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张伟认真起来没有别人什么事(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自个儿满意)

大张伟认真起来没有别人什么事(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自个儿满意)那时候大张伟还叫张伟,不像现在话多嘴碎,总是安安静静地呆在一旁,不怎么跟人说话。主唱的位置一直空着,乐队始终没成行形。直到有一天,王文博突然想起了自己的邻居——大张伟。二十一年前,大张伟本应在乐坛的期待下,上演一段摇滚传奇。然而,走了“歪路”的他,最后被扣上“背叛摇滚”的帽子。其实,大张伟从来都不是摇滚乐的叛徒,而是其坚定的践行者。1998年,14岁的王文博冒起了组乐队的念头。本找了一个音色像窦唯的主唱,结果人家志不在此,天天想着踢球。没过多久就被王文博开除了。

大张伟认真起来没有别人什么事(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自个儿满意)(1)

“我们能不能不分手,亲爱的别走。全世界都要你来爱我,难道你就不会心痛。”

2009年的夏天,三个大男孩站在舞台,哭得稀里哗啦。这是出道18年来,他们在观众面前哭得最伤心的一次。

这也是他们的第一场演唱会,却也是最后一场。

主唱大张伟紧紧地握着拳头,哽咽地说道:“这些年来最大的感受,就是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都会离开你。”

二十一年前,大张伟本应在乐坛的期待下,上演一段摇滚传奇。然而,走了“歪路”的他,最后被扣上“背叛摇滚”的帽子。

其实,大张伟从来都不是摇滚乐的叛徒,而是其坚定的践行者。

01

1998年,14岁的王文博冒起了组乐队的念头。本找了一个音色像窦唯的主唱,结果人家志不在此,天天想着踢球。没过多久就被王文博开除了。

主唱的位置一直空着,乐队始终没成行形。直到有一天,王文博突然想起了自己的邻居——大张伟。

那时候大张伟还叫张伟,不像现在话多嘴碎,总是安安静静地呆在一旁,不怎么跟人说话。

王文博知道大张伟以前在合唱团当领唱,还在好多国家巡演过。后来因为变声倒嗓,退出了合唱团。

大张伟认真起来没有别人什么事(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自个儿满意)(2)

为了乐队能组起来,王文博天天上大张伟家求着他排练。不过每次都被他妈妈轰出去,觉得这孩子不是正经人,整天打扰他儿子做作业。

妈妈不知道的是,在好学生的外表下,大张伟其实有颗反叛的心。

他经常偷偷写歌,骂学校骂老师,反正,学校里没地出的气,就靠音乐来发泄。这个成绩在年纪名列前茅,拿过“六大智慧少年“的男孩,唯一的梦想是当个小痞子,让女孩都围着他转。

这种反差,注定要与摇滚结下不解之缘。

随着贝斯手郭阳的加入,乐队正式成立。

“搬来沙发木桌 ,丢掉的弹簧床,来舒舒服服地聊天和去瞎想。如果很难过,没什么值得悲伤 。只要在一起,心情就会舒畅。”——花儿乐队《钢镚聚集地》

他们在某个废弃大楼的的二层,搬来沙发和床,在这弹着吉他唱着歌,建造着属于自己的乌托邦。少年的失落与彷徨,都遗忘在了歌声里。

无处安放的荷尔蒙,终于在乐队找到出口。而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人生就此改变。

大张伟认真起来没有别人什么事(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自个儿满意)(3)

02

这支组建没多久,名字都还没想好的乐队,一个大馅饼,就突然砸到他们头上。

麦田守望者的贝斯手大乐,总爱去一家店里喝豆汁。某天,在店里的大乐,突然听见了排练声,循着声音找去,发现了正在排练的三个少年。

大乐个子矮,敲着窗户想让他们仨开门。结果,大张伟以为大白天闹鬼,只见声音不见人。见到大乐,还怀疑人家是人贩子,要拐卖自己。

在大乐的邀请下,三个男孩来到忙峰酒吧做暖场演出。昏暗的灯光,烟酒味混杂着的空气,台下乌黑黑的人群——在这个成年人的天地里,14岁的大张伟唱响了自己的青春之歌。

整场表演7首歌,用了7分钟。忙峰的老板付翀,看完演出只说了一句:我X这什么情况?

一句话:看对眼,走心了。

付翀当机立断辞去酒吧的工作,成立新蜂唱片公司,签下了这支乐队。中国第一支未成年乐队就此诞生,而它也拥有了自己的名字——花儿乐队。

青葱少年,就这样闯进了摇滚乐的世界。

大张伟认真起来没有别人什么事(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自个儿满意)(4)

大张伟那时候近视,乐坛里的人不认识几个。按他的话说,都留着大长头发,酒吧里黑乎乎的,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有一次,又是一个留着长头发的人帮他调效果器,他以为别人动他东西,一急了就说:“你干嘛那!别动我东西!“ 最后被付翀骂了一顿才知道,那是唐朝乐队的丁武。

大张伟认真起来没有别人什么事(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自个儿满意)(5)

不止是丁武过来帮忙,还有崔健的鼓手过来给他们的地鼓塞棉花(让音色更好),张亚东的琴拿去给他们排练,何彪亲自给他们调鼓。

可以说,花儿乐队自诞生起,就被赋予了太多期望。

1999年,花儿的第一张专辑正式面世。三个叛逆的少年迅速成为青少年的偶像。最红的时候,每天上千封的信寄到唱片公司;一放学,一堆女孩在门口等着他们。

大张伟认真起来没有别人什么事(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自个儿满意)(6)

女孩问:“要不要晚上一起去迪厅玩?”“去完晚上住你家。”

大张伟诚实地回答道:“不了,我明天还有小测验呢,要赶着复习。”

总想让女孩围着他转,真来了,又变成傻小子了。

去年在《乐队的夏天》大热的新裤子,也曾是花儿的“同期练习生”。

忙峰、开心乐园——这些酒吧是他们青春的战场;抒发不完的情绪,一唱再唱的歌,是他们青春的注脚。

大张伟认真起来没有别人什么事(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自个儿满意)(7)

就这样,懵懵懂懂的大张伟享受着成名带来的快乐,也在稀里糊涂间,当上了“第三代摇滚领军人”。

只是,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价格。

在与新蜂的合约中,花儿在新蜂时期所有歌曲的终身著作权及领接权以每首3000元的价格买下。这意味着,如果大张伟想演唱或录制自己的歌,都需要找新蜂授权。

以至于后来他自己都说:“怪我14岁是一傻子,自己活该签了那么不平等的条约。”

成名之后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公司逼着他们每天练琴、编曲,课余和周末的时间全都被占用。做音乐原本是一件开心的事,到最后变成每天机械式的重复。有时候,两分钟的鼓甚至能录上14小时。

而上台演出时,台下的观众受不了摇滚乐里的失真,嫌太吵,都捂着耳朵听。

大张伟觉得太扫兴了。唱歌没人听,还有意义吗?

他和付翀在音乐理念上也无法统一。在准备《你是我的罗密欧》这张专辑时,付翀认为这张专辑失去了摇滚乐的精神。浮夸,歌词直白,没有了叛逆和愤怒。

但在大张伟看来,愤怒不仅二,还不值钱。

更重要的是,摇滚乐已经无法带给他热情。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再加上父母双双下岗,做摇滚乐,给不了他经济支撑。

所谓的摇滚精神都是书上的,不是自己的。大张伟不想30岁了还在五道口瞎混,生活没着没落。

2004年,解约无果的情况下,花儿把自己的东家新蜂告上法庭,结束了5年的合作。最后花儿赔了40万,这些年挣的钱,基本都搭进去了。

事后,新蜂专门出了张花儿的音乐合辑《I Love mmm》。mmm就是music,money,more。付翀始终认为,花儿为了钱,抛弃了摇滚乐。

在大张伟眼里,只不过是“遵循内心,路见不平,绕道而行。”

大张伟认真起来没有别人什么事(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自个儿满意)(8)

03

2005年,一曲《嘻唰唰》红遍全国。

“杀马特“的发型,夸张的服饰,大张伟从桀骜不驯的摇滚少年,瞬间变成了”葬爱家族“的一员。转变之大,令人错愕,恶评也随着而来。

“low”、“俗“、“摇滚乐的叛徒“,帽子多的戴不过来。

大张伟认真起来没有别人什么事(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自个儿满意)(9)

可是大张伟不理会。节目上该说笑话还是说,衣服该穿的多奇怪还是穿,音乐该闹腾还是闹腾。

百代一心想把花儿打造成内地的五月天——倔强干净的眼神,唱着少男少女关于青春的共鸣。万万没想到,最后走了条“歪路“。

只不过,旁人看来是歪路,对于大张伟来说,是他自己想走的路。

“我成不了大艺术家,我只想做开心的音乐。“

在他看来,音乐只是抒发情感的方式,摇不摇滚,背不背叛,都是他人赋予音乐不必要的意义。随心而动,才是音乐的本质。

大张伟认真起来没有别人什么事(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自个儿满意)(10)

这也是为什么他脱离新蜂后,开始创作出《嘻唰唰》、《穷开心》、《我的果汁分你一半》这类互动性极强的音乐。

转型期间,花儿乐队虽被一些圈内人“不耻”,但随便上街拉一个人,都能哼上一句《嘻唰唰》,足以证明他们的热度。

毕竟,谁会拒绝开心这件事呢。

花儿乐队成为各大颁奖典礼的常客,歌曲的MV还在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播映。当年的风光,与TFBOYS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张伟认真起来没有别人什么事(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自个儿满意)(11)

然而,盛世之下,暗藏杀机。花儿乐队,终究也逃不过。

04

大张伟是一个听歌很广的人。从港台到欧美,基本上能听的歌他都听过了.

在他的硬盘里,几千首歌以D3 D4的形式存在。当时音乐获取途径远没有现在这么简便,写歌时碰到熟悉的旋律,想找回出处,也找不到了。

听着听着,他也发现些事:“怎么好多港台的流行歌都跟国外的歌一个调啊?”

天真的大张伟,以为其他音乐人这么做没事,自己也可以这么做。

而当“抄袭”的斥责如洪水猛兽般向他涌来时,他才知道事态的严重。

2006年,花儿乐队两张专辑中的13首歌被指认有抄袭嫌疑。3月14日,有四首歌经鉴定属于抄袭。

百代公司决定连夜收回准备上架的20万张花儿乐队《花天囍事》的新专辑,并与索尼达成协议,分享《嘻唰唰》版权。

大张伟认真起来没有别人什么事(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自个儿满意)(12)

铺天盖地的讨伐也从四面八方涌来。

“看看今天的花儿……就像他们当初抛弃新蜂一样,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对物质及名利的过度苛求,以至于踩线过界,道德沦丧。花儿今天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从音乐协会到主流媒体、八卦论坛都是一边倒的批评。人们痛心且愤怒,当初那个青春无畏的花儿乐队,原本应续写中国摇滚乐的篇章,最后却落入这般田地。

面对质疑,大张伟却表现得很朋克。

“我就是因为之前抄袭的那个心情,后来写出《穷开心》的。我觉得既然全世界都质疑我,那我就纯用一个大家全知道的旋律。《穷开心》没有一个音是我写的,全是以前老北京相声那唱段,反正那也没版权。就有一种逆反心理,反而做出了一个不错的音乐。”

大张伟认真起来没有别人什么事(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自个儿满意)(13)

《穷开心》至今依然是大张伟最满意的作品。传统曲艺和流行乐的结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而这首歌的创作,跟以前一样,依然是听了6个G的曲艺,三弦写出来的。(要知道那时候一首音乐才几百K啊。)

这首歌旋律看似简单,其实是加了朋克和说唱的基底,而中间的伴奏则是运用了蓝调音乐的韵律。

《穷开心》也是至今很多人心中最喜欢花儿的一首歌。歌词简单有趣,旋律朗朗上口,能够驱散一切烦恼。

那些用音乐治愈了听众的人,自己却不总是开心的。

大张伟认真起来没有别人什么事(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自个儿满意)(14)

“抄袭”风波期间,大张伟把自己关在卧室,不跟任何人沟通,每天就靠着吴宗宪的综艺缓解心情。除了抄袭,当时乐队还被各种负面新闻缠身,基本上每个人都到了崩溃的临界点。成员们也疲于奔波演出,想换一种方式生活.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2009年,花儿乐队正式解散。

15岁到25岁,人生中能想到的美好,都在这个年龄段了。而大张伟回忆起乐队五味杂陈的十年,总结了一句话:

“都是福祸双行,我只要是那起一点,祸就出来了。”

15岁的摇滚少年,一定预料不到,自己有如此跌宕的十年。

05

单飞后,麻烦事依然不断。

因为低血糖发作,在访谈中走神、口吃,精神恍惚,还时不时自言自语。视频曝光后,他被怀疑犯了毒瘾。

“毒瘾“加”抄袭“,可以说要了一个艺人的命。很多人甚至痛骂:”大张伟滚出娱乐圈!“

09到14年间,大张伟能接到的工作少之又少。只能靠着“接下茬”的才艺,出现在一些综艺节目里,说点段子,逗人一乐。

但是对待综艺,他从来都不马虎。

平时听到别人说了有趣的话,他会随时拿本子记下;过了一段时间,他就把这些话进行整理,分门别类,好让它们用在看起来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接下茬”才艺中。

大张伟认真起来没有别人什么事(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自个儿满意)(15)

音乐不能守旧,对待综艺,大张伟也是这个态度。

当然,能接到演出相关的工作,自然是最好的。为了能有演出的机会,他甚至让公司把自己的演出费降下来,多走点量。对他来说,能多在舞台上表演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观众不待见他,但该写歌还是写歌。年近30,已经过气了两回的大张伟,特地出了一首《唱什么都红不了》来讽刺自己。谈起抄袭,他也毫不避讳,说“音乐才华已经不剩什么了,只是个音乐裁缝。”

就在大张伟萌生退出这个行业的念头时,一颗蜜枣又送到了他嘴里。

14年大张伟签约恒大。当年的春晚导演冯小刚想在晚会里加首喜庆闹腾的歌,老板宋柯便推荐了他。

跟稀里糊涂当上“第三代摇滚领军人”一样,大张伟也在莫名其妙间上了春晚。一首《倍儿爽》再次成为大街小巷的“神曲”,颇有《嘻唰唰》当年之势。

《倍儿爽》这首歌的灵感来自于大张伟的妈妈在大热天喝完可乐后打了个嗝,大声地蹦了句:“倍儿爽!”“原来人在最开心,最释放自己情绪的时候会说这个词啊。”

这首迪厅金曲就此诞生。

大张伟认真起来没有别人什么事(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自个儿满意)(16)

越来越多综艺节目开始找上大张伟,《跟着贝尔去旅行》、《天天向上》、《拜托了冰箱》频频出现他的身影。

而观众们,也越来越喜欢这个“嘴碎”大男孩,对过去的事情,也慢慢有了了解。于是,许多人开始剖析他,认为他是个生错了时代的天才,早已看透世间的一切。

而大张伟,总是拒绝这种深刻,说自己是浅薄地活着,一切只为了开心。

20周年的演唱会,在别的艺人看来是个里程碑,肯定要办得与众不同。而对于大张伟——20周年演唱会,不走情怀,不走炫丽,只有两个字::开心。

就像不要赋予摇滚乐什么意义,20周年的演唱会,也只求此刻此刻的快乐。

二十年后,大张伟与彭磊在《乐队的夏天》相遇。曾经同是新声代乐队的顶流,最后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而被问及是否后悔没有坚持乐队时,大张伟依然坚定无比地回答道:

“我所有的决定都是对的,我一直在坚持我自己。”

跌跌撞撞的人生从未改变过他。只要拿起吉他,他依然是那个横冲直撞的15岁少年。

大张伟认真起来没有别人什么事(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自个儿满意)(17)

06

梁文道老师曾经提过一个观点:艺术的道德感。

它其中一方面包含了诚实。所谓诚实,即是在艺术中不撒谎,想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直接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创作一个作品,不会保留某些东西、说些讨好大家的话。

从诚实这方面来看,大张伟是一个艺术道德感极高的人。

从朋克到神曲,再到EDM 他在音乐道路上的每一步,都在表达自我。也许有些歌旁人看起来有点“low”,但这就是他的生活。

年少时的大杂院,就是围绕着这些所谓“low”的人,也正是这些人,养育了他的说话方式,他的处事态度。

“low”对他来说,是回到最初,是不忘本。

大张伟认真起来没有别人什么事(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自个儿满意)(18)

所有人都想做高级的音乐,力争走向神坛;而大张伟却“自甘堕落“,用童真的幻想、最接地气的歌词,让音乐回到最原本的模样,让它带来最简单、最直接的快乐。

“这个世界永远不会让你满意,但是我们做音乐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我们自个儿满意。”

在我看来,摇滚的精神从来都不是反叛,而是逆流而上,坚持最纯粹的自我。

大张伟从来都不是“摇滚乐的叛徒“,而是它坚定的践行者。

2019年,36岁的大张伟已经出道20年了。

在这个特殊的节点里,《那些都不是我》这首歌,作为这20年的自我总结。

“做过的那些梦依然炙热,那些都是我。”

历经沉浮的20年,变幻无穷的音乐形式,永远不变的是对音乐的初心。

“男孩懂得理解世界的灵魂,懂得与这个世界交流。可男孩又不完全是一个炼金术士,他与同伴炼金术士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在成为炼金术士的途中,仍在坚持自己的梦想。”

在人生这条路上,坚持自我绝非易事。自我被现实裹挟着,踉踉跄跄地奔向你;你低下头看着它, 无奈的摇摇头,一声不吭地离去。

可是,若我们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我们又如何能面对生活?

大张伟若是依然做着他不喜欢的摇滚乐,贩卖着无意义的愤怒,他又会是今天的他吗?

每一个坚持自我的人,都是别人眼中的异类。

但我们必须知道,在人生的乐章中,自我才是永远的主旋律。来尘世走一遭,为的是在人生这团迷雾中,找到自己的模样。

愿你的“自我”永远在“滋滋”地作响,翻腾不休,就像火柴上的一滴糖。也许生活会将我们烤得外焦里嫩,但这颗糖,却让我们更加香气扑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