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原爱的精神品质(看福原爱成长的24年)
福原爱的精神品质(看福原爱成长的24年)普通家长会怎么说呢?福原爱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时才4岁,那时候她的发球姿势还不是特别正确,也因此输掉了比赛。跟张怡宁打输了的时候哭,跟丁宁打输了哭,跟李晓霞打输了还是哭。哭到中国对教练在奥运赛场上让张怡宁“演戏”让福原爱一球,只为了让她输得好看一点。看了纪录片《福原爱,镜头下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我发现福原爱从小就是这样一个小姑娘。输了球就会难过地哭起来,但是哭得再惨也从来都不放弃,边哭边打。福原爱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所有的父母一个道理,孩子哭并没有什么,她会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才是最重要的。她的坚韧不拔和妈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所以我想跟大家聊一聊孩子哭的时候家长该怎么办。
10月21日,日本乒乓球选手福原爱宣布退役了。然后我突然发现一个时代好像就这样过去了,面对“铁打的福原爱”,中国“流水的大魔王”也已经完成了3次交接。出于怀念,我去看了日本电视台为福原爱拍得一部纪录片,名字叫做《福原爱,镜头下的四分之一个世纪》。
这部纪录片是从福原爱4岁开始拍摄的,期间持续拍摄了24年,一直到福原爱28岁,可以说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可以看到福原爱作为乒乓球选手的一生,看她是怎么一步一步成为日本乒乓球历史上的里程碑人物。
而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我突然觉得在教育孩子上面,我要向福原爱的妈妈福原千代学习。
孩子失败,哭了也没什么福原爱好像从一开始就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一个爱哭的印象,每次比赛输给中国大魔王好像都要哭一下算结束整个日程。
跟张怡宁打输了的时候哭,跟丁宁打输了哭,跟李晓霞打输了还是哭。哭到中国对教练在奥运赛场上让张怡宁“演戏”让福原爱一球,只为了让她输得好看一点。
看了纪录片《福原爱,镜头下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我发现福原爱从小就是这样一个小姑娘。输了球就会难过地哭起来,但是哭得再惨也从来都不放弃,边哭边打。
福原爱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所有的父母一个道理,孩子哭并没有什么,她会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才是最重要的。她的坚韧不拔和妈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所以我想跟大家聊一聊孩子哭的时候家长该怎么办。
福原爱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时才4岁,那时候她的发球姿势还不是特别正确,也因此输掉了比赛。
普通家长会怎么说呢?
“谁让平常你自己不注意的。”
很多家长在孩子考试失利的时候都说过这句话吧。但是小爱的妈妈并没有,她只是跟孩子说不要哭,然后告诉她不要紧张,只要把手张开打球就好了。还跟小爱说:“让对手得分你会更加伤难过对不对,总之就算不行,没关系试试看。”
镜头还记录到了另外一个输掉比赛的小男孩,面对这个孩子的眼泪,家长推了孩子一把说:
“人家都看着呢,还哭真不敢相信。”
“自己不好好练习有什么办法。”
“去打球,去。”
“人家等着呢,等你呢,听见没。”
受到妈妈鼓励的小爱虽然依旧再哭,但还是坚定地回到了赛场。而这个小男孩只能在赛场边接受来自长辈的责怪,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到球台边。
我能理解这个小男孩的痛苦。就好像北京奥运因为受伤而选择退赛的刘翔一样,明明已经努力了,可是别人并不觉得你虽败犹荣,而是觉得你的失败就是在证明你的无能,证明你还不够努力也不够优秀。你的努力别人都看不见,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能否定你辛辛苦苦留下的汗水。
镜头调转到福原爱妈妈陪着女儿练习的时候,小爱因为打得不好一直在哭,而妈妈并没有要求她不许哭,也没有因为小爱哭而觉得丢脸,只是问她还要不要练习。
对于福原爱妈妈来说,她能理解哭是孩子情绪的发泄,也任由孩子发泄。这是许多家长做不到的,我们总是把重点搞错,重要的并不是她坚不坚强或者有没有哭,而是在失败之后,她是否有重头再来的勇气和坚持到底的决心。
福原爱有,所以她成为日本首屈一指的乒乓球选手。
孩子还小,但也要遵守规则。小福原爱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时,因为发球姿势不正确,对面选手的教练就跟裁判员反映了这件事,裁判员也对小爱进行多次判罚。于是4岁的小爱就边哭边跑到妈妈的身边。
说实话,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责怪对面教练和裁判的。一个才4岁的小女孩,乒乓球都攥不住,手当然会不自觉地稍稍握住乒乓球一点,这种发球姿势既不能为乒乓球加转,也不能遮挡对方选手的视线,换做是我就算嘴上安慰着孩子别哭,心里也一定悄悄骂对面的教练和裁判员。
而福原爱的妈妈没有,还在比赛结束的第一时间让福原爱跟对方教练和选手道歉,因为违反规则就是对比赛的不尊重,对对方选手的不尊重,这些规则不会因为小爱年龄小而发生什么改变。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是否有因孩子年龄还小就忽视规则呢?
应该不少吧,起码我在生活中没少听到一句话:“孩子还小,算了吧。”
很多时候,孩子违反规则都被家长看做一件小事,但规则是什么?是维持这个世界正常运转的根本,也是一件小事上恪守底线的坚持。
这对于福原爱的比赛生涯来说可能只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比赛,但是在这场比赛中,妈妈给她建立的规则意识却可以让她终生受用。
比赛结束之后,面对镜头,福原爱的妈妈说:“技术上还是存在问题,发球这个技术不掌握,就算今年赢了明年也还是一样。”
然后福原爱的妈妈非常温柔地摸了摸小爱的头,说:
“接下来一年我们好好改正,下次再来!小爱会多多练习发球吗?”
回答妈妈的,是小爱缓慢却坚定地点头。
没错,就算今年对方教练和裁判员看在福原爱年纪小的面子上对她得过且过,可是福原爱总有长大的一天,别人也不会因为她年纪小就让着她。这个道理放在我们普通人身上一样适用,但是爱孩子的家长常常忘记了。
好的教育有多重要很多人看完纪录片都说,当年选中福原爱的导演真是神了,在福原爱起起伏伏的职业生涯中坚持24年也让人叹为观止。我也很好奇,为什么导演会在这么多孩子中选择一个连发球的发不好的4岁福原爱。
28岁的福原爱面对镜头也问出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当初选中了我呢?”
导演在纪录片中给出了让他们坚持拍摄的最重要的原因。
是在他们第一次拍摄的8个月后,已经5岁的小爱参加小学生集训。一起训练的小学生对小爱非常好奇,所以大家都在旁边看小爱打球。
因为大家的目光,小爱没有办法集中打球,击球训练也非常不顺利,于是就难过地哭了起来。
面对在乒乓球台前哭泣不断的孩子,家长是否能坚持下去?孩子是否能坚持下去。
小爱抱住妈妈的腿,哭着说:“别不练了!”
妈妈温柔且坚定地说:“妈妈没有不练,不练的是小爱。”
这就是好的教育,家长有家长的坚持,也能把这种坚持教给孩子。敏仪妈妈在网上看见一句话:“有的时候,一局游戏的胜负从开始就能看出来。”孩子的一生有时候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