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誉王立了功,封赏自然是应该的”“封赏誉王,太子与越贵妃明显不满,你可看出来了”忠于本心,忠于本职利欲熏心往往会坏大事,高公公却从未真正参与党派之争,他明白自己最大的靠山不是别人,而是当今圣上,只有哄得梁帝开心,高公公才会一直安享其位。于是面对梁帝关于朝堂上的问话,高公公总是有意无意的避开,或者说些模棱两可的话,用自己憨态可掬的笑容为梁帝纾解心情。梁帝天生多疑,对身边的人总会揣测一二,高公公却能承受住如此高压的环境,做好本职工作并且如鱼得水,足以看出他的情商。当誉王受到封赏时,梁帝这样问他:

“不 不是起风了,是在这宫墙内,这风从来就没有停过。”

高公公这一语双关实在妙,他口中的“风”,不仅仅是静妃提醒他添衣的天气变化,更有宫中充满纷争的风风雨雨。作为六宫都太监总管,高湛伴君如伴虎,他要成为梁帝肚子里的蛔虫,猜测他的一切想法,纾解天子烦心之事,更要审时度势,掌握朝堂风向,不在混乱的大环境中随波逐流,关键时刻全身而退明哲保身。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1)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高湛经历三朝却仍旧独善其身,最终安享晚年寿终正寝。在这尔虞我诈风云诡谲的朝堂之上,高公公作为天子贴身管家,有时一句无心的话,就能改变梁帝的决定。因此梅长苏想要推翻十多年前的冤案,除了他自己步步为营之外,但凡高公公在梁帝面前说过一句不利于他的话,这么多年来的谋划可能就功亏一篑了。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2)

所以说在梅长苏的复仇大计上,绝对不能招惹高公公!而重温琅琊榜之后才发现,原来全剧最狠的角色,其实就是这个年事已高,而又不显锋芒的高公公。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3)

忠于本心,忠于本职

利欲熏心往往会坏大事,高公公却从未真正参与党派之争,他明白自己最大的靠山不是别人,而是当今圣上,只有哄得梁帝开心,高公公才会一直安享其位。于是面对梁帝关于朝堂上的问话,高公公总是有意无意的避开,或者说些模棱两可的话,用自己憨态可掬的笑容为梁帝纾解心情。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4)

梁帝天生多疑,对身边的人总会揣测一二,高公公却能承受住如此高压的环境,做好本职工作并且如鱼得水,足以看出他的情商。当誉王受到封赏时,梁帝这样问他:

“封赏誉王,太子与越贵妃明显不满,你可看出来了”

“誉王立了功,封赏自然是应该的”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5)

高公公的这个回答既没认可梁帝的说法,也没说太子和越贵妃的不好,他两头不得罪,自然不会招来那么多是非。同时,高湛在贬低自己不懂朝堂之事的时候,也会顺着夸赞梁帝中意之人,无形中给了梁帝足够的安全感,让他知道自己绝不会做出越界之事,也让梁帝越发自信,对自己做出的判断胜券在握。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6)

高公公的纯粹让他远离充满权利的大染缸,不管是对待梁帝还是皇子们,都怀着一颗大家长的心。当梁帝被儿子们之间的争夺烦的焦头烂额之时,门外的蝉叫声越发不合时宜,于是高公公便非常有眼色的让太监们捕蝉驱逐。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7)

太皇太后仙逝后,梁帝下令禁止一切歌舞作乐,太子却偏不听令,仍旧骄奢淫逸,谁知梁帝突然到访让他露出马脚。一边是皇上最爱的儿子,就算犯错也不忍心真的责罚,另一边是天之骄子一样的太子,明知如何认错也不会求得原谅,这时高公公及时出现解围:

“是否让太子出来接驾”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8)

太子首先让步就给足了梁帝台阶,皇上看到了他的歉意,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自然会把惩罚之事往后放一放。高公公这句不着痕迹的话,在宽慰梁帝的同时,也帮了太子一把,不给自己树敌反而留下后路。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9)

待人接物,睿智随和

太子自从上位,就和誉王景桓的斗争从未停止,两个人的背景势力几乎遍布整个朝野,哪一方都是惹不起的存在。于是高公公也非常聪明的没有插手其中,但等到琅琊榜首,麒麟才子入京之际,这朝堂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10)

梅长苏表面是誉王的谋士,帮助他把太子挤下台,后来却逐渐向不得宠的靖王靠拢,甚至实力远超于誉王。这个时候高公公看准时机,果断开始偏向靖王,明里暗里帮了他不少忙,用的却都是不着痕迹的方式。当高公公发现靖王有争储的嫌疑时,他第一时间想的不是禀报给梁帝,而是视而不见,当做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11)

誉王有功,梁帝会毫不犹豫的封赏,但是当靖王打仗回来面见梁帝之时,他竟然在忙着和太子、誉王研究书法。太监来禀报之时,梁帝并未说话,倒是太子说:

“吵什么吵,让他在外边等着”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12)

靖王风尘仆仆,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赶紧面圣,但是梁帝的态度却着实让人心寒。前期的靖王对他来说一点都不重视,所以连带着其他皇子也不尊重靖王。小太监听完太子的呵斥,立马缩到一边,高公公却给了太子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13)

这个眼神,明显是高公公没想到太子会这么无礼,他如此蛮横靖王也不阻止,高公公肯定是不赞成这种做法的,但他身为一个下人又不能明说,于是等梁帝三人忙完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只见高公公一边收拾桌面一面随口提起:

“靖王还在殿外候旨呢,是否传他进来?”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14)

经过这一提醒,梁帝者才想起来外边还站着一个自己儿子。但高公公这句话大可以不说,因为誉王和太子的做法,明显就是不想让梁帝亲近靖王,高公公的这句提醒很有可能引火上身,让多疑的人认为他已经选择了靖王阵营。但在高公公看来,不管是太子还是誉王,都不是储君最合适的人选,既然如此,何不能给别人一点机会呢。于是在靖王逐渐掌权之后,高公公的作用就越来越明显了。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15)

梅长苏救出卫峥之后,夏江就把矛头对准靖王,说他是幕后主谋,尽管靖王死不承认,但梁帝还是起了疑心。与此同时,静妃私自祭拜宸妃的事情也被皇后抖了出来,两件事情突然撞到一起,静妃甘愿领命受罚,却还是免不了梁帝怀疑她母子二人的忠诚,于是问了问高公公的看法

高公公此时却说:“您是说静妃母子今日命里犯冲吗”?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16)

高湛的话没有表明自己的立场,委婉的表示静妃和靖王可能就是点背,但如果是点背的话,夏江和皇后的目的就令人深思了。不得不说高公公的说话水平可真是高,如细雨春风般的一句话,便能化解一场腥风血雨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17)

静妃逐渐受宠,也是高公公提醒梁帝前方就是静妃的芷萝宫,说静妃擅长制药,花园里闻到的药香味,就是静妃在煮药。以后每次只要梁帝一不舒服,就问他是否要去芷萝宫,见面次数多了,梁帝自然感受到了静妃的好,也看到了她和靖王之间的母子情深。所以静妃得宠,靖王地位升高,高公公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18)

一句话为霓凰化解危机,四字保住蒙挚

霓凰的婚事本就让梁帝十分头疼,她虽一介女子却替弟弟镇守边疆,曾有血战楚骑于青冥关,奸杀敌军三万的傲人战绩。霓凰身份尊贵为人豪气,因为忘不掉林殊而单身至今,眼看已经老大不小了,梁帝就给她安排了个比武招亲。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19)

但是霓凰对成亲却十分抗拒,来相亲的没有一个合她眼缘,于是刻意打败所有追求者,这件事情引起梁帝强烈不满,觉得霓凰不识好歹。没想到高公公的一句“谁让陛下这么宠爱郡主呢,只能为她多操一点心了”,立马就说到了梁帝的心坎上夸赞他对这个跋扈的郡主多么上心,也为霓凰化解危机。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20)

蒙挚为人耿直,有时候却脑子缺根筋,尤其是太子偷摸饮酒寻欢之时,如果不是高公公的阻拦,蒙挚就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太皇太后丧葬期间禁止一切娱乐活动,唯独太子不甘寂寞继续奏乐起舞,梁帝发现之后怒火中烧,但为了面子也就顺着高公公的台阶下了,口头惩罚太子禁足东宫,没有命令一概不允许外出。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21)

可是蒙挚却是个认死理的人,他非要梁帝给禁足出个圣旨,这不就摆明了在打梁帝的脸。当爹的明文禁止,儿子却第一个带头违背,而且这个人还是太子,如果闹得全天下皆知,梁帝的脸还能往哪放。梁帝认为口头警告已经可以了,等到他不生气了也就一切如常,如果真如蒙挚所说的那样颁道圣旨,对天下人来说,跟废了太子又有何区别。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22)

蒙挚一个大老粗不懂的梁帝的心思,可高公公却心如明镜,等蒙挚第一次来要圣旨的时候,高公公立马打断他的话,对太监们大喊“传撵”,意思就是你别说了,我和皇帝要走了,谁知蒙挚竟还不依不饶,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时高公公又说了两个字“回宫”。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23)

“”传撵“回宫”的步步紧逼,让蒙挚没有一错再错,他之所以要帮助蒙挚,不仅仅因为蒙挚是梅长苏的人,还敬佩蒙挚的忠心,蒙挚是个习武之人,一心只想替梁王守护江山,他沙场百战,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完不能因为几句不合时宜的话便葬送前途。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24)

暗中提醒,终救梅长苏一命

夏江一心想要了梅长苏的命,尤其是得知梅长苏得了火寒之毒后,更是对梁帝说“宁可错杀,不可放过”。面对夏江信誓旦旦的话,高公公则在一旁和稀泥,表示不相信梅长苏就是林殊,但这次高公公的话却并没让梁帝信服。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25)

等到梁帝下令要召见梅长苏之时,高公公赶紧低声对静妃的丫鬟说:“告诉娘娘,苏先生不可进宫”,静妃顿时就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招人快马加鞭提醒梅长苏。可惜高公公的阻拦并未起效,梅长苏晚一步得到消息,已经到了梁帝身边。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26)

几番对话下来,梅长苏巧言善辩并未露出马脚,梁帝却相信了夏江的“宁可错杀”,于是就让高公公准备两杯酒,其中一杯就是专门给梅长苏准备的毒酒。酒都到了面前,高公公自然不能推脱,只能装傻充愣的对梅长苏说:“这杯是苏先生的”,梅长苏一下子就明白了高公公的用意,知道酒里有毒,不然如果都是普通的酒,又怎会指定哪一杯给梅长苏呢?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27)

高公公的临场应变再加上梅长苏的聪慧,俩人最终把这场危机化险为夷,但高公公这次多嘴的一句话,却坏了梁帝的好事。在梁帝身边呆了这么多年,高公公难免会老眼昏花,嘴跟不上脑子,这次他的“装傻充楞”也救了自己一命,用“老了”一笔带过。梁帝深知高公公的为人,完全没想到他在帮梅长苏,以为高公公是真的人老不中用了,只说了一句“老东西”便不再深究。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28)

事后,高公公的地位竟然没有受到一丝动摇,梁帝仍旧会让他帮自己分析一些事,他问高湛相不相信夏江的话,难道梅长苏真的就是林殊吗?高公公的回答只有两个字“不信”,随后便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不信”这两个字掷地有声,非常坚决的说服梁帝,再加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疏导,梁帝竟然就这么信了他的话,再一次让梅长苏摆脱嫌疑。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29)

高公公是只狡猾而又睿智的老狐狸

辅佐三朝天子,让高湛早就成了圆滑之人,懂得审时度势和自保,如果不是梅长苏的出现,高公公可能还像以前一样,跟梁帝吹吹彩虹屁,打打马虎眼。但是梅长苏却彻底搅弄风云,让高公公不得不开始站队。

他是狡猾的,却从来没有伤害到任何人,同时高公公又是睿智的,懂得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不同的人。本来能够安逸度过晚年,却甘愿蹚进靖王、梅长苏这滩浑水之中,足以见得高公公有多大的勇气,就算最后梁帝下线,也没发现高公公早就背叛了自己。

琅琊榜谁是第1个认出梅长苏的(重温琅琊榜才知)(30)

如果高公公有那么一丝坏心眼,他绝对能成为宫斗天花板,但他却始终保持初心,善待每一个人,剧中的正面主演几乎都被他救过一次,所以才说这个不显锋芒的高公公才是狠角色,如果不是他,主角梅长苏都没命了。

猜您喜欢: