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如何零基础成为培训师(隐秘的角落里居然隐藏着成为优秀培训师的秘诀)

如何零基础成为培训师(隐秘的角落里居然隐藏着成为优秀培训师的秘诀)秦昊对此的解释是:“张东升受了很多气,但一般人即使这样也不会去杀人,他还需要一些性格上的缺陷,秃顶的人容易自卑。”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秦昊饰演的张东升有秃头的隐疾,这是原著中没有的内容。秦昊与导演了为了让张东升这个人物具备更复杂层次感,特地给他安排了这个隐秘的“缺陷”。

要说今年夏天最火爆的剧集,无疑是高潮迭起、悬念丛生的网剧《隐秘的角落》。

而这部剧集之所以如此火爆,除了故事情节精彩、导演功力深厚、演员表演细腻生动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细节戳人。

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秦昊饰演的张东升有秃头的隐疾,这是原著中没有的内容。秦昊与导演了为了让张东升这个人物具备更复杂层次感,特地给他安排了这个隐秘的“缺陷”。

如何零基础成为培训师(隐秘的角落里居然隐藏着成为优秀培训师的秘诀)(1)

秦昊对此的解释是:“张东升受了很多气,但一般人即使这样也不会去杀人,他还需要一些性格上的缺陷,秃顶的人容易自卑。”

正是这个符合人情常理的细节设定,不但让整个故事情节更加真实可信,让不少观众大呼过瘾,也让“秃然”梗和“爬山”梗,成为了今夏最为出圈的传播热词。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曾说过:“科学与艺术是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对于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来说,小细节的精心设计和大剧情的认真打磨同等重要。而对于一位专业的职业培训师来说,组织一堂优质的培训课程,同样也少不了知识干货的严密组织和教学案例的形象演绎。知识骨骼与故事血肉相互作用,才能让受训学员获得既专业严谨又生动难忘的高质量的培训体验。

而在新书《如何成为一名很厉害的培训师》里,作者王鹏程老师对培训课堂的知识干货和故事演绎有个更为形象生动的比喻:左脑和右脑

内容、逻辑、结构,这是培训的左脑知识;

故事、情绪、金句,这是培训的右脑情感。

如何零基础成为培训师(隐秘的角落里居然隐藏着成为优秀培训师的秘诀)(2)

“左右脑分工理论”是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提出著名的理论——

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记忆、分析、推理、五感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脑被称为“学术脑”。

右半脑主要负责视知觉、美术、音乐、想像、灵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所以右脑又被称为“艺术脑”。

如何零基础成为培训师(隐秘的角落里居然隐藏着成为优秀培训师的秘诀)(3)

斯佩里的“左右脑分工理论”提醒我们:不要只重视逻辑思维忽略形象思维,不要顾着使用左脑而闲置了右脑,这是对人类潜能的极大浪费。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开始认识到左右脑平衡发展的重要性,而在职业培训领域提出“左右脑概念”的,王鹏程老师是第一人。

王鹏程老师认为,只有让左右脑平衡的完美结合的培训,才是具备最扎实底层逻辑的培训,也是效果真正持久、企业真正需要、学员发自内心愿意投入的培训。

王鹏程老师,在中国职业培训界有个响亮的称号,叫“冠军导师”——

不仅自己是一位从业18年、长期活跃在500强企业培训界的著名培训师,还是连续三年培养出全国讲师大赛的冠军的导师

王鹏程老师的金手指到底有何魔力,能够在短时间里点石成金,让培训场景化平凡为神奇呢?答案就在《如何成为一名很厉害的培训师》这本书里。

一、有模型有游戏,培训专业又有趣

对于职业培训师来说,设计课程时,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搭建知识逻辑线。而搭建逻辑线最专业、最直观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设计出课程的系统模型。

1、左脑:培训恒永远,模型永流传

什么叫模型呢?

模型,就是用视觉化的图形、图像,系统地呈现出课程逻辑。

王鹏程老师的版权课程——职场幸福课,就有一个形象鲜明的“职场幸福钻石”模型。

如何零基础成为培训师(隐秘的角落里居然隐藏着成为优秀培训师的秘诀)(4)

如何提升职场幸福感呢?可以从这四个角度入手:思维模式、自我发展、人际关系、工作意义

思维模式,解决的是我和自己的关系。

自我发展,解决的是我和未来的关系。

人际关系,解决的是我和他人的关系。

工作意义,解决的是我和世界的关系。

这个模型,可以帮助学员有效串联起自我和他人、和世界、和未来的关系,不管是纵向发展还是横向联系,都能互利互惠,良性运转。

而这个模型的钻石形象,表达的是王鹏程老师希望学员通过学习职场幸福课,能成为秀外慧中、内外兼修的钻石型的实力人物。

很明显,课程模型的设计,不但可以帮助学员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同时也能有效展示培训师扎实的基础功底和高超的专业水准。

而同时,模型的图形展示,也是能够激活学员右脑的手段,很有利于学员们感知、记忆和传播。

2、、右脑:游戏在手,吃喝全有

在《认知天性》这本书里,开篇就提到一个观点:(人类)天性懒惰孕育了认知规律和心智模型,而“学习是挑战天性的必修课”。

客观地说,学习本身是很痛苦的。所以,职业培训师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通过设计与课程有关的故事、游戏、金句,减少学习的枯燥感,让学习变得简单有趣。

这个世界也许不是人人都爱学习,但一定是人人都爱听故事、玩游戏。将课程内容融入在故事和游戏中寓教于乐,这就是运用课程右脑的魅力。

在书中,王鹏程老师介绍了他在某次培训结束前组织的一次游戏。这个游戏不但过程生动有趣,最后的结果更是引发了学员们深深的思考。

在游戏开始前,王鹏程老师“煞有介事”地告诉学员们,自己有个“特异功能”:可以“隔空移物”,用意念把讲台上的蜡烛挪到教室最后一排桌子上。

学员们自然是不信,教室里哄笑声、嘲讽声不断。

但王鹏程老师毫不受影响,仍然认真地“表演”“特异功能”。

结果呢,蜡烛当然是纹丝不动。

就在学员们对这段“演砸了”的表演“幸灾乐祸”时,王鹏程老师却说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要挪动这支蜡烛,想是没用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采取行动。我们从小都有各种各样的梦想。现在也希望工作和生活能有所改变,可是没有行动的话,所有的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而思不如起而行。现在一天的课程结束了,如果你有所收获,有所触动,就赶紧行动起来吧!”

通过一个小小的游戏,不但让整个培训完美收官,更让学员们从心底里体会到了培训的实践意义。

这个游戏带来的豹尾效果,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举多得、锦上添花。

二、有实力有颜值,流量阵地永不失

以前有人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隐秘的角度》里的演员,没有一个大牌明星,但由于全员演技在线,让这部网剧备受广大网友追捧,豆瓣上超过65万人观看,评分稳稳定在8.9。

而这部剧也让有“文艺片男神”之称的秦昊知名度大增,两周之内上了21次热搜。

秦昊对此也不禁感叹:以前总觉得自己是拍文艺片的,不能和商业片沾边。现在才发现,拍商业片和文艺片并不矛盾。

所以说,这个时代并不仅看脸,同样也看脑。打造实力的同时,一样可以获取流量。

对于专业培训来说也一样。

王鹏程老师在《如何成为一名很厉害的培训师》这本书里,对于左脑和右脑有一个绝妙的比喻——

“只有左脑的培训,就好比一个瘦弱干瘪的人,虽然有骨架和内涵,但无法引起学员主动学习的欲望。

而只有右脑的培训,就像只有靓丽外表但没有内涵的人,虽然外表吸引眼球,但学员学习之后只有感官刺激,没有任何实质收获。”

培训课程必须做到内容详实、逻辑严密、结构明晰,这是课堂中的左脑意识,也是培训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

但一个优质的培训仅有左脑是不够的,还要搭配右脑的故事、游戏、视频、图片、金句,才能吸引学员对培训热情投入、全力以赴,成为为培训心甘情愿摇旗呐喊的死忠粉。

这个时代,我们欣赏有颜值有实力的人,同样也心仪有左脑有右脑的培训。

三、左脑思路右脑套路,打造实力更稳固

培训恒永远,模型永流传。那么,如何打造出既符合课程逻辑又能提升学员兴趣的课程模型呢?书里提供了6个设计思路。

1、三角模型

三角模型就是用三个高度提炼的知识点来构建课程的核心要素,而这三个要素一定是主题最核心的因素,任何一个都不能被第四个取代。

三角模型最常见的就是并列关系的知识、态度、技能,以及演绎关系的世界、环境、个人。

2、矩阵模型

矩阵模型就是用两个要素构建核心要素,而这两个要素的交叉运用往往都能全方位覆盖其所涉及的领域内容。

矩阵模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时间管理矩阵:通过紧急性和重要性的梳理,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归类到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任何一个象限中。

如何零基础成为培训师(隐秘的角落里居然隐藏着成为优秀培训师的秘诀)(5)

3、金字塔模型

如果核心要素之间有逐级向上、层层递进的关系,运用金字塔模型会让人对其内在结构一目了然。

比如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如何零基础成为培训师(隐秘的角落里居然隐藏着成为优秀培训师的秘诀)(6)

4、流程模型

流程模型是按照事务的先后顺序呈现的模型,而为了便于传播和记忆,往往把这几个流程内容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组成一个简便的流程模型。

比如当面试官邀请面试者分享过往的成就事件,培训师会建议面试者用到STAR模型。

SSituation):背景

TTask):任务

AAction):行动

RResult):结果

在什么背景下,你遇到一个怎样有难度的任务(列出难点),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最后取得了何种结果。

通过STAR模型的运用,不但可以让面试官了解面试者过往的成绩,同时也能当面感受面试者的逻辑思考和语言组织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STAR模型不仅可以应用在面试场合,自我介绍、竞聘演讲中同样也可以运用到。

5、状态线模型

状态线模型展示的是一定时间内事物的相应变化,适合呈现事物在某段时间内的发展变化情况。

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在职业生涯领域课程里,会根据职场人的年龄,把整个职场划分为生存期、发展期、梦想期,然后再讲解在不同阶段要面对的问题和采取的行动。

6、平衡轮模型

最适合做年度总结和制定新年目标的模型。

如何零基础成为培训师(隐秘的角落里居然隐藏着成为优秀培训师的秘诀)(7)

掌握了模型设计思路,既可以用来设计一门课程的总体模型,也可以设计其中一个知识点的模型。

2017年“我是好讲师”全国大赛总冠军张家瑞老师,是王鹏程老师的弟子,当时他的参赛主题是“SOS,拯救你的工作”。

这个主题本身不算多大的亮点,但真正引起评委兴趣的,是张家瑞老师在结尾时呈现的“SOS”课程模型。

如何零基础成为培训师(隐秘的角落里居然隐藏着成为优秀培训师的秘诀)(8)

S:Step by Step 逐个处理

O: Off-line Thinking 离线思考

S:Sleep and Relax 充足睡眠

SOS本身是国际求救信号,而在这里,它的含义是,运用用SOS模型拯救你的工作。

这个课程模型的设计,既没有曲解单词本来的意思,又延伸了求救的全新意义,升华了整个课程,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赞誉。张家瑞老师也由此获得了赛场第一,顺利拿到了总冠军争夺赛的入场券。

课程模型,不但学员喜欢,评委也青睐有加。这一招制胜的功夫,真不是盖的。

而在右脑故事画面感营造上,书里也介绍了6个重要的方法。

1、多用动词和名词

人的大脑更容易记忆动词和具体名词。所以讲故事时,尽量多用动词和名词增加故事的画面感。

就像这段对动画片《料理鼠王》里小老鼠雷米爬上屋顶的描述:

它先是“爬”过了下水道生锈的水管,“穿”过了木质甲板墙的墙缝,从阳台上面“爬”到了一个很古典味儿的铁艺栏杆上,接着又“跳”上了长满藤蔓的外墙水管,再“经过”一个18世纪风格的椭圆形窗户,它最终“抵达”了屋顶。

爬、穿、跳、经过、抵达,这几个动词的连贯运用,是不是画面感呼之欲出?

2、多用特定名词,少用总称

A字裙/裙子、云竹/植物、小狗和动物,就是特定名词/总称。

讲故事时,特定名词比总称更有力量。

如:

那家店的家具挺贵。

那家家具店的桌子是黄花梨的,肯定不便宜。

黄花梨桌子是不是比家具更有画面冲击力?

3、用比喻代替形容词

用比喻代替形容词来增加画面感。

妈妈是一杯酒,爸爸喝了一口,就醉了。

这是一位英国小朋友写的小诗。这个比喻,是不是童趣盎然又形象生动?

4、具体到细节

越是细节的内容,越有画面感。

比如这段话——

艳阳高照,喧嚣的蝉鸣,滚烫的马路,迅疾移动的车辆,还有那片宁静的海。

从头顶的太阳,高处的蝉鸣,到平行视线的马路、车辆,再到拓展视野的海,这样的背景呈现,是不是一幅画面呼之欲出了?

5、运用生活化场景引起共鸣

生活化场景几乎是每个成年人都经历过的。生活化场景描述到位,就能快速让学员产生共鸣。

王鹏程老师在讲述人格的课程时,就用了自己女儿的一段生活中的场景展示了不同场合下,不同人格的表现。

有一次出差回家,我拖着箱子打开家门。看到我6岁的女儿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她倚靠在沙发上,翘着小二郎腿。我妈妈坐在旁边,面前有一盘葡萄。我妈妈把葡萄皮剥掉,把葡萄瓤喂会给我女儿,还用蒲扇给她扇风。

听到我换鞋的声音,我女儿扑棱就从沙发上坐起来,然后葡萄盘子对说:“奶奶,我自己能剥!”

在奶奶面前惬意享受,在爸爸面前努力劳动,这个小姑娘的表现不仅形象呈现了面对不同人物的人格表现,更让学员印象深刻,从而顺利理解和消化课程内容。

6、演绎到位

培训师在讲故事时,如果能形象地演绎故事的情节,比如将孩子的稚嫩天真和老人的沧桑成熟表现得活灵活现的话,会给学员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而这样的演绎模仿越到位,就越有画面感,就越能有效带动学员的参与情绪。

营造画面感,讲好故事,会大大增加培训师的人格魅力,从而让学员接纳你、喜欢你,进而愿意认同和实践你所讲授的课程。

而我在做少儿思维导图课程培训时,就会运用比喻来和小学员们进行有趣的互动。

在课堂有一个教学游戏,请孩子们把虾、鸵鸟、狗、兔子、青蛙、鹦鹉、孔雀、鱼、老虎进行归类,但我故意不提归类的角度和数量,让孩子们自己思考。

结果有的孩子就在青蛙到底属于水生动物还是陆生动物上犯了难。

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青蛙是在水里生活的还是在陆地上生活的呢?”

孩子们回答:“有时候在水里,有时候在陆地上。”

“对啰!青蛙老是‘脚踏两只船’,一点也不专一。你们觉得应该怎么给它归类呢?”

孩子们听到“脚踏两只船”这样的比喻,都被逗得哈哈大笑,一下就明白了青蛙的归类属性——“两栖动物”。

课堂上这样的比喻运用,既生动又形象,还能引发孩子们的主动思考,效果比直接告诉答案好太多。

如果说以前上课,很多培训师只是下意识地在上课中运用一些简单的比喻、幽默的段子来增强讲故事的画面感,调动课堂氛围,而读了《如何成为一名很厉害的培训师》这本书,你会明白该如何有意识地运用简单有效的方法来营造案例的画面感,提升课程魅力,吸引学员兴趣。

《隐秘的角落》的火爆告诉我们,这个时代观众更欣赏有面子有里子的表演和剧集,影视界受浮夸流量困惑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而《如何成为一名很厉害的培训师》这本书告诉我们,任何时候,有逻辑左脑和形象右脑结合的职业培训,都是备受学员喜爱、备受企业欢迎、备受市场肯定的培训!只有这样有趣有料的培训,才代表着培训界真正有希望的未来。

最后,送上本书《左脑:底层逻辑,模型制胜》和《右脑:精彩演绎,锦上添花》两篇章节的导图笔记,希望能对在职业培训师这条道路上认真求索的你有所启发。

如何零基础成为培训师(隐秘的角落里居然隐藏着成为优秀培训师的秘诀)(9)

《左脑:底层逻辑,模型制胜》一章导图笔记

如何零基础成为培训师(隐秘的角落里居然隐藏着成为优秀培训师的秘诀)(10)

《右脑:精彩演绎,锦上添花》一章导图笔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