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格勒被包围(列宁格勒被围困900天)
列宁格勒被包围(列宁格勒被围困900天)此时,德军虽然取得接连的胜利,但是它们所占领的领土也大多都是一些资源匮乏的技术型欧洲小国,并非资源大国。所以自1940年以来,德国战争机器的资源缺乏问题就越来越严重。公开发表演讲的希特勒列宁格勒,多少次在战火和死亡中摇摇欲坠,但最后,它还是成功地守住了,顶住了战火、饥饿和死亡。那么,是什么让它坚守了这么久?希特勒为何死磕900天,还是没能成功攻陷列宁格勒呢?列宁格勒保卫战中的苏军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在凭借纳粹上台之后,义无反顾地将德国引向了狂热的深渊。很快,德军的“钢铁洪流”便伴随着“闪击战”横扫整个欧洲大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由西向东地征服了多个欧洲国家。与此同时,厌恶共产主义的他也开始将下一个征服的目标选在了那个庞大的苏联。
二战时期最让人心惊肉跳的绞肉机之战-列宁格勒战役,是近代历史上被围困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以及死亡人数最多的包围战。在这场战役中,列宁格勒,作为苏联的第二大城市与苏联的交通和工业中心,遭到了德军长达900个日夜的围攻剿杀。
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苏军视角
彼时,德军凭借着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将列宁格勒围得水泄不通,既破坏了外围的铁路公路、也切断了外界与列宁格勒之间的物资运输通道,将列宁格勒彻底变成了一座孤岛。
在接下来的这900个日夜里,纳粹德国付出了50万士兵的伤亡、苏联红军则付出了350万士兵伤亡的代价,还有100多万列宁格勒的市民也被卷入这场战争之中不幸身亡。
列宁格勒,多少次在战火和死亡中摇摇欲坠,但最后,它还是成功地守住了,顶住了战火、饥饿和死亡。那么,是什么让它坚守了这么久?希特勒为何死磕900天,还是没能成功攻陷列宁格勒呢?
列宁格勒保卫战中的苏军
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在凭借纳粹上台之后,义无反顾地将德国引向了狂热的深渊。很快,德军的“钢铁洪流”便伴随着“闪击战”横扫整个欧洲大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由西向东地征服了多个欧洲国家。与此同时,厌恶共产主义的他也开始将下一个征服的目标选在了那个庞大的苏联。
公开发表演讲的希特勒
此时,德军虽然取得接连的胜利,但是它们所占领的领土也大多都是一些资源匮乏的技术型欧洲小国,并非资源大国。所以自1940年以来,德国战争机器的资源缺乏问题就越来越严重。
与此同时,德国与苏联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冲突也开始显现,而苏联正好是一个资源大国,所以侵略苏联便逐渐成为了希特勒眼前最好的选择途径。
就这样,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侵苏计划开始在希特勒的脑中构思而出。很快,德军重兵集结在苏德边境,希特勒公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起进攻,将苏联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巴巴罗萨计划战略图
此时的斯大林正忙于国内政治斗争,又盲目信任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所以并没有在苏德边境做好战争准备在德军发起入侵之后,措手不及的苏军被打得节节败退,一连丢失阵地。反之春风得意的德军,还打出了“3个月灭亡苏联”的口号。
时间来到1941年初秋,此时距离初夏开始的苏德战争,已经过去了整整三个月。此时为止,德军虽然还保持着进攻的姿态,但遭遇的阻力也越来越大了。
显而易见,反应过来的苏军反抗意志相当顽强,所以按照当前的速度,德军根本不可能在寒冷的冬天到来之前迫使苏联投降,也更别提将苏联的全部国土攻占下来了。
苏德战争的油画
列宁格勒绞肉机战役列宁格勒,作为十月革命的发源地,有着苏联第二首都之称,是苏联最大的工业中心与第二大交通枢纽,还是苏联在波罗的海的重要港口与苏联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的重要基地,更是彼得大帝拼尽全力为俄国打开的一个出海口,被誉为“欧洲之窗”。
德军如果能够占领列宁格勒,将获得波罗的海控制权,从此,德国舰队将在波罗的海横行霸道,以保证从瑞典等国获得的战略物资畅通无阻地供应德国。
反之,苏联将损失惨重、海军强国的梦想也会遭受剧烈挫折,就连苏联人民的斗志也会因此大受打击-因为德军摧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摇篮。
十月革命时的列宁格勒
8月下旬,气急败坏的希特勒,为了夺取列宁格勒、早日结束战斗,在北翼调集了32个步兵师、4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和1个骑兵旅的兵力,并配备6000门大炮、4500门迫击炮和1000多架飞机,向列宁格勒发动猛烈攻势。
希特勒扬言,要在9月1日占领列宁格勒,并在列宁格勒冬宫广场检阅军队,在列宁格勒阿斯托利亚饭店举行盛大的祝捷宴会。
列宁格勒保卫战示意图
苏联为什么能撑900天?然而,让希特勒没有想到的是,这场战役打了整整900天,远远超乎自己的意料。德军很快凭借着装备上的优势将列宁格勒围得水泄不通,并对列宁格勒城内的苏军进行无休止的狂轰滥炸。
对于列宁格勒地区的350万居民来说,德军无休止的炮轰,随时随地都在破坏他们的家园,夺取他们亲人的生命。
被轰炸的列宁格勒
当列宁格勒围城战进行到最激烈的1941年冬季到1942年春季时,寒冷的气候让列宁格勒的居民们一连几天都供应不上口粮。不得不搜寻雀鸟、老鼠当做食物,以避免被活活饿死。在那段时间,列宁格勒地区的鸟雀、老鼠竟然都被吃光了。
即便条件如此艰苦,苏联几百万军民也并没有屈服于德军的围城战,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斗志,顽强地与德军进行战斗。当时负责指挥作战的苏军朱可夫元帅,更是否定了一切撤退计划,号召城中军民“用胸膛阻挡敌人前进的道路。”
被围困在冰天雪地之中的列宁格勒居民
所以,在1941年冬,那段最艰难的日子来,列宁格勒人奇迹般地在拉多加湖冰面上开辟了一条冰上公路作为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生命之路”,来向城内运输物资、运出伤员,从而战胜严寒与饥饿的威胁。
这条道路非常危险,通过的车辆极有可能被雪阻塞、或因德军的炮轰导致湖面冰封的路面开裂而沉入湖中,死亡率非常之高。
冰天雪地里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虽然这条“生命之路”十分艰险,但还是有许多人甘愿冒着生命危险行走在这条随时可能丢掉性命的凶险道路上,为列宁格勒的坚守贡献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据后来的统计资料显示,这条“生命之路”运往列宁格勒的各项物资共有三十六万吨之多,进入列宁格勒的兵力人数更是达到了六个师,撤出的列宁格勒伤员共54万人。
列宁格勒保卫战中运输伤员
德军为何失败?忽略了什么?所以相比围城初期来说,城内的情况还是逐渐有了好转,列宁格勒的军民们也因此奇迹般地挨过了严寒饥饿。反倒是德军,情况却越来越不容乐观。首先,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目标过于明显,再加之希特勒的错误决策给了苏军足够的准备时间修建工事、构筑防线。
1947年7月上旬,当曼斯坦因率部冲到西德维纳河边时,曼斯坦因灵机一动,将德军伪装成溃退的苏军,开着缴获的四辆苏军装甲车去夺取德维纳河上的大桥。
很快,在德军诡计的突袭下,德维纳河上两座大桥被成功夺取,后续部队得以渡过德维纳河,使得列宁格勒迅速暴露在德军面前。
列宁格勒战中满目疮痍的列宁格勒
此时如果抓住德军机械化优势与战机立即攻打列宁格勒,列宁格勒必然会成为德军的囊中之物。
然而,希特勒却忽然命令德军坦克部队停止前进,因为他担心过于突进的德军坦克集群容易被苏军围歼,所以想等后面的步兵赶上来之后,步坦协同作战夺取列宁格勒。而正是这一等,错失了战机,给了苏联喘息与加强防线的时间。
德军战斗意图暴露,列宁格勒军民赶紧利用德军停战间隙夜以继日抢修并加固防线,使得列宁格勒防御力量大增,也给德军进攻列宁格勒增加了困难。再加之苏联冰上生命线的辅助与越战越勇的决心,将德军彻底死死地耗在了列宁格勒900天。
纪念列宁格勒保卫战胜利的雕像
就这样,苏联人从1941年一直坚持抵抗到1944年初,苏军下达了突破列宁格勒封锁的作战命令,上百万人向德军发起大规模反攻,最终击溃了包围列宁格勒的德军,也挫败了希特勒占领列宁格勒的战略意图,取得了战役的最终胜利。而列宁格勒这座城市,被称为“永不陷落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