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的父母对孩子说的话(孩子3岁前要和妈妈一起睡)
李玫瑾的父母对孩子说的话(孩子3岁前要和妈妈一起睡)孩子接下来的表现让这位妈妈陷入痛苦的深渊,孩子在吃母乳的时候竟然连看都不看妈妈一眼,吃完就忙着找奶奶抱。她想去抱孩子的时候,婆婆也会嫌弃她不会抱,只会惹孩子哭,不让她抱。因为婆婆管得太好,这位妈妈没有机会管理孩子,照顾孩子的时候就会笨手笨脚。孩子3个月以后,吃夜奶的次数减少,婆婆干脆陪着孩子一起睡,也避免频繁到他们房间去。我们常听说“孩子跟谁睡就跟谁亲”。看似有些夸张,但实际上从心理学上来讲还是很有道理的。曾有一个粉丝朋友发私信倾吐苦水,她是95后的妈妈,很年轻。孩子出生后,公公婆婆一起来帮她照顾孩子。婆婆才40多岁,年富力强,照顾孩子很有一套,把孩子照顾得妥妥贴贴。坐月子的时候,这位妈妈很开心,因为只要给孩子喂完奶,她就解放了,婆婆会赶紧把孩子抱走照顾。即使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是婆婆跑过来换尿布。她有大量的时间刷手机、睡觉,日子过得很舒坦。
文 | 凝妈
很多年轻的妈妈都是职场妈妈,工作特别忙,无法陪伴孩子,会把孩子交给老人或者保姆照顾,有的会在晚上回家陪伴孩子,有的则远离家园,一去数日,晚上也无法陪孩子一起睡,孩子只能跟着老人或者保姆睡。
有个邻居是电视台的记者,工作特别繁忙,当然工资特别高,有能力请保姆。孩子刚出满月,她就因为忙着到处采访,让保姆照顾孩子。晚上回家也会比较晚,如果陪着孩子睡觉,她一晚上休息不好,影响第二天的工作状态,她就索性让保姆带孩子睡觉,自己图个清闲。
她当然也想和孩子亲密接触一下,但是当她有时间想陪着孩子一起睡的时候,孩子却不愿意跟着她睡。为此她很伤心,感觉好像是给别人生了一个孩子。当她跟我说起这事的时候,眼含泪光,心里那种难受劲溢于言表。我跟她说“陪孩子睡觉,虽然辛苦点,还是坚持陪着他睡吧”。她很疑惑“我生的孩子,为什么还不如保姆陪他睡几天?”
我们常听说“孩子跟谁睡就跟谁亲”。看似有些夸张,但实际上从心理学上来讲还是很有道理的。
李玫瑾:孩子闻到你的气味,他就觉得你亲曾有一个粉丝朋友发私信倾吐苦水,她是95后的妈妈,很年轻。孩子出生后,公公婆婆一起来帮她照顾孩子。婆婆才40多岁,年富力强,照顾孩子很有一套,把孩子照顾得妥妥贴贴。
坐月子的时候,这位妈妈很开心,因为只要给孩子喂完奶,她就解放了,婆婆会赶紧把孩子抱走照顾。即使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是婆婆跑过来换尿布。她有大量的时间刷手机、睡觉,日子过得很舒坦。
因为婆婆管得太好,这位妈妈没有机会管理孩子,照顾孩子的时候就会笨手笨脚。孩子3个月以后,吃夜奶的次数减少,婆婆干脆陪着孩子一起睡,也避免频繁到他们房间去。
孩子接下来的表现让这位妈妈陷入痛苦的深渊,孩子在吃母乳的时候竟然连看都不看妈妈一眼,吃完就忙着找奶奶抱。她想去抱孩子的时候,婆婆也会嫌弃她不会抱,只会惹孩子哭,不让她抱。
她内心很是绝望,自己怀胎十月好不容易生下的孩子,竟然不和自己亲,生他、哺育他,贪恋的却只有自己的子宫和奶水,恐怕一旦断了母乳,孩子连妈妈是谁都不知道了。
刚看了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教授的一个视频,讲的是“为什么3岁以内的孩子必须跟妈妈睡”,视频中是这样说的:
广州动物园有只白老虎,很珍贵,动物园想给老虎配对,但是在国内很多动物园找了老虎配对,都被白老虎咬伤了。
后来专家说要知道老虎的出身,查到是在西班牙,于是从那里借了一只老虎。两只老虎见面后,两目相视,当它们能够近距离接触的时候,互相走到对方的后方,闻了闻气味,然后并排着向前走去,这两只老虎配对成功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动物最原始的识别就是靠嗅觉,靠气味。人类虽然进化得很高级,但是在生命早期也是气味进行识别。
当孩子总是稳定地闻一种气味的时候,他会记住这个气味,他再次识别气味的时候,身体细胞会告诉他这是一个让他感到放松的人,即使眼睛睁不开,他也能够准确判断,会睡得很安稳。睡觉恰恰是人排味最浓的时候,如果孩子闻到你的气味,他就觉得你亲。
所以,妈妈跟孩子睡,就是让孩子记住你的气味,才能跟你亲。
3岁前不陪孩子睡,想再陪孩子很难大宝11个月断奶,之后跟着奶奶回了老家,白天跟着奶奶玩,晚上跟着奶奶睡。
我们每天给他打一个电话,开始他还热情地叫爸爸妈妈,过了不久他就不想接电话了,这心里的滋味别提有多么失落。
大约一个月回去看他一次,只陪他几个小时。开始他看到我们的到来,眼泪汪汪的,使劲搂着妈妈的脖子,让妈妈抱。走的时候,他大哭着不让爸爸妈妈走。几次之后,他就麻木了,爸爸妈妈就像一个普通客人,来了走了都不会有什么情绪波动。
3岁后回来上幼儿园,我们终于又在一起了,可是他不肯让妈妈陪着睡,非要跟奶奶睡。他4岁的时候,奶奶生病住院2周,无奈地跟妈妈睡了两周,可每天都会念叨奶奶。
奶奶出院后,身体还没有好利索,大宝又迫不及待地跑到奶奶房间,要跟奶奶睡,谁都拗不过他。后来经历了大约1年的时间,妈妈用各种他喜欢的图书哄着他,每天睡觉前要读五六本书,他才肯跟着妈妈睡觉。
陪孩子睡觉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如果错过几年的时光,你就要为此付出很大的辛苦才能挽回,能挽回的已经是比较幸运的,如果时间再拖的久一些,将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后果。
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形成的第一个关系(通常是母亲)非常重要。首先,这个依恋关系显示了保护、爱和安全,影响到儿童所有的生理和心理能力。其次,依恋关系通常是一个持久的联系,在童年期一直起作用,青春期也是孩子安慰的源泉。最后,依恋关系是所有亲密关系的原型,包括成年形成的关系。
虽然说依恋关系的建立没有2-3岁这个关键阶段,推迟几年也可以形成,但是越晚建立依恋关系的孩子,越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蒂泽德研究了一组孩子,在出生后几周在不同的养育院生活,不断变换这抚养人,而且非人性对待他们,他们没有机会和任何人建立依恋关系,在几岁后被人收养。在8岁和16岁时进行测试,发现有些不好的特性:对陌生人过于友好,在学校表现攻击性强,不受其他孩子欢迎。
依恋关系的发展是有阶段的:
0-2个月是前依恋,
2-7个月是形成中的依恋,
7-24个月是明确的依恋,
24个月以后是目标矫正的伙伴关系。
所以,还是比较建议孩子在3岁前和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陪孩子睡觉要适度,不要过度“不是孩子舍不得离开大人,而是大人舍不得离开孩子”。
很多父母为了表达对孩子的爱,在孩子年龄很大了还和孩子一起睡,有的甚至是和异性的父母一起睡,这种过度的爱,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
其实,很多父母是舍不得离开孩子,感觉睡觉的时候,孩子不在身边,就失去了孩子,心里空落落的,所以一直允许孩子和自己一起睡。
北京的一个网友,儿子12岁了,忽然有一天,儿子不想和她一起睡,拒绝和她拥抱,她感到非常心酸。以前有时候会感觉儿子很烦,现在才感觉有一种失落的恐惧,一不小心就成“空巢老母亲”了,似乎预见到孤零零的将来。
孩子长大了就想自己睡,不想跟父母一起睡,父母要早做准备,不要让自己的爱成为孩子的束缚。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二十岁还和父母睡一张床,我该怎么办?
题主说,现在20岁,是一名大一女生,至今没有自己的房间,回家要和父母挤一张床。从小到大一点隐私都没有,自从懂事后,我就很羡慕有自己房间的同龄人。虽然妈妈在物质方面给我的都不比其他人差,但是我很自卑很自卑,也很虚荣,不敢也从来不带朋友回家,不敢交男朋友。最近回家,觉得很压抑很压抑。我很爱我爸妈,但是我心里却又会怨他们。
下面的网友表示和题主有相同的经历,也会感觉很自卑,过年都不想回家。在以前,可能受条件限制,没有多余的房间,但是现在来说大部分人都有这个能力给孩子一个单独的空间,哪怕扯个帘子隔绝一下也是好的。
有个上海的朋友,她家房子小,只有客厅和一个卧室,10岁的女儿想拥有自己的房间,父母就对房间进行了改造,单独隔出来一个房间,孩子很满意。其实只要动脑好好想一想,动手亲自操作一下,不可能也会成为可能。
不管怎样,孩子的心理状态总是最重要的。在孩子想要分离的时候,就要学会适应。
《小别离》中说“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在一起,唯独父母之爱是指向别离。”
结语陪孩子睡觉是陪伴孩子的一种形式,如果你有时间有机会,尽量在3岁前陪孩子睡觉,否则再想争取到孩子的心,需要花更大的力气。
陪孩子睡觉,在适当的时候要得体的退出。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致孩子》中说的好“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能庇护他们的灵魂...你是弓,你的孩子是弦上即将发出的生命箭矢。”
在孩子需要呵护的时候给予陪伴,孩子需要分离的时候给予支持,这恐怕就是无条件的父母之爱了。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