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在雪山上看完了他的一生(他一个人呆在北极洪荒中)
他坐在雪山上看完了他的一生(他一个人呆在北极洪荒中)因为太过荒凉,这个小气象站难以吸引到求职者。除了Korotki。唯独Khodovarikha这个气象站非常古老,还挂着太空人加加林的照片,用莫尔斯密码机,墙上是苏维埃时代的墙纸,时间就像停止了,仿佛与世隔绝。童年的经历让Arbugaeva对气象站一直保有好奇——到底谁能够在无人之地一直居住工作?带着这个好奇,两个月中,Arbugaeva访问了北极地区22个气象站,希望找到那些在地极边沿中“浪漫又孤独的狼”。但她发现绝大多数的气象站已高度现代化,年轻人们使用高科技工作。
这组照片是俄罗斯摄影师Evgenia Arbugaeva的作品《Weather Man》。
摄影师Arbugaeva花了近三周时间记录了一个北冰洋沿岸天气预报员的真实生活。
Khodovarikha是俄罗斯北部的气象站,此站距离最近的Tiksi城镇需要直升机飞行一个小时。整个站内只有Slava Korotki一人工作。
摄影师Arbugaeva小时候就住在Tiksi小镇,她跟着爸爸到访过一些气象站,不过后来她搬去了莫斯科。
童年的经历让Arbugaeva对气象站一直保有好奇——到底谁能够在无人之地一直居住工作?
带着这个好奇,两个月中,Arbugaeva访问了北极地区22个气象站,希望找到那些在地极边沿中“浪漫又孤独的狼”。
但她发现绝大多数的气象站已高度现代化,年轻人们使用高科技工作。
唯独Khodovarikha这个气象站非常古老,还挂着太空人加加林的照片,用莫尔斯密码机,墙上是苏维埃时代的墙纸,时间就像停止了,仿佛与世隔绝。
因为太过荒凉,这个小气象站难以吸引到求职者。除了Korotki。
Korotki,63岁,已婚,没有孩子。
在气象站,Korotki负责测量温度、降水与风力等。十三年前,他来到这里,也成为此后唯一工作和居住在这里的人。
在经过最初的短暂相遇后,Arbugaeva决定仔细拍摄Korotki的生活。
不过回到家的Arbugaeva无法透过无线电再联络到Korotki。
只能碰运气了,她租了一架直升机前往。结果坐直升机去拜访的那天,Korotki竟然对方来接机。
她好奇的问,“你知道我要来么?”,
他答道:“不知道,不过这里欢迎你。”
Arbugaeva开始了两个半星期的拍摄。拍摄时间正值冬季,天色很黑,感觉更显孤独。
北极光下,Korotki在距离居住地步行五分钟的气象亭记录气温数据。
双膝浸在巴伦支海冰冻的海水中测量水位。
Korotki把收集的所有数据记录在一个日记本里。
他居住的木屋有上百年历史。1933年,这里成了气象站,设施古老。
Korotki只能先把数据通过收音机传到另一气象站,再传输到莫斯科。由于大风和暴雪,数据传输会延迟几天。
他的办公桌上,有张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的图片。Korotki从1968年的报纸上剪下它并存放起来。
墙上也贴着苏维埃时期的墙纸,时间在这里仿佛静止。
在夏天通航季,轮船Mikhail Somov号为气象站运送物资,一年一次,每次旅途一个月时间。
摄影师说:大城市的世界对Korotki来说是陌生的——他也并不接受这样的世界。
“我以为,他是一个因伤痛而逃离世界的隐士,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他并不孤独。他就像消失在了冻原之中,消失在了暴风雨之中。他并不像大多数人那样拥有强烈的自我感。似乎,他就是风,就是天气本身。”
Korotki的妻子住在很远的俄罗斯联邦北部港口城市Arkhangelsk,但他很少去那里,因为每次去都要经过长途的旅行,而且他也不适应城市里嘈杂的环境。
在孤独的北极里,Korotki偶尔用火柴搭建小木屋来娱乐。
有时,Korotki也静静坐在自制小船上飘荡。
圆窗外是巴伦支海,这片位于北纬80°的海域由荷兰航海家巴伦支命名。
1596年,在阿姆斯特丹商人们的资助下,巴伦支率领他的船队第三次向北探险。
直到船只被这片海域冰封住。创造了当时人类北进新纪录。
船员只得留在北极越冬。当时天气如此寒冷,他们把指头伸进嘴里保暖,并经常受到北极熊袭击。
第二年夏天,小船才挣脱坚冰围困,回到自由水域。
1596年是这位航海家极度孤独的一年。但Korotki在这里平静生活了十三年。
(欢迎关注“米格尔街”MiguelStr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