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我们怎么预防中暑呢(立夏夏天第一个节气才到)
夏季我们怎么预防中暑呢(立夏夏天第一个节气才到)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所以说立夏养生重在养心!那么如何养心呢?传统中医认为,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因此,人们在春夏之交养生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心为阳脏,主阳气。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功能介绍 正脊&塑形:20年正骨专家纯手法、无痛调理颈椎病、腰椎病,盆骨塑形、胸腰塑形、面部塑形、富贵包、含胸驼背、高低肩!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更是;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交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夏,四月节。
立字解见春。
夏,假也。
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传统中医认为,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因此,人们在春夏之交养生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心为阳脏,主阳气。
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所以说立夏养生重在养心!那么如何养心呢?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养生专家提醒说,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人的心神易受到扰动,出现心神不宁。
个体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度有关。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此时不仅情绪易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特别是老年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在立夏之初就要做好自我调节,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立夏养生调理心情,关键要注重静养。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定、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也可积极参加一些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练习书法、下棋、种花等修心养性。
立夏饮食原则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礼记·月令》记载立夏“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立夏时节应多吃田野鲜蔬,益于养生。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均衡膳食在立夏显得尤为重要,每餐不要吃得过饱,避免造成胃肠道机能的损害;此外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
不要买变质的食品原料;膳食最好现做现吃;生吃瓜果要清洗消毒;在做凉菜时,应加蒜泥和醋,既可调味,又能杀菌,还有增进食欲的作用。
宜多食:具有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水芹,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等。
(ps:可以绿豆加生甘草煮水喝预防暑热虚脱的情况。)
宜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生葱,生蒜,辣椒,韭菜,海虾,牛羊肉等。
晚上宜梳头这里的梳头,指的是中医的“拿五经”。也就是用五指分别点按头部中间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梳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钟。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功能、增强分泌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经常梳头,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此外,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等。
常添午睡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视“静养”。立夏时天亮得早,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即使不爱午睡的朋友们也应该要增加午睡。
下午1点到3点气温最高,人容易出汗,午饭后,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所以,中午人们总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立夏之后应避免贪凉——阳气发散在外而中下空虚,不宜过多吃冷食、不用或适度使用空调。
另外温馨提示:夏三月,家中常备藿香正气液,原因咱们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