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舌尖上的上海米其林寻味之旅(米其林指南登陆上海)

舌尖上的上海米其林寻味之旅(米其林指南登陆上海)不过,这样的逼缇比不会每天都装,因为一顿要吃5个胶东大包子还喝汤的缇比,在这么装逼的米其林甭管几星餐厅里,根本吃!不!饱!叉烧的肉汁被镇在纤维里面,好似江河汇聚,而且里面的肉筋被内力打碎,入口及之松化,再配合用火云掌煎成的溏心荷包蛋。这叉烧太棒了,尘世间根本没有形容词来形容它了。还有这贴切的洋葱,让我有一种莫名的哀伤。吃了这碗饭令人感动的流泪,怪不得叫黯然销魂饭,实在太黯然,太销魂了!简直太好了!缇比:安利一家餐厅。人均1K 或许微贵,但它是米其林一星所以值这个价钱。我嘴巴很苛刻,上海同样的菜系我只吃这一家,我很喜欢他们家的私人定制服务……缇比:

舌尖上的上海米其林寻味之旅(米其林指南登陆上海)(1)

对于吃货来讲,9月21号是一个值得兴奋的日子。

全球销量最高的美食指南《米其林指南》在这一天首次登陆中国,并在上海发布了它在中国的第一本指南——《上海米其林指南》。

是不是想想还有点小激动?这意味着又一轮花式装逼机会摆在面前,缇比澎湃的内心就快按耐不住早已编排好的剧本。

未来几周缇比的朋友圈可能是这样的。

缇比:

安利一家餐厅。人均1K 或许微贵,但它是米其林一星所以值这个价钱。我嘴巴很苛刻,上海同样的菜系我只吃这一家,我很喜欢他们家的私人定制服务……

舌尖上的上海米其林寻味之旅(米其林指南登陆上海)(2)

缇比:

叉烧的肉汁被镇在纤维里面,好似江河汇聚,而且里面的肉筋被内力打碎,入口及之松化,再配合用火云掌煎成的溏心荷包蛋。这叉烧太棒了,尘世间根本没有形容词来形容它了。还有这贴切的洋葱,让我有一种莫名的哀伤。吃了这碗饭令人感动的流泪,怪不得叫黯然销魂饭,实在太黯然,太销魂了!简直太好了!

舌尖上的上海米其林寻味之旅(米其林指南登陆上海)(3)

不过,这样的逼缇比不会每天都装,因为一顿要吃5个胶东大包子还喝汤的缇比,在这么装逼的米其林甭管几星餐厅里,根本吃!不!饱!

比如说这堆盆栽。

舌尖上的上海米其林寻味之旅(米其林指南登陆上海)(4)

再比如这堆寡淡的草。

舌尖上的上海米其林寻味之旅(米其林指南登陆上海)(5)

消灭这盘肉大概不需要5秒。

舌尖上的上海米其林寻味之旅(米其林指南登陆上海)(6)

有同学会问,啥是米其林啊?这即吃不饱又不好吃,凭啥他说哪个餐厅好就哪个餐厅好,况且江湖上也不只这一款美食指南。

因为人家做的早啊!1920年米其林的红色手册开始正式售卖,到今天将近100年。21天养成一个习惯,100年的时间人们都在听米其林絮叨哪哪哪个餐厅好吃,自然觉得这玩意就是对的。

而且,米其林的确有一套很完善的评选体系,例如米其林根据五条标准给出评判:原料的质量、准备食物的技艺水平和口味的融合、创新水平、是否物有所值以及烹饪水准的一致性,一道菜加多少油多少盐都要规定出来。

日本料理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来米其林精神。它们很多时候重视材料好,摆盘精致,并不重视量足。再比如对原材料的要求,日本神户牛肉并不要求是神户产的牛肉,而是以神户标准产的牛肉。一头神户牛每天喝水只喝札幌啤酒,听古典音乐,并且有专人按摩,才能产出入口即化绝不会塞牙的牛肉。

这是为什么日本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米其林餐厅的原因之一。但这些条条框框显然不适合中国倜傥不羁的大厨们。

臭豆腐的原料是臭的,这怎么搞?三吱儿活吃小老鼠,估计老外也理解不了。难道要告诉他们燕窝是金丝燕的吐沫这样重口味的事情么?

缇比觉得,对于吃这样的事情,任何老外都没有资格给中国人打分。中国有没有什么未知生物?没有,都被中国人吃掉了。

当然了,米其林拥蹩会觉得你这是什么玩意啊,一点不精致、不考究。

中国有九大鬼菜,每一样制作流程都考究的要死。缇比这里单说一道排名第八的“风干鸡”。

这是藏菜,大师以极快的速度拔毛、取脏、填调料入鸡腹、缝上、挂于通风处(未放血杀死)。这时鸡必须还是活的,然后如风铃一般在风雪之中“咕咕”直叫。

这道菜的核心就是手法速度快。快到什么程度?与西门吹雪对决的人,往往一招过后,低头一看自己胸口一个血洞正在流血,然后才反应过来中招了,这鸡也差不多。

当然,又有人会说这邪门歪道,咱这米其林都是在餐厅厨房里比划,你说那冰天雪地还挂风口上的菜是不是耍怪。

但在厨房里老外一样搞不过中国人。想点评中国菜,必须了解其背后的文化。中国人对于用餐体验有不同的理解,八大菜系各有特色,做法各异,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菜在摆盘上都很考究,“精致”也不一定是中国厨师着重追求的。

再比如,中国的后厨分工极其细致,切菜、雕花、掌勺、摆盘,均有不同的大厨在负责。一盘味道精美、设计考究的菜品,是整个团队合作的结果。而相反,其他国家对于帮厨的技术没有过高的要求。

文化上的鸿沟注定米其林在中国,尤其是中国内地找不到真正的美食。

北京最地道的手切羊肉,要么是名不见经传的苍蝇小馆,要么是牛街上的人声鼎沸清真馆子。想去测评?米其林的评委要先学会排号等位。

想玩高端?你以为上海外滩或是北京CBD光鲜艳丽的餐厅就代表了这座城市的高端?北京胡同里那些曲径通幽,连门牌都没有的会所,没有老司机带路米其林的评委即使找到了也没有吃的资格。

不过,对于商业气息浓郁的品牌来讲,米其林是一个很好的推广途径。这里还有个疑问,这样精致的装逼道具为什么不早一点来中国?

《米其林指南》官方一直对这个事情没有表态。但《米其林指南》国际总监米高·艾利斯却说了《米其林指南》为什么来上海。

“上海是中国经济的明珠,既融汇了世界文化,同时又富有独到魅力,集聚着丰富、多元、经典的全球美食。这里的餐饮业既拥有深厚的积淀又富有创造力,水准高端而又生机勃勃,深深吸引着米其林指南,更在国际美食蓝图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但在网友看来,米其林看中中国无非两点:1、拓展欧洲之外业务;2、中国出境游日益火爆。

可是米其林“法国特色”或者“传统欧陆菜色彩”偏好,必定会令中国厨子们蛋疼菊紧。并且这其中还伴随着评委们一些怪异的评审观点。

比如,香港半岛酒店旗下的包括中餐厅嘉麟楼、欧陆餐厅Felix在内的任何一家餐厅至今也没有获得过一星或以上推荐。米其林评委的理由是,香港半岛酒店的气氛已多于美食,有喧宾夺主的态势。

即使在口味与法国更相似的欧洲其他国家,那里的大厨也越来越不待见米其林。西班牙美食评论家朱丽亚•佩雷兹•洛萨诺指出,米其林迫使西餐大厨们不得不走高端法系大菜模式,因为每个食客来到米其林餐厅都期待品尝到“品鉴菜单”上那一系列复杂的菜品。

生性火爆,且大名鼎鼎的美味天王安东尼·波登,对于首位获得三个米其林三星的顶级法国大厨Alan Ducasse的评价是,“我觉得他的食物非常装逼”。

舌尖上的上海米其林寻味之旅(米其林指南登陆上海)(7)

这些小插曲背后透露出来的一个事实是:在世界各地,许多扬名立万的名厨,都是由米其林的星级厨师一手教出来的,这就在高档餐厅的厨房里形成了一个“米其林江湖”,让指南偏爱的法系菜式得到无形推广。米其林在世界上已经形成了一张不断扩大的法餐关系网。

但显然,米其林对此不愿意作出改变,米其林(中国)投资公司总裁方诺德先生提到,米其林指南的评审标准全球一致,不会改变,上海与巴黎、纽约、东京等其他国际大都市一样经过米其林指南国际化标准评审。

这究竟是一套什么样的评审体系,其实至今没有人说的明白。但无论是《时代》对米其林匿名评委的采访,或是《米其林指南》国际总监米高·艾利斯自己,都不约而同指出过,《米其林指南》的评价系统更像是一套严谨的科学分析方法。

“创新固然重要,但这种创新是否能够在菜品中得到平衡体现,会不会过度夸大,都是我们考虑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像普通吃客光凭直观口感而断定‘好不好吃’,这点在评价体系里是不存在的。我们强调需要有尝一口就知道原料新鲜程度的天才,而非一个吃货。”

虽然,缇比还是没有看懂米其林这帮人究竟是怎么吃东西的,但显然对于正常人来说,吃并不是为了装逼,而是吃饱、吃好,显然一个中国化的美食评审品牌会更接地气一点。

事实上,中国也不乏针对中国人口味的美食榜单,如携程推出的定位为让世界味满足中国味的“食美林”,以及赶在米其林发布之前抢位发布的“一大口”。这些似乎更加以中国人的视角去评估美食榜单。

中外美食榜单之争是否会就此打响呢?缇比表示相当期待。

——TBO千人读者社群&欢迎加入——

添加管理员p1240888257

城市 公司 名字 实名申请

媒体聚焦 观点切磋 资源对接 广交英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