失误。轮船在这个时候调头,无疑与狂风形成了垂直性的碰撞,从而使轮船置于狂风的正面袭击之下,再加上海浪很高,因此很容易造成翻船事故。更何况,“大舜”号的底舱装载有61辆汽车,在激烈的摇晃碰撞之中,经过几个小时的摇晃,链条已经有所松动,而在轮船返航转弯的过程中,船体又突然大幅度的倾斜,导致捆绑汽车的链条直接断裂,游动的汽车之间猛烈相撞,油箱接连爆炸,底舱顿时燃起了熊熊大火。底舱起火,从而导致“大舜”号失去动力,最终沉没于距离海岸线大约3公里处。

专家指出,如果让“大舜”号在巨浪中顺风漂流,在靠近海岸边行驶,将不失为轮船自救的一种万不得已的办法。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大舜”号在调头之后,失去动力之前,本应该及时“冲滩”——即开足马力往海岸冲去,让船体搁浅在海岸边。虽然轮船冲滩,船体将有损坏甚至报废的可能,但是船上乘客的生命将大有可能得到保证,这是一种舍船保人的不得已办法。而且,“大舜”号当时距离海岸线很近,冲滩容易成功,但遗憾的是,“大舜”号并没有这样做。因船长指挥失误,舱内汽车猛烈碰撞着火,导致船只失去动力,开始倾斜进水。

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在失去动力的情况下,“大舜”号应该抛锚,以减小海浪对船体的冲击力。尽管风高浪恶容易使锚链被打断,但处于危急关头的“大舜”号,应该别无选择地将锚链抛下海,以达到减轻船体摇摆程度的目的,暂时避过风浪的冲击,拖延时间等待救援。但“大舜”号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没有采取尽量靠岸、冲滩、抛锚等有效措施。

那么幸存者描述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4点多,马士奇一直站在甲板上,他有预感船就要翻了。他看到了很大的浓烟,底屋已经起火发红。没人知道该怎么做,他们只能乱哄哄地在甲板上焦急地等待,周围不断有人窃窃私语。不知道又过了多久,有人说没事了,火已经控制住了,于是逐渐有人陆陆续续地回到船舱里。一大群人在甲板上冻了三个小时,大家都没什么说话的兴致,恐慌和不安的情绪笼罩着人群。晚上11:30左右,风越来越大,浪越来越高,有好几丈,船晃得越来越厉害,我听到砰的一声,船就开始向一边倾倒。我用力地砸破船舱玻璃,向里面大喊:船翻了,快跑吧。但这时舱里的人们已经全都挤在了一边,要爬到舱门简直如同爬墙一般。我沿着船外侧一路滑到船底,可是一个海浪打下来,我就像摔进了万丈深渊。

不知道呛进了多少海水后,我终于浮上水面,我惊喜地发现,在前面10多米远处有一个救生艇,我拼了命地游过去,抓住救生艇,但我已经没力气爬上去了。在我旁边有一个小伙子,我费力把他送上救生艇后,他又把我拉了上去,在另一边我听到有一个女人的声音在大喊救命,可是当我想要去寻找她时,已经看不见她的影子。当时,海面上的气温为零下7—8摄氏度。海水温度为零下5摄氏度。船翻沉之后,海面上出现了些浮尸,这些人几乎都是被冻僵而遇难的。

26岁的黑龙江女孩儿董颖是生还的22人中唯一一位女性。大约下午4:30分,警铃第一次拉响,董颖也去到了甲板上,一直呆到7:30分,最后她冻得连站都站不住了,又回到了客舱过道。过道里面已经挤满人了,由于船摇晃得很厉害,许多人都被撞得头破血流,许多人在呕吐,地上一片狼藉,晚上9点左右,董颖也开始晕船,吃了两片晕船药才慢慢清醒过来。大舜号倾斜后,船舱内一下子就被海水淹没了,男乘客采取各种方式,打碎钢化玻璃船窗,男人们用力先将董颖推了出去。她看到一条橡皮救生筏,上面的男人拼命地伸出手,但是风高浪急,董颖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去了。

不知过了多久,海军686船靠近了“大舜”号,海军拿出救生圈扔给还活着的落水人员,董颖也抓住了一个救生圈,在海上随风浪飘来飘去,她挣扎呼叫求救,最后只剩一口气。当地老人贺传永听见不远处的海面有呼救声,他跑过去想拉住董颖,没拉住她又被浪冲回了海里。老人于是赶紧回去叫上弟弟,开着手扶拖拉机来救人。回想起这段痛苦的经历,董颖始终心有余悸,如果当初不是船上的男人们有担当,把生的希望让给老弱妇孺,恐怕她早已葬身海底。

灾难发生后,救援情况怎样呢?

下午4:20分,“大舜”号在烟台小山子岛东北约10海里处起火。9分钟后,中国人民海军北海舰队的通讯观察站和山东港务部门都接到了大舜号的求援呼叫,海军观通站把这个消息转发给了山东烟台港务局等部门和海军指挥机关。烟台搜救中心派出“齐鲁”、“兴鲁”两船迅速赶到大舜号所在的烟台海面,当时海面上风浪太大,并由于是浅水区,浪涌的反弹力很大,两艘船都无法靠上大舜号实施援救。

5:30分,“大舜”号火势蔓延,轮船上一片混乱,大量旅客冲上甲板。由于船体晃动幅度太大,很多旅客出现了晕船症状, 大部分旅客在甲板上待了一会后,又返回了船舱。

6:30分,交通部烟台海监局请求烟台市政府与部队联系派直升机参与救助。山东省委、省政府和烟台市委、政府及青岛市政府及时、多次请求北海舰队出动直升机支援。当时北海舰队答复“直升机(直九)只能在6级以下海况起飞。天气恶劣,不具备夜间起飞条件。烟台不具备直升机加油条件,直升机派飞的条件不具备,风浪太大,螺旋桨会结冰等。

晚上7:30分,中央军委命令海军总部组织营救。北海舰队司令部命令海军救援大队派遣5艘舰艇出海救援。一艘海军舰艇发动机不能开车,一艘海军舰艇驶出时停车失去动力,一艘出港不久迷路触礁。一艘海军军舰行驶一个多小时在海里摇晃得厉害被迫返航。只有海军686号船继续前进。因大舜号无信号,686舰来来回回直到10:20分,才驶向目标。夜里11点,海军686舰抵达出事海域,当时北海舰队烟台港内所有大型军舰均前往东海参加演习。686舰是一艘船长30多米、船员仅17人的小船,由于风浪太大,686舰被迫关闭对海搜索雷达,利用灯光和目视搜索,20分钟后目视发现大舜号,于是向其靠近。686号舰艇距离大舜号不到100米,海军官兵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大舜号上晃动的慌乱人影。

半夜23点38分,大舜号向左侧倾翻在离海岸仅仅1.5海里的地方。大舜号的灯光突然全部熄灭。大舜号就翻过去倒插在浅海中,只有被烧得红红的船底露在水面上,除了极少数留在甲板上的旅客,绝大部分旅客被困在了船舱中,生存希望极为渺茫。

解密泰坦尼克号沉船底部大洞(胶东人文探秘之十四)(2)

翻沉的大舜号

我们不能苛责海军686舰,因为他们已经尽力了。战舰是为战争设计的,装载武器,讲求速度,它并非救援船,各种救援设备很少。大舜号近万吨且顶不住狂风巨浪,小小的战舰,在惊涛骇浪中也相当危险,时时刻刻有可能倾覆。当时海军战士都把自己绑在船上,尽力救援。但在如此恶劣的海况和严峻的形势下,非专业救援船只,不可能有效救援。

1999年11月25日凌晨,距离出事地点最近的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云溪村的村民全体出动,抱着自家的棉衣棉被,开着农用三轮车前往海边,捞起99人,其中有6人生还。随后海军部队和周围村民们的搜救行动也很快展开,但找到的大部分都是被海浪冲到岸边的尸体、散落的水果、救生筏和救生衣、提包和旅行箱等。事故发生后,所有生还者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全部脱离危险。陆续到来的遇难者亲属大都情绪比较稳定。

"11·24"特大海难事故留给我们哪些教训呢?

"大舜"号的航线是大连到烟台,180公里的航线,失事时离岸仅3公里,7小时的待援时间,却造成290人死亡的恶果。地方港的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着重大问题,违章指挥,草菅人命。地方港的领导明知天气恶劣放船出海,是为玩忽职守。车辆在船舱里没有有效地绑扎系固,致使在船只颠簸和转向时互相撞击起火,是为安全意识淡薄。船长缺乏处理应急应变的能力,操作不当直接导致灾难的发生,是为安全培训不力。另外海上搜救能力也存在不少问题,譬如通信不畅、救助手段落后、救援及时性差、救助设施缺乏等,也是导致这次灾难性后果加大的原因。

安全重于泰山,惨痛的教训值得所有人警醒。以史为鉴,珍爱生命。随着祖国的强盛和造船业的发达,希望这种悲剧永远不再发生。

解密泰坦尼克号沉船底部大洞(胶东人文探秘之十四)(3)

风平浪静的烟台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