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李春波十首最红的歌(那首李春波的小芳)

李春波十首最红的歌(那首李春波的小芳)随着小河淌从没流过的泪水辫子粗又长在回城之前的那个晚上你和我来到小河旁

酒后回来,朋友圈里又刷到了这首耳熟能详的《小芳》。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长得好看她又善良

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辫子粗又长

在回城之前的那个晚上

你和我来到小河旁

从没流过的泪水

随着小河淌

谢谢你给我的爱

今生今世我不忘怀

谢谢你给我的温柔

伴我度过那个年代

多少次我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

衷心祝福你善良的姑娘

多少次我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

我站在小河旁

李春波十首最红的歌(那首李春波的小芳)(1)

这是一首九十年代初期的歌曲,是由音乐人李春波创作并演唱的。按照李春波的年龄,1963年11月12日出生的他应该没能赶上那个火红的年代。即便是赶上了尾巴,李春波只有16-17岁,感情也不够成熟,最多算作是早恋。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文化大革命不同,始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展开,70年代末结束。当时的知青,相应毛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就是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本身是由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

这些所谓的的知识青年,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1970年代末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有知识有学问的青年。

这些城市长大的孩子来到农村,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担担。男孩子正值青春年少,很快的就和村里的姑娘们搞在了一起。《小芳》就是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李春波十首最红的歌(那首李春波的小芳)(2)

主人公爱上了一位叫做小芳的姑娘,一头乌黑的头发,梳着两根又粗又长的辫子。一双大大的眼睛,美丽传神。知识青年很快的迷醉了。两人卿卿我我,花前月下互诉衷肠。像所有的悲情故事一样,知识青年的爱情注定是劳燕分飞。政策下来了,他们可以回到城市,继续完成学业,过他们更光明的幸福生活。而农村里的小芳,只能是洒泪挥别。

当然,也有重情重义的人,愿意和心爱的姑娘在一起。不过,这里的主人公不在其列。

两个人来到他们相约的小河边,多年的爱情只剩下一句珍重。最后的吻别,姑娘的泪水无法阻挡知识青年追逐前途和梦想的脚步。

知识青年走了,就像志摩的那句诗: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年之后,一个酒醉的夜晚,他又想起了曾经的她。于是,便有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芳》。十年过去了,他和小芳都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不同的是:一个在繁华的都市,一个还生活在农村。

听歌者的吟唱,他后悔了吗?不该抛下青梅竹马的姑娘,奔向更广阔的前程?不太像。更多的是怀恋姑娘的长辫,姑娘的温柔,姑娘的眼睛和眼中那泓浓得化不开的秋水,还有姑娘的泪。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